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考

3773考试网2016高考安徽高考正文

2014安徽高考考试说明解读

来源:安徽商报 2014-3-7 7:12:08

 

英语:新增热门词汇“smog”

  点评名师:合肥一中杨磊

  众所周知,高考英语将有所改革,我省的英语改革具体方案还没有出台,所以今年高考安徽卷的英语《考试说明》跟2013年相比变化不大。

  根据《考试说明》,今年的考试性质跟以往保持相同,仍要求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适当的难度和必要的区分度,在考试内容和要求上没有太大的调整。

  在第一部分的语言知识上,自2009年的《考试说明》中要求考生掌握3000个左右的单词作为高考命题的词汇范围以来,近几年每年都增加了少量词汇和词性,现在已经达到了3100个左右,今年也不例外,但增加幅度很小。所增词汇分别是addict-ed,expose,gallon,guy,oppor-tunity,smog,symptom。另外,出于命题的需要还增加了个别单词要求考生理解其词义。在第二部分的语言运用上,今年基本没有变化。

  听力的题数和分值没有改变,仍是20小题30分。对听力的要求也没有变化,还是考查考生对口头语言材料的理解能力以及从口头语言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考生听懂有关日常生活中所熟悉话题的简短独白和对话。

  单项填空和完型填空的题数和分值没有改变。阅读理解的要求没有大的改变,设置的题目仍然是20个,每小题2分,仍是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短文的内容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短文内容不少于1200词。但对比2013年《考试说明》,可以看出该部分高考词汇量有所增加。另外,在试题简介中增加了一句“为考生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信息”,仍考查考生理解不同题材和体裁的书面材料的能力以及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考生读懂公告、说明、广告以及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

  书面表达的要求和去年相比,分值仍是25分,词数要求120词。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情景,用英语写一篇120词左右的短文。情景包括目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等;提供情景的形式有图画、图表、提纲等。任务型读写的长度仍然是300词左右,但在安徽卷英语典型试题分析中,把试题简介作了略微调整,减少了对任务型读写的简要介绍。

  总之,从2014年的英语《考试说明》中可以看出,面对即将到来的改革,我省平稳过渡,在保持基本要求没有大变化的同时,也考虑到了与时俱进,如因为近来糟糕的空气,新增词汇里就出现了考生们常用来表达雾霾的单词“smog”。

  -复习建议

  考生要认真研读《考试说明》,对照考点内容进行查漏补缺,全面、准确地掌握考试内容与要求。对语法和基础词汇的掌握不能放松,听力的提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平时加强练习;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则要养成定时定量的习惯,每天坚持练习。此外,还可以抽空多多背诵名篇例句。

物理:考点中增加“静电平衡”

  点评名师:合肥七中张小鹏

  2014年安徽省《考试说明》坚持平稳推进、稳中求新的指导思想。物理考试的形式、试卷结构、难度值、模块内容分值等与2013年《考试说明》总体保持一致,力求稳步推进,适度创新。

  考生要注意的是,今年增加了考点内容“静电平衡”,在考点要求的说明中增加了“会使用胡克定律进行计算”。删除的考点内容有“自感、涡流”,另外,“简谐运动的数学表达式”由Ⅱ类要求降为Ⅰ类要求。

  -复习建议

  首先,考生要做好系统的基础知识复习,将最主要的概念、规律、原理以及知识间的联系整理出来,深入理解物理概念、规律,掌握物理的基本技能,构建知识网络,并力争熟练记忆,在此基础上寻找一些思维变化与创新。

  其次,要加强实验、重视实践、突出设计。从实验原理、器材、步骤、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几方面入手,不仅要知道仪器的读数和使用方法,更要善于运用物理知识和实验的基本技能解决情景新颖的实验问题。对于设计性实验,可以归纳为几个常见方向,寻找共性。

  此外,要重视理综训练。在高考中理化生三科是合卷考试,总时间150分钟,几乎所有的考生在高考中都会面临时间不够的问题,如何分配三科的考试时间,需要考生自己总结、摸索。后期学校会组织多次理综训练,考生一定要重视,找到适合自己的时间分配方案,甚至在考试时间不足时要敢于放弃一些较难的题目,确保会做的不丢分。

 地理:环保、单独两孩等是热点

  点评名师:合肥七中祖冰峰

  今年的地理《考试说明》在考核目标与要求上有进一步完善,考试范围上有不小调整。

  考核目标的变化:考试目标和要求中,在描述上有所不同,如:将“学科素养”改成了“地理学科应用能力”。将“要求学生提出适用于该理论的实际问题”改成了“要求考生运用该理论分析、阐释实际案例”,新增了“能够从文字资料、地理图形、地理图(景观图片、遥感影像等)、地理数据中获取信息”,“能够运用正确的观念、地理知识、地理技能与方法,结合新材料,提出解决现实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思路和方案”。更强调对地理知识的运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中删除了“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

  考试范围也有不少变化,自然地理部分(地理必修1)删除了“地球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必修3)中,将“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调至(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最后。在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5)、环境保护(选修6)中,将“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移至第一,删除了“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此外,资源和环境等考点的顺序发生变化,新增“环境污染形成的主要防治措施”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世界地理部分则新增了“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开展基地科学考察和保护基地环境的重要性”。

  今年《考试说明》中选择的题例与2013年相比有较大的改变。选择题12组例题中更换了5组,非选择题12组例题中只更换了3组。

  -复习建议

  考生首先要规范答题,在考试和平时的练习过程中都要确实弄清楚每道题的题意,一定要按题意和要求去回答,准确使用学科术语也是答题的关键。

  在备考中,考生要注意环境保护考试范围的变化,估计今年仍然会涉及此部分内容。此外,还要关注人口与单独两孩、重大工程与深空探索、农业民生与可持续发展、新型城市化、极地科考等热点。

  在乡土地理方面,考生要详细复习安徽省地理,建议安排一定时间复习安徽省的自然地理特征、社会经济特征产业转移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知识。

生物:题型示例变化较大

  点评名师:合肥七中丁慧

  与2013年《考试说明》相比,2014年《考试说明》考核目标与要求删去了“要体现生物课程属于科学课程的性质”。

  考试范围保持不变,考查的知识内容中,删除了PCR技术的应用,增添了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变化的内容均为选修1的知识。

  题型示例变化较大。选择题删去的例题内容有:酶的本质与特性、酵母菌的无氧呼吸、DNA半保留复制、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原因、生物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基因工程、内环境中水盐平衡调节、物种引入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等。增加的例题内容有:酶促反应的过程为情境的曲线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细胞分化与细胞癌变,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以构建DNA分子模型为情境考查DNA分子的结构,以突变前后酶活性的比较为情境考查基因表达与基因突变,以诱变育种为情境考查细胞的全能性、基因的分离定律等,以生物相互适应为情境,考查种间关系、自然选择学说和共同进化等,突触的结构与功能及神经递质的作用机制,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及能量流动的意义。

  非选择题中,删去的例题包括: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有关因素、基因分离定律与遗传系谱图、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与过程及人脑的高级功能、种间关系、发酵食品加工等。增加的例题有:实验验证GA(赤霉素)处理大麦的影响,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曲线分析,探究植物种子经处理后的发芽率差异,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与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减数分裂相关知识,运用系谱图、电泳图等解决基因型推导问题并解释染色体数目变异的成因、运用对甲状腺激素的功能的理解进行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等,综合运用植物体细胞杂交、PCR技术和染色体变异等知识,运用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技术、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

  -复习建议

  重视基础,围绕主干。循环反复做高考真题。训练从文字、图、表中提取有效的信息来说明、解释问题。重视各种科学方法与模型知识的应用。加强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

上一页  [1] [2] [3] 

触屏版 电脑版
3773考试网 琼ICP备120034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