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热点

3773考试网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正文

2015国家公务员铁岭考试行测考点预测:假言命题

来源:2exam.com 2014-7-18 19:29:52

一、读懂题意,辨清条件

  假言命题的出题趋势是题干越来越长,描述越来越绕,因此想读懂题目,必须分清谁是充分条件,谁是必要条件。例如:A>5与A>10之间,A>10就一定有A>5,因此,A>10就是A>5的充分条件。当然,A若满足不了>5就一定不会有A>10,因此,A>5是A>10的必要条件。充分与必要是成对出现的,我们在数学中曾经学习过,其实在逻辑推理中原理也是一样。“谁”一定能推出“谁”,前者的“谁”就是充分条件,后者的“谁”就是必要条件。

  在考试中,为了增加难度,命题人往往会玩文字游戏,给出一些复杂的表述,要我们辨清条件后才能进一步解题。根据近几年考试情况来看,主要分为两种:

  (1)前推出后:如果....。。那么,只要....。。就,若....。。则

  (2)后推出前:只有....。。才,除非....。。否则不

  二、钻研真题,把握考情

  在早期的考试中,假言命题侧重考查的是矛盾、逆否命题,随着考试难度系数的不断增大,现在更多考查的是连锁推理、综合推理等复杂题型,其中以连锁推理更为重要,更具代表性。在近三年考试中反复多次出现。

  何谓连锁推理?就像数学中A>B,B>C,我们可以据此得出结论为A>C。

  例1(2012年山东省考92题):

  在城镇化过程当中,当城镇化率超过50%以后,城镇化减速的现象将逐渐出现。阻止城镇化减速的一个必备的战略思路是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加快这一进程的一个必要举措是建设农民工信息系统和信用体系。由此可以推出( )。

  A。如果没能阻止城镇化减速,也就没有加快农民工市民化

  B。如果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就可以阻止城镇化减速

  C。如果不建设农民工信息系统和信用体系,就不能阻止城镇化减速

  D。如果建设农民工信息系统和信用体系,就可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解析:本题通过“必备....。。进程”,“必要举措”描述表明后者为必要条件,是前推出后的类型。因此,最终的推理形式为:阻止城镇化减速→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建设农民工信息系统和信用体系,锁定答案为C。

  此外,连锁推理结合逆否命题考查也是一大趋势,因此考生要注意培养综合推理的能力。例如上题中答案C的推理形式为不建设农民工信息系统和信用体系→不能阻止城镇化减速,根据逆否命题与原命题同真假的规律可进行逆否得到:阻止城镇化减速→建设农民工信息系统和信用体系,与题干推理形式一致。

  例2(2011年山东省考69题):

  食品安全的实现,必须有政府的有效管理。只有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才能确保政府进行有效的管理。但是,如果没有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是不可能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的。由此可以推出:

  A。要想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必须有政府的有效管理

  B。没有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可能实现食品安全

  C。有了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就能实现食品安全

  D。一个不能进行有效管理的政府,即是没有建立起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的政府

  解析:本题通过“必须”,“如果没有....。。不可能....。。”描述表明后者为必要条件,是前推出后型,注意这里继续考查到逆否知识点,而“只有....。。才”是后推出前型,整理后推理形式为:食品安全的实现→政府的有效管理→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因此,答案为B。

  三、识别干扰,快速排除

  对于连锁推理,我们除了从题干入手,辨清条件,串联条件,此外也能分析选项排除错误项,缩小选择范围,提高正确概率。在排除干扰项时,要摸清命题人的设错点,主要有两种:肯后→肯前;否前→否后,均为错误选项。

  上面例题中,例1的A项就犯了否前→否后的错误,B、D项犯了肯后→肯前的错误,例2中A、B项犯了肯后→肯前的错误,D项犯了否前→否后的错误,都可以排除。

触屏版 电脑版
3773考试网 琼ICP备120034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