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内蒙古公务员面试注意事项 面试辅导 面试1对1辅导 咨询电话
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各种开发区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记者近期在海南、湖北、安徽等地采访时发现,一些地方的开发区由于权力集中,缺乏有效监督,腐败案件时有发生。
涉地涉房成“重灾区”
海南省澄迈县老城经济开发区工委原书记卢勇,在土地使用性质变更、房地产项目容积率调整、审批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等事项中,多次收受开发商聂仲根的贿赂,前不久被海南省纪委“双开”,案件已移送司法机关。
记者从海南省纪委了解到,卢勇为聂仲根的违法行为大开方便之门。在其未办理工程规划许可证、人防建设审批、招投标手续、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和房屋预售许可证,也未取得图纸审查合格证的情况下,就擅自开工建设和预售房屋,而澄迈县老城经济开发区的国土、城建、税务等诸多监管部门对开发商的违法行为也“熟视无睹”。
不仅海南,湖北、安徽等地近年来也查处不少开发区腐败案件,如2000年以来,湖北省累计查处开发区科级以上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215件,其中县处级61人、地厅级7人。在这些腐败案中,“一把手”违规违纪问题居高不下。据湖北省纪委介绍,全省查处215件开发区科级以上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中,“一把手”案件占45.1%。
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与其他区域相比,开发区优惠政策多、工程项目多、自由裁量权大,相关腐败案件呈现高发频发态势。
征地拆迁、安置分配领域成开发区腐败“重灾区”。安徽省合肥高新区检察院负责合肥高新区、合肥经开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的检察工作。该院负责人告诉记者,辖区贪腐案件高发。如合肥高新区双墩村原村委会主任汤大华,多次向高新区管委会拆迁安置中心原主任韩英群、农村工作局原副局长戚大忠行贿,以他人名义侵占拆迁安置房390平方米、受贿39万元。
招商引资、园区建设等领域,也是开发区腐败的高发点。采访中记者获悉,有的开发区干部为抢时机、抢项目、抢开工,不按政策、制度和程序办事,违反规定“开绿灯”的现象时有发生。
监督薄弱难震慑
关于开发区腐败案件高发的原因,海南省二中院法官伍柄霖认为,开发区的土地资源丰富,“权力寻租”的空间比较大。与此同时,开发区集行政审批权和行政执法权于一身,监督制约机制和监管制度往往又很难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