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上下文判断合适的连接词这类问题既可归于词汇范畴,也可作为语法问题来处理,关键是两个分句的逻辑关系,是平行、递进、转折、让步还是因果等。
(2)分清楚哪一部分是主句,哪一部分是从句。通常一个句子中出现两套谓语动词时,必定有一套是属于从句的,这种从句一般为主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或宾语从句。从句的适当引导词为常见考点之一,从句的时态为常见考点之二。例如,
(97.1)33.Lastyeartheadvertisingrate_____by20percent.
A)raised C)arose
B)aroused D)rose
正确答案为D。本题考核相似词形的近义词辨异。“去年广告收费增长了20%。”空格后无宾语,故填人的应是不及物动词,选项C和D均为不及物动词,但选项C意为“出现,产生”,与题意不符。选项口意为“增长,增加”,符合题意。选项A与选项B均为及物动词,与题意不符。
(97.6)46.Whenhearrived,hefound_____theagedandthesickathome.
A)nothingbut C)nonebut
B)noneother D)nootherthan
正确答案为C。本题考核近义词组的用法。“他到达的时候发现只有老人和病号呆在家里。”nonebut只接表人的名词,意为“只有,除…之外没有”。选项A常接表示物的名词,意为“只不过,仅仅”。选项B要和than连用,构成noneotherthan,意为“不是别人,正是…。选项D有两个意思,一为“正是,就是”;二为“只有,除…之外没有”,接指物的词,以加强语气。
2.找出题干暗示信息
正如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一样,一个词或词组只有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即上下文中才具有生命力。著名语言学家奥斯汀指出,任何一种在自然环境下产生的语言,都有其“言内之意”、“言外之意”及“言后之意”。所以不管出题者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只要题干提供了完整的语境,就一定有足够的已知信息帮助考生判断选项的正误。例如,
(95.6)62.Thestuden wasjustaboutto____thequestion,whensuddenlyhefoundtheanswer.
A)arriveat C)giveup
B)submitto D)workout
正确答案为C。本题考查根据逻辑和搭配关系辨析词组的能力。“这个学生正要放弃该问题时突然发现了答案。”when作连词,强调两个动作的对比,意为“正在这时”。题干中的缺省部分应与found构成逻辑语义上的对立关系,即选项C:“放弃”。选项A和D均含“得出,想出”之意,与题意相反。而选项B意为“听任,甘受”,与question不能搭配。
3.确认逻辑关系
逻辑上的主语和谓语、谓语和宾语、宾语和宾补的主被动关系,从句主语与主句主语、谓语的一致关系,是处理非谓语动词、独立主格结构、主谓一致等题型的切人点。例如,
51.Allflights_____becauseofthesnowstorm,manypassengerscoulddonothingbuttakethetrain。
A)hadbeencanceled
B)havebeencanceled
C)werecanceled
D)havingbeencanceled
该题考查独立主格结构。“撤销航班”的英文为cancelflights,故分句中应采用被动式,同时cancel这一动作发生在主句谓语动词coulddo...的动作之前,由此判定空格中应填入分词的完成被动式,即选项D。
综上所述,打好基本功和把握语言规律始终是关键,因为出题者现在越来越倾向于把多条语法规则、多项知识点揉合在一道题当中,如既考主谓一致又考虚拟语气,既考固定搭配又考词组辨义,既考时态又考语态等,单单把握一至两种题型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此外,英汉两种语言结构差异很大,对结构的把握往往更全面地反映出考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语言是一项需要大量发散性思维的创意活动,抛弃母语的固有逻辑框架,掌握英语的行文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