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申论

3773考试网公务员考试公务员申论正文

2010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特点及热点预测

来源:华图 2010-1-6 14:00:10

 

    (二)突出热点,问题实践化

    申论背景材料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这些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归为社会热点。表1为2001—2009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主题。

表1:2001-2009年浙江申论主题汇总

序号

年份

    主题

    背景材料涉及内容

    主要政府职能

1

2001

    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知识产权对经济的影响

    社会管理

2

2002

    网吧管理

    网络普及下的网吧经营情况

    社会管理

3

2003

    消除贫困

    经济发展中的贫困问题

    经济调节和公共服务

4

2004

    能源问题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问题

    社会管理

5

2005

    民营企业问题

    经济建设与政府理念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6

2006

    公平问题

    经济发展下社会效率和公平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7

2007

    基层文化发展建设

    浙江文化产业的发展概况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8

2008

    小康社会

    如何建设小康社会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9

2009

    金融危机下浙江中小企业经济发展问题

    中小企业如何走出困境

    经济调节

    从上表可知,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材料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体现政府职能。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材料紧紧围绕着政府的四大职能进行选择,主要选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但是,很多考生却认为近几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的材料都是经济类材料为主,应属于经济管理类。这其实是一种认识误区,确实在近9年考试中,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背景材料大部分涉及经济管理方面的材料,但是,其考查的能力点不是经济调控职能,而主要考查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第二,材料本土化。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过程中,为什么会大部分选择以经济材料为背景来考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主要是基于浙江省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以测查学生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和思维。因此,考生要充分了解浙江省的省情,在了解省情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本省在2009年中由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问题,最终熟知省政府所持的态度以及所采取的行动。

    第三,问题实践化。申论所设问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地域特色。因为,申论背景材料具有本土化特点,这就要求考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要注意并融入本土化的思维。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过程中,华图建议所有的考生要求具备政府思维和公务员思维,但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要求学生除此两大思维以外,要更具有浙江思维,即本土化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取得高分。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触屏版 电脑版
3773考试网 琼ICP备120034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