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及答案

3773考试网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正文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模拟试卷答案

来源:2exam.com 2012-10-7 10:45:41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我国( )在全国范围内系统地建立起来。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模拟试卷答案

  A. 社会主义社会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政治协商制度 D. 中国民主党政制度

  答案详解: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答案为B。

  考查点:常识判断 > 人文常识 > 历史常识
 

  下列属于我军1955年实行军衔制后被授予将级的广西籍将领是:( )。

  A. 李天佑 B. 许世友 C. 杨得志 D. 李德生

  答案详解:

  李天佑(1914—1970),临桂人,上将。1955年首次授衔时,我军共有60余万名干部获得了准尉以上军衔。其中上将55人,李天佑在其中。

  考查点:常识判断 > 人文常识 > 历史常识
 

  解放以来,广西第一任政府主席是( )。

  A. 张云逸 B. 韦国清 C. 覃应机 D. 韦纯东

  答案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对广西历史概况的了解。1949年9月22日,中央任命张云逸为中共广西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1955年,韦国清被任命为广西省省长、中共广西省委副书记,1958年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主席,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

  考查点:常识判断 > 人文常识 > 历史常识
 

  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仅脊椎动物就有6266种,其中陆柄脊椎动物2404种,鱼类3862种,约占世界脊椎动物总类的10%。大熊猫、金丝猴、华南虎、褐马鸡、丹顶鹤、朱鹎、白鳍豚、扬子鳄等百余种中国特产的珍稀野生动物,闻名于世。( )更是成为中国的象征,被喻为“国宝”,并

  成为2008北京奥运的吉祥物之一。

  A. 大熊猫 B. 金丝猴 C. 华南虎 D. 丹顶鹤

  答案详解:

  略

  考查点:常识判断 > 人文常识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 ),有25个民族。

  A. 广西省 B. 贵州省 C. 云南省 D. 四川省

  答案详解: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

  考查点:常识判断 > 人文常识 > 文化常识
 

  中国的花卉植物种类极多,“花中之王”——( ),为中国固有,它花朵型大、多瓣,色彩艳丽,被

  推崇为中国的“国花”之一。

  A. 月季 B. 牡丹 C. 芍药 D. 郁金香

  答案详解:

  中国也是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仅高等植物就有3.2万余种。北半球寒、温、热各带植被的主要植物,在中国几乎都可以看到。木本植物有7000多种,其中乔木2800余种,水杉、水松、银杉、杉水、金钱松、台湾杉、福建柏、珙桐、杜仲、喜树等为中国所特有。水杉是一种高大乔木,被列为世界古稀名贵植物。金钱松产于长江流域山地,叶子簇生在短枝上,状如铜钱,春夏苍绿,秋天变黄,是世界五大庭园珍贵树种之一。中等食用植物有2000余种;药用植物3000多种,长白山的人参、西藏的红花、宁夏的枸杞、云南和贵州的三七等,都是名贵药材。花卉植物种类极多,“花中之王”——牡丹,为中国固有,它花朵型大、多瓣、色彩艳丽,被推崇为中国的“国花”之一。

  考查点:常识判断 > 人文常识 > 历史常识
 

  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土质疏松 B. 垂直节理发育 C. 夏季多暴雨 D. 人为破坏植被

  答案详解:

  A、B、C项属于自然原因,从黄土高原现代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人为因素所占的份额要高于自然因素,如人类不合理的耕作(轮荒)、开矿引起植被破坏,使土壤抗侵蚀力成倍下降。

  考查点:常识判断 > 人文常识 > 历史常识
 

  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实行多种经济

  成分并存体制 D. 改革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答案详解:

  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十四大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

  考查点:常识判断 > 人文常识 > 历史常识

 

 中共“十三大”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本质是( )。

  A.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B.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 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D. 坚持党的正确领导

  答案详解: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十三大系统地阐明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条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改。基本路线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考查点:常识判断 > 人文常识 > 历史常识
 

  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①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②都明确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③都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④这两个会议有一定的继承性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参考答案: A

  答案详解:

  略

  考查点:常识判断 > 人文常识 > 历史常识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开始形成,主要表现在提出了( )。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②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④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详解: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认为,应当结束揭批林彪、“四人帮”的群众运动,及时地、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

  考查点:常识判断 > 人文常识 > 历史常识

[1] [2] 下一页

触屏版 电脑版
3773考试网 琼ICP备120034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