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考

3773考试网2016高考重庆高考正文

2015重庆市五年制高职人才一体化培养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来源: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15-5-25 17:10:12

重庆市“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一体化培养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和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服务我市五大功能区战略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加快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完善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促进中等、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确保“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一体化培养改革试点取得预期成效,特制订本方案。

一、试点内容

为加强中等、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探索技术技能人才一体化培养新途径,从2015年起,在部分优质中、高职院校启动实施初中起点“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一体化培养改革试点,招收符合条件的初中毕业生,实施“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进行中高职一体化衔接培养,毕业后取得普通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毕业证书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二、试点范围

(一)试点学校。

服务五大功能区战略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以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优质职业院校为主,兼顾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与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优质职业院校。2015年首次试点由8所高职院校、15所中职学校承担(名单见附表),探索经验后再逐步扩大范围。

(二)试点专业。

试点专业应为紧密对接我市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及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需要较长培养周期的专业。试点院校、试点专业应有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达到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的专业教师队伍,有符合条件的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相关图书资料、实训基地等教学设施设备。

(三)招生对象。

面向全市2015年应届初中毕业生招生。

三、管理体制

(一)计划管理。

试点院校共同确定招生计划后,报市教委审定。

(二)录取管理。

按照“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录取管理有关规定,照自愿、择优选拔原则进行招生考试录取工作。

(三)经费保障。

13年级,执行中等职业教育相应资助政策和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45年级,执行高职专科教育生均拨款标准和收费政策。

(四)学籍及证书管理。

学生学习地点五年都在试点优质中职学校。13年级注册为中职学籍,45年级注册为对接的试点高职院校学籍。非“五年制”学生不得转入“五年制”。

第六学期学生完成中职阶段学习、达到中职毕业要求的,按照自愿原则选择是否继续高职阶段的学习。继续高职阶段学习需通过转段考试,考试不合格的,不能参加高职专科阶段的学习,达到中职毕业要求的学生,颁发中职毕业证书;考试合格的,升入高职专科阶段继续学习,高职专科阶段不得转学、转专业。

对修完五年规定课程且考核合格、达到毕业要求的学生,颁发高职专科学历证书;通过相关职业资格等级鉴定的,颁发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

(五)转段考试。

学生在第六学期参加转段考试。转段考试包括文化课和专业技能考试两个方面,由市教育考试院组织实施,纳入当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统筹管理。

四、质量管理

(一)加强专家指导。

市教委牵头,组建专家团队,评审“五年制”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教材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过程管理与质量评估等工作。

(二)突出办学特色。

试点院校应根据我市五大功能区建设和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发展需求,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打造办学特色,形成稳定的中等、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开展一体化课程和教材建设,实现教学重点、课程内容、能力结构以及评价标准的有机衔接,建立高技能人才一体化培养的教育教学体系。

(三)严格教学组织。

“五年制”学生实行单独编班、单独教学、单独评价。试点院校要创新教学模式,积极推行理实一体、行动导向、项目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加强文化教育,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要加强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积极吸收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统筹安排学生实习实训,强化实习管理,坚持实习岗位和学生专业匹配,强化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考核评价。

(四)加强课程建设。

试点院校共同制定相互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调整更新课程内容和模块,按照一体化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结合中、高职毕业生不同层次的职业能力标准,对课程、教材进行系统设计和优化重组,使课程内容模块化、层次化、综合化,形成相互联系、逐层递进的课程、教材衔接体系。

(五)强化师资保障。

试点院校要根据“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任务,合理配置师资力量。试点中职学校要选拔优秀教师参与试点工作,45年级的教师要有高校教师资格,试点高职院校要提供高素质专业教师到试点中职学校担任教学工作。要注重聘请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技能教学教师。

(六)加强质量保障。

试点院校要严格按照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分专业制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要研究制订质量监测和评估方案,探索建立中等、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一体化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要确保学生在13年接受必要的技能训练,在完成中职课程后,具有相应的职业技能和文化水平;在45年级高职学习阶段,要达到高职专科的学习要求和教学质量。

五、加强统筹管理

(一)加强统筹协调。

市教委成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项目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职成教处,对试点院校资质、专业设置、招生计划等进行审核,对试点过程加强督导、检查和评估,确保改革试点有序、平稳推进。对试点工作保障有力,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办学条件不断提升的院校,积极支持发展;对改革试点工作不力、达不到要求的,责令整改,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减少招生计划,直至停止招生。

(二)规范办学行为。

改革试点有关事项,如招生计划、招生对象、就学形式、学习地点、培养目标、学习年限等应明确告知学生、家长及社会,对违反有关规定的行为要严肃查处。严禁任何学校利用虚假广告招揽学生,引发社会不稳定。

 


附表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一体化培养改革

试点院校名单

 

一、  高职院校(8所)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

二、     中职学校(15所)

重庆市立信职业教育中心

重庆工商学校

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

重庆女子职业高级中学

重庆市龙门浩职业中学校

重庆市旅游学校

重庆市巫山县职业教育中心

重庆五一高级技工学校

重庆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

重庆市工业学校

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

重庆市黔江职业教育中心

重庆三峡水利电力学校

重庆财政学校

重庆市商务高级技工学校


触屏版 电脑版
3773考试网 琼ICP备120034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