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上的“红”除了表现为这些项目本身经济效益的提高,更重要的是突出它的社会效益,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探索新的道路。(提出观点)红色旅游的经营与服务体现的不该是唯利是图的赚钱精神,而应该是为人民服务的红色精神,(理论:说理论证)比如,要选择那些真心热爱传统精神,愿意为人民服务的人作为旅游服务人员,而不是仅仅花钱雇佣那些漠视红色精神内涵的人应付游客。(举例论证)红色旅游经济效益的提高靠的不是宣传和炒作,而是靠人民群众的口碑,所以,如何让红色旅游影响社会心理,让更多的人从内心向往红色的文化,愿意来感受红色的精神,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关键。(理论:说理论证)而这一点,就体现出了红色旅游的社会教育意义,这也就是它独特的社会效益。只有通过提高社会效益,才能提高经济效益,而不是只管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这样才能使红色旅游在经济上“红”下去。(理论:说理论证)
……
评析:以上两篇文章,文章一的写法最常见。很多考生都会认为第一篇文章比第二篇好,在申论考试中,大家喜欢写得像第一篇,而不是第二篇那样的文章。这里很多人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第一篇文章没有论证,只有对策;第二篇文章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通过回顾历史,正视现实,展望未来,阐述道理,例举事实等多种方式来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论证。第二篇文章恰恰符合题干的“论述翔实”的要求。第一篇反而不符合。如果第二篇文章得分是30分的话,第一篇最多得20分。
要注意的是,虽然绝大部分申论文章都要求论述或在论证,但也并不能一概而论,并不是所有的申论文章都要求论述。如果我们将题干换成如下的要求,第一篇文章会更加符合要求。
题干:结合给定资料,以“红色旅游·政治工程·文化工程·经济工程”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对策明确、具体、全面,结构完整,条理清晰,字数为1000-1200字。
把题干一换,这两篇文章的得分就要倒过来。不过就现在的命题趋势来说,要求要论证的比起只要求写对策的显然是多得多。
这样强调并不意味着反对写对策,只是要切忌两种情况:第一,不管题干的要求,只知道写对策;第二,只写对策,没有对对策进行论证。对策永远都是申论文章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是它不是唯一的,也并不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个例子中,如果我们将第一篇文章的正文部分调整一下,文章就符合题干的要求了。
关于什么是论证(论述),如何论证的问题我们将在文章正文部分的写法中详细介绍,这里只是从阅卷的角度强调论证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