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考

3773考试网2016高考安徽高考正文

[图文]合肥一中八中2013清华北大推荐生名单公布

来源:中安在线-新安晚报 2012-11-20 9:32:55

面对镜头,(左起)刘壮、尹含玥、叶天翼表现各有不同

  他们始终属于尖子生,他们的综合素质被称为“和推荐生的要求完全吻合”,但在他们眼中,自己并不是神童、天才,只是个普通的学生、普通的少年。昨日,合肥一中、合肥八中公布了各自的北大、清华推荐生名单,他们到底有什么经历和学习方法呢?

  学习诀窍是把课听好

  推荐生:合肥一中尹含玥文科

推荐学校:北京大学

 
  昨日,尹含玥正式被定为合肥一中两名“北大推荐生”之一。“把课听好才能学好。”尹含玥说自己的学习诀窍就是这么简单。

  安徽省第十届小提琴演奏大赛青年组一等奖、省首届高中生模拟联合国大会最佳代表,从这些奖项可以看出,尹含玥是个地道的文科女生。除了年级排名第三的好成绩外,多才多艺也是尹含玥这次夺得推荐资格的重要砝码。她告诉记者,她从幼儿园时期就开始学习小提琴,至今已经学了12年,即使现在学习这么紧张,她依然每天坚持练琴半个小时。

  能把成绩一直保持在年级前列,她的学习方法是什么呢?尹含玥的经验很实在,就是“听好课”。她认为,学习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只有把课听好才能学好。除了把课听好之外,她对高三的“题海”也有自己的选择,“不要盲目做题,要知道自己所做的题目是为了加深理解还是为了掌握得更熟练。”
她自称属勤学好问型

  推荐生:合肥八中孙若男理科

  推荐学校:北京大学

  “我觉得自己不是个聪明的人。”听到老师口中念出自己的名字时,合肥八中高三(32)班的孙若男忍不住小小地惊呼了一声。因为在她看来,这次和她竞争的9位同学成绩都很好,她的优势并不是非常明显。但她最后的综合得分比其他同学高出了近十分。

  孙若男说,她的特长是生物,这次参加推荐生面试,全国中小学生物竞赛省级一等奖以及物理学科的奖项让她的总分发生逆转,超过了别人。“我觉得自己不聪明,数学和物理不是一直拔尖那种。”孙若男说,她很佩服班上一些同学,遇到题目时能迅速知道如何解答,反应能力很强,而她往往要花费一些时间来思考。

  “我应该属于勤学类型的学生。”孙若男以自己的物理成绩为例来证明这个自我评价。她告诉记者,高一时她的物理成绩从没有达到过班级平均分,但在2012年省物理竞赛中,她却取得了合肥赛区一等奖的好成绩。“那时觉得物理‘短腿’,也很着急,所以高二的那个暑假就整天泡在省图书馆学习了。还要多找老师问,以前觉得很不好意思,后来才知道,只有多问,才能明白自己的不足。”

  优秀楼长、优秀班干部、服务之星、交通志愿者……从孙若男的简历来看,生活中她也是个勤快的女生。“北京大学的选拔理念和合肥八中是一致的,我们不但要推荐成绩优异的学生,还要求是全面发展的。”合肥八中副校长赵林对孙若男的评价是“完全符合北大推荐要求”。

  他有自立自强的特质

  推荐生:合肥一中叶天翼理科

  推荐学校:北京大学

  在看到叶天翼时,媒体记者们感慨:“尖子生终于不再是清一色的‘金花’了。”近年来,北大推荐生俨然成了女生的专利,叶天翼成为这次我省11位北大推荐生中首位“出线”的男生。这位来自太湖县的男孩身上特有的自立自强的品质,十分契合北大的要求。叶天翼认为,学习没有所谓的诀窍,“天道酬勤是最稳当的办法。”

  叶天翼是通过自主招生升入合肥一中的,两年前才从老家来到合肥一中求学,长期住校。“自立自强”是班主任王四喜老师对他的评价。

  王老师告诉记者,从高一到现在,叶天翼不但是班里的学习委员,更是同学眼中“偶像级”的学生,与老师、同学相处都十分融洽。

  和一般理科尖子生侧重竞赛获奖不同,叶天翼的优势在于学科全面发展。“我一进校就把自己目标定位在高考而不是学科竞赛,高考成功的关键是每个学科均衡发展。”叶天翼比较重视语文和英语,这两门课也帮他拉开了与别的理科生的分数差距。

  叶天翼平日还爱看文科类的课外书籍,积极参加学校的书法社、国学社等社团活动。对于进北大后的专业选择,叶天翼说自己不会去凑热闹、赶热门,学习兴趣依然是在数理化研究方面。

  从数学中看出和谐美

  推荐生:合肥一中刘壮理科

  推荐学校:清华大学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安徽省一等奖、物理学科安徽省三等奖,这样的奖项无疑和清华大学“领军计划”选拔中要求的学科有特长吻合了。作为合肥市唯一一名获得清华推荐资格的学生,介绍自己的时候,刘壮既谦虚又不乏幽默。“我外语中等,作文总也写不到高分,喜欢打篮球但身体条件在场上比较吃亏;课余生活不是很丰富,以学习为主;上高三以来,每天晚上放学后坚持跑步一千米左右。”

  用刘壮自己的话说,他是个很地道的理科生,尤其是对数学情有独钟。“很多人对高中数学很头疼,但我觉得学数学真的很有乐趣。”刘壮说,“数学解析过程清晰、有逻辑性,要学会体会到它的和谐与美。”他认为,解题首先要读懂题:“我以前也是看到长的题目就烦,后来发现只要把题目分析清楚,读懂了以后就能应对,即使没做对也能有所收获。”(叶晓、张晓嵘/文 张洪金/图)

触屏版 电脑版
3773考试网 琼ICP备120034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