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重残疾考生就读大学,在我省还是第一次,在全国也是屈指可数的。招录特重残疾考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平等、参与、共享的崇高目标,也充分体现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人们不再把残疾人当作‘残废人’,而是想方设法创造均等机会,让其充分发挥潜能。"省残联劳动就业中心主任刘海峰如是说。
安徽医科大学教务处长、招生办主任胡志告诉记者,该校每年都有残疾考生被录取,在招生录取工作中,他们一贯一视同仁,不排斥、不歧视、不无故推迟录取残疾考生。胡志说:"作为一所医学高等院校,我们更理解、同情残疾考生的困难,尊重残疾考生求学的愿望和选择。同等条件下,我们优先录取残疾考生。"而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孙超院长则表示,以前招生的时候,残疾考生谁都不想要。人文精神就是终极关怀精神。现在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国家招生政策变得更加宽松,只要残疾考生达到录取分数线,符合条件,他们没有任何理由拒绝残疾考生。另据孙超院长介绍,几年前,安徽农业大学有关部门就曾和省残联协商开设残疾人班,虽然由于客观原因,这个想法未能实施,但这也恰恰说明高校对残疾学生越来越重视。
"我省残疾考生考上大学的比率呈逐年递增趋势,最近几年里,我省每年都有100名左右的残疾考生顺利考上大学。省残联等有关部门每年都对报考的残疾考生进行统计,和教育招生部门加强沟通,在高考录取时掌握动态,一旦发现考生在录取过程中出现问题和困难,积极为其奔走、呼吁。"省残联副理事长彭向阳说,"而在过去,普通高校大都不愿录取残疾考生。就算是有些跛脚的轻微残疾考生,都录取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