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注意审题既包括看英文的题目,还包括看中文提纲(有时还有图画和表格等)。在学习模板的时候,我们应注意相同的题目根据提纲的不同,在写作的时候就有差别。例如提问类模板通常是写对立的两方观点,而后我同意某个观点,或者综合两方观点,象2000年6月试题Is a Test of Spoken English Necessary?除了写自己的看法外,还包括打算,这就是很特殊的,写作时一定不要遗漏。再如办法类的模板在写解决办法的同时,有的包含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的则包括该现象所造成的严重后果。1993年6月的四级题目My Favourite Programme和1994年6月的四级题目My Ideal Job均属于原因类文章,但是后者还要写出我自己将如何做。所有这些都说明我们即使碰到自己写过的题目,也要根据提纲的不同要求作出调整。
在写作文章时,自己到底是同意第一种还是第二种观点是不太重要的,到底用什么办法来解决问题也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即可。如果既不同意第一种观点,也不同意第二种观点,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把两方面结合起来,是一种相当不容易的写法。但写好了后很容易得到高分。
在学习模板后,进步最快的就是用清晰的结构来表达特定的内容,而语言的全面进步就要慢许多。一般说来,阅卷的速度越快,对语言关注的比例就越高。所以大家一定要尽量减少文中的语言错误,特别是遣词造句中的严重错误。作文分为14、11、8、5、2等五个档次,但每个阅卷老师最为敏感的却是12、9、6这三个分数。如果一个考生通篇没有句子结构和用词的错误,也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就应该判为及格分9分。如果出现较多严重的语言错误,就要看这些错误从总体上说是不是无法忍受的,也就是到底要判为6分还是5分。阅卷老师在这里如此敏感,是因为作文判在6分以下要倒扣分的缘故。如果通篇没有错误,又出现了数处闪光点,就可以考虑打到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