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教师招聘

3773考试网公务员考试浙江教师招聘正文

2012浙江中小学教师招聘初中科学考试说明大纲

来源:2exam.com 2012-1-11 19:27:51

其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__  __。
(2)根据图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   __ 。
A.在缺水的状态下,子房内淀粉含量持续上升
     B.在水分充足的状态下,子房内淀粉含量因受粉而快速上升
     C.在缺水的状态下,茎部加注蔗糖溶液可使子房内淀粉含量持续上升
     D.在缺水的状态下,受粉前的子房内淀粉含量可由茎部加注蔗糖溶液得到补充
    (3)人工授粉后同时给予正常的水分条件,但乙、丙子房内的淀粉含量仍不能正常增加,由此可推断,__  __会严重影响种子后续发育。
(4)列出一个上述实验中采用的方法                  。
4.(本题满分5分)
历史上巨行星(如木星和土星)的大气成分变化可能变小,而现在它们的大气中都没有游离氧,其主要成分是氢气、氦气、甲烷和氨。由此推断,原始地球空气成分和木星、土星上的大气成分类似。1953年米勒做了一个探索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实验(右图是米勒实验的装置图)。米勒向装置中通入推测的原始大气成分:甲烷、氢气、氨、水蒸气,通过放电和照射紫外线的方法代替原始地球的环境条件,获得了多种氨基酸。请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米勒实验属于            (选填“黑箱实验”、“对照实验”、“模拟实验”)。
(2)如果在实验装置的气体中有氧气存在,实验过程中极有可能发生             。
(3)在绝大多数的实验中,往往用水作为冷却剂,主要原因是              。
(4)从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角度,观察到实验收集氨基酸混合物的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                  。
(5)1972年米勒又开始做另一个实验,他把早期地球可能具有的氨和氰化物(一种小分子)的混合物溶液密封于小瓶内,置于—78°C的低温下达25年之久,结果发现小瓶内生成了生命的基本物质DNA和蛋白质的组成成分-----碱基和氨基酸,据些可作出的推测             。
5.(本题满分4分)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的球,从质量为 M 的圆弧形槽中自静
止滑下,设圆弧形槽的半径为R。若所有摩擦都可忽略,求小球刚
离开圆弧形槽时,小球和木块的速度各是多少?
6.(本题满分5分)
牙齿表面由一层硬的、组成为Ca5(PO4)3OH的物质保护着,它在唾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Ca5(PO4)3OH(S)        5Ca2+ + 3PO43— + OH—

(1)进食后,细菌和酶作用于食物,产生有机酸,这时牙齿受腐蚀,其原因是          。
(2)已知Ca5(PO4)3F(S)的溶解度比上面的矿化产物更小,质地更坚固。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当牙膏中配有氟化物添加剂后能防止龋齿的原因                       。
(3)根据以上原理,请你提出一种其他促进矿化的办法:                       。
7.(本题满分6分)
近年来在防治稻田虫害方面进行了多种尝试,如①构建稻一萍一鱼生态系统,在该系统中,虽有危害水稻的病菌、害虫和杂草,但鱼的活动可起到除虫、松土和增氧的作用,红萍叶片内的蓝藻固氮可促进红萍和水稻生长;②培育转Bt基因抗虫水稻,减少虫害。此外,一些水稻遭遇虫害时会释放某些物质,引来天敌消灭害虫,科学家称之为稻田三重营养关系。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在稻一萍一鱼生态系统中存在哪些种间关系。(各举一例)
(2)在稻田三重营养关系中,水稻通过           信息引来天敌,防治害虫。
(3)转Bt基因抗虫水稻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虫害问题,因为          。
(4)画出稻一萍一鱼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不考虑与人的联系)。
8.(本题满分5分)
简述科学课程相比分科课程的独特作用?
9.(本题满分5分)
简述课堂教学的导入方式?并为讲授新课“水的密度”设计一个具体的课堂导入。
10.(本题满分7分)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科学新课程实施中,很多科学教师积极尝试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可现实状况是,有很多声音都在质疑科学探究课堂,认为大多科学探究课都是伪探究。由此,我们不得不深思,究竟什么样的科学探究才是真探究呢?如何来区分科学探究的真与伪呢?真科学探究又如何实施呢?请你就这些问题谈下自己的看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待定稿再整理。
二、填空题
1.(1) 0.91           (2)方向(或状态)
2.(1)水凝固而成的    (2)424;(3)14130(13000~15000均可)
3.(1)有;26          (2)着火点低;放出氧气
4.(1)光照、温度      (2)避光、低温    (3)酸
5.-3
6.πR2C
7.(1)3MnO2+6KOH+KClO3 3K2MnO4+KCl+3H2O (2)3Mn +4H+====MnO2↓+2Mn +2H2O
8. 生物的性状表现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9. 提出科学问题;检验与评价
10.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解答题
1.(1)低
(2)F=pS=1.10×105帕×400×10-4米2=4400牛
(3)R1=U2/P1=(220伏)2/800瓦=60.5欧
(4)W=W1+W2=P1tl+P2t2=800瓦×l800秒+400瓦×3600秒=2.88×106焦
2.(1)Cu2(OH)2C02+2H2S04=2CuS04+CO2↑+3H2O
(2)设:可以和x克碱式碳酸铜反应
   Cu2(OH)2C02+2H2S04=2CuS04+CO2↑+3H2O
222       196
x        2000×2.5% 
222/x=l96/(2000×2.5%)
    X=222×2000×0.025=56.6
3.(1)胚乳 
(2)B
(3)雌花在受精前的发育(“不能正常发育”、“受精前的干旱”也给
(4)控制变量法
4.(1)模拟实验
(2)爆炸
(3)比热大、成本低
(4)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能反应生成有机分子(原始生命物质)
(5)地球上的原始生命(生命物质)也可能起源于冰中(低温条件下)
5.
     
6.(1)生成的有机酸,能中和OH—,使平衡向脱矿方向移动,所以加速腐蚀牙齿。
(2)5Ca2+ + 3PO43—+F—==Ca5(PO4)3F↓
(3)若增大Ca2+或PO43—的浓度均有利平衡向矿化方向移动。
7.(1)捕食:虫吃水稻(或杂草),或鱼吃虫        竞争:水稻(或红萍)与杂草竞争;
      寄生:病菌寄生在水稻上;                 互利共生:红萍与蓝藻共生。
(2)化学
(3)昆虫会进化(或产生抗性)
(4)见右图


8.  要点: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和科学,根据统一的科学概念、原理和各领域知识之间的联系来建立开放型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学习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总体安排,使学生得到全面的科学方法的训练;有助于学生较为全面地关注和分析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生活问题,获得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解。
9.  要点:直接导入、复习式导入、提问式导入、悬念式导入、故事式导入、实验式导入等。可采用提问式导入:提出“铁比棉花重”吗?进行讨论,有的学生认为铁比棉花重,难道1千克的铁也比10千克的棉花重吗?难道1厘米3的铁比1米3的木头重吗?
10. 要点:科学探究始于适合学生认知结构的科学问题;科学探究过程一定要弥散着学生的科学思维。
ax

上一页  [1] [2] [3] [4] [5] 

触屏版 电脑版
3773考试网 琼ICP备120034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