考试辅导

3773考试网英语四六级考试辅导正文

阅读的路标——文章十大命题原则

来源:passks.com 2005-9-14 9:50:23

任何事物的运作都有其一定的规律,四、六级阅读题也不例外,它完全体现测试法的理论,表现在命题上便是依据一定的命题原则进行题目设计。我们将这种规律归纳总结以下十条原则,即十大考试要点:

  一、 列举处常考

  列举指的是first,…second,…third,…等逐条列出,并列指的是A、B and C,逐条列出。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列出三点或三点以上的条目。该类型语言点常考的题型是"细节性问题",主要有两种:

  Which 题型

  该题型要求考生从并列的三项中选一项作答案,其他选项与题目无关。

  Except 题型

  该题型要求考生通过核对文章内容,满足文章的三个选项,而留下"不"符合文章的"错误"选项作答案。

  出题思路:1.考并列、列举句,考局部。阅读时要留心。2.出三个干扰项在文中不同部分出现,难度大,要仔细审题。

  二、 转折处与强对比处常考

  转折处常常是语义的重点,命题常常要涉及,转折一般通过however, but, yet, in fact等引导。

  强对比常由unlike, until, however, but等引导。命题模式如下:文章中说A具备X属性,B与A不同。问题是B有何属性?答案为非X属性。

  三、 例子常考

  句子由as, such as,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等引导的短语或句子为举例句,需要注意的是例子一般是和文章的中心,或段落中心紧密相关的,常考"推理性问题"和"细节性问题",而大多数这类问题的解都符合"中心思想是解"的解题思路。

  四、 数字与年代常考

  文中的数字、年代、日期等常常是命题点。

  出题特点:1.运算题:四则运算得出答案。注意原始数据;2.多选一:文中出现多个时间、数字,对应不同的事件或事物,只考其中一个;3.域型:文中时间或数字后有一个区域、范围。求最高、最低或某一点;4.世纪型:已知年份,求其为哪个世纪。要细心考生很容易出错;5.不规则型:文中没有具体的数字,只有表数字概念的文字,求其表示的数字,要推断。如:一个圆被相交的直线平分,问分成几份?

  五、 最高级及绝对性词汇常考

  文章中若出现must, all, only, anyone, always, never等绝对性词汇或 first, most beautiful等最高级词汇,往往是考题要点,一般出"细节性问题"。这是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概念绝对,答案唯一,无论是命题还是答题,不会产生歧义和疑问,因此很容易命题,答案绝对正确。相反,如果文章中出现相对性的词汇,就很难有唯一的答案了。体会一下下边的例题:Some of the people chose red hats, some chose green hats, and others blue ones.问题 What color hats did some people choose? 因为Some是相对性词汇,所以就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答案可能是red, green 或blue,这样就会给评卷造成困难。其实命题也受到许许多多的限制,要按一个固定的套路进行。

  六、 专有名词常考

  包括人名、地名、或其他的专有名词。当你阅读之前,先扫一下文章后的题,如果有专有名词,划下来,这样在阅读的时候才能有的放矢。

  七、 隐蔽处常考

  隐蔽处顾名思义,就是指句子中隐蔽之处、容易被忽视之处,包括:

  同位语、插入语、定语、长句后半句、长句、副词、不定式等。

  八、 因果句常考

  句中含有如下结构或词汇的称为因果句:

   表示因果的连词:because, since, for, as, therefore, so, consequently等

   表示因果的动词:cause, result in, originate from等

   表示因果的名词:base, bases, result, consequence等

  这些因果句都是指明某两个事件之间因果关系的,由为命题者所青睐,因为通过命题可以考查文章中两个事件内在的因果关系。此种句型一般出"推理性问题"。

  九、 段落句常考

  文中段首第一句(段首句)和末段最后一句(文尾句)都是十分重要的地方,往往是文章作者表达中心思想,进行总结综述的地方,因此常出主旨性问题、细节性问题、推理性问题和结构性问题。

  十、 特殊标点常考

  有一些特殊标点的含义也属于考查范围:

   破折号:表示解释; 括号:表示解释; 冒号:表示解释; 引号:表示引出。

  常用来出细节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利用上面介绍的考点,作为"路标",迅速地指引我们找到正确答案;同时作为命题规律,检查自己所选答案的正确性。有的考生作题很快,其中一个很本质的原因在于他对考点非常敏感,见到"路标"就能预见考题,未见考题,已知答案。如果说读完文章后就能预测出考哪几道题,确实言过其实,但是对应试高手来说,一篇文章读过,心里已预见到七、八成,真实考题尽在预料之中确实常见。



  常规命题思路

  中心+细节=文章

  1. 文章中心题常考:常于主题句中表现出来,主题句可以出现于文章的首句或篇中。一篇文章也可以没有明确的主题句。

  2. 段落中心常考:可以在段落的首句和末句,也可以没有明显的段落中心句,需自己概括出来。

  3. 细节题的实质:细节题针对文章的某个局部命题,通俗地说,所谓细节题就是将文章中的某一句话拿出来单考。出现频率最高的题型。

  4. 指代(信息传递)常考:文章中的指代常作为考察内容。命题模式:B指代A,B具有X特征,结论为A具有X特点。有时只是简单地提问指代关系。

  5. 倒着考:即将文章中的某句话倒过来考一下。命题模式:文章中A导致B;问题:有B这一结果,为何?答案:因为A。

  6. 反着考:既文章中的某句话,反过来考一下。命题模式:文章中A具有X属性,B与A不同;问题:B有何属性?答案:非X属性。

  7. 推理性问题:考生要根据文中的关键词、短语、结构等进行推理,或要求考生通过对某段或某几段的阅读,推断出一个结论。切忌凭空进行推断。

  8. 语义题:选项中通常用同义词、短语或句子来替换原词、短语或句子。所以,"照抄原文不是解;同义替换才是解"。

触屏版 电脑版
3773考试网 琼ICP备120034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