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种题型:数学应用。每道试题给出表述数字关系的一段材料,要求应试者迅速、准确地找出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例题:某班共有50名学生参加数学和外语两科考试,已知数学成绩及格的有40人,外语成绩及格的有25人,据此可知数学成绩及格而外语成绩不及格者()。
A. 至少有10人 B. 至少有15人
C. 有20人 D. 至多有30人
解答:这是一个集合问题,首先可排除答案D,因为与已知条件“外语及格25人”即“外语不及格25人”不符;其次可排除C,因为仅以外语及格率为50%推算数学及格者(40人)中外语不及格人数为40×50%=20(人),缺乏依据;实际上,数学及格者中外语不及格的人数至少为25-(50-40)=15(人),故答案为B。
第三种题型:资料分析。给出一段资料,要求应试者通过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找出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例题:根据下表,回答①~②题:
博物馆四个入口处自动计数器在不同时间的读数(人数)
自动计数器在不同时间的读数(人数) | |||||
入口(时间) |
7:00 |
8:00 |
9:00 |
10:00 |
11:00 |
1 |
7111 |
7905 |
8342 |
8451 |
8485 |
2 |
8432 |
9013 |
9152 |
9237 |
9306 |
3 |
5555 |
5921 |
5989 |
6143 |
6233 |
4 |
954 |
1063 |
1121 |
1242 |
1299 |
①从早上7:00到11:00通过入口1进入博物馆的参观人数是()。
A. 580 B. 940 C. 1374 D. 1594
②在早上7:00到8:00之间,通过人数最多的入口是()。
A. 1 B. 2 C. 3 D. 4
解答:题①应为8485-7111=1374,答案是C;
题②比较两数之间的差,差值最大的是入口1的两个数,故答案是A。
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
本部分均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不选、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第一种题型:选词填空。给出一个句子或一段话,要求应试者从所给的词语中选出能够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准确的词语。
例题:天山绵延几千里,无论高山、深谷,无论草原、森林,无论溪流、湖泊,处处有丰饶的物产,处处有____的美景。
A. 美丽 B. 奇丽 C. 艳丽 D. 绚丽
解答:用“奇丽”(即答案B)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连贯、最准确。
第二种题型:语句表达。给出几个句子,要求应试者找出最符合题意的语句。
例题:下列给出的几句话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阅读理解正确与否,是衡量阅读能力好坏的重要标志
B. 阅读与理解,是衡量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志
C. 阅读是否理解是衡量阅读能力的主要标志
D. 阅读能力好坏的标志是理解
解答:正确答案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