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考

3773考试网2016高考重庆高考正文

2008年重庆市高职单招文化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来源:福建招生考试网整理 2008-3-7 10:19:15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

考试内容:语文(33.3%)、英语(33.3%)、数学(33.3%)。

Ⅰ、语文部分

一、考试范围及分值比例

序 号

考试范围

分值比例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30%

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10%

现代文阅读

30%

 

30%

二、考试能力要求

本科目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四种能力,这四种能力表现为四个层级。

A.识记  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

B.理解  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  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表达应用  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A、B、C、D四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 试卷满分为100分。

3.试卷包含难题约10%、中等难度题约30%、容易题约60%。

4.题型及分值比例:

序 号

题型

分值比例

单项选择题

30%

简答题

25%

填空题

15%

写作题

30%

 

 

 

 

 

 

四、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

1.识记  A

①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②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

2.表达应用  D

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②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③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④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⑤辨析并运用常见修辞方法

(二)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能识记文学常识,默写名句名篇。

识记  A

①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

②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

③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④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三)现代文阅读

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

1.理解  B

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2.分析综合  C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四)写作

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实用文体(通知、启事、计划、总结、书信、广告、新闻、发言稿等)。

作文考试的要求  D

①符合题意

②符合文体要求

③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④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⑤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⑥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Ⅱ、英语部分

一、考试范围及分值比例

序 号

考试范围

分值比例

词汇与结构

30%

阅读理解

40%

翻译

30%

 

二、考试的能力要求

本科目旨在考核学生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及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三、试卷结构

1、试卷包含难题约10%、中等难度题约30%、容易题约60%。

2、题型及分值比例:

单项选择题(词汇)

20%

单词适当形式填空(结构)

10%

单项选择题(阅读)

30%

匹配题(阅读)

10%

翻译题(英译汉)

30%

 

四、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词汇

1、掌握中学阶段的1400个左右的常用词汇。

2、掌握常见的派生词的构成和用法。

3、掌握部分常用词的搭配及其短语词组。

(二)语言交际

掌握基本交际用语,正确运用于不同的语境中。

(三)语法

掌握附件1语法项目表中的内容。

(四)阅读

掌握基本阅读技巧,正确理解短文表述内容,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60个词左右。

(五)翻译

掌握翻译基本技巧,能将一般题材的文字材料和简单的对外交往中的一般业务文字材料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

 

附件1

语法项目表

一、名词

可数和不可数名词、名词的复数形式、专用名词。

二、代词

人称代词、物主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关系代词。

三、数词、冠词、介词和连词

数词:基数词和序数词;冠词:定冠词和不定冠词;基本介词、连词。

四、形容词和副词

1、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和基本用法。

2、做定语、表语和宾语补足语的形容词用法。

五、动词

1、动词的种类:行为动词、联系动词、助动词和情态动词的基本用法。

2、动词的时态、主被动的构成和基本用法。

六、句子

1、句子的种类

1)陈述句(肯定和否定式)

2)疑问句(一般、特殊、选择和反意疑问句)

3)祈使句

4)感叹句

2、句子的成分

1)主语

2)谓语

3)表语

4)宾语

5)宾语补足语

6)定语

7)状语

3、句子的基本句型

1)主-系-表

2)主-谓-(状)

3)主-谓-宾

4)主-谓-间宾-直宾

5)主-谓-宾-宾补

6)There be-主-状

4、复合句

1)并列复合句

2)名词性从句

3)定语从句

4)状语从句

5)直接和间接引语

 

Ⅲ 、数学部分

一、考试范围及分值比例

序 号

考试范围

分值比例

代数

50%

三角函数

30%

平面解析几何

20%

二、考试的能力要求

本科目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命题,主要考查学生进入高职学院继续学习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运算,基本技能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  考试采用闭卷、笔答形式。

2.   本部分试卷考试时间约为50分钟,满分100分。

3. 本部分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或推证过程;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和推证过程。

4.   试卷容易试题约为60%,中等难度试题约为30%,难题约为10%。

5.   题型及分值比例:

 

题型

分值比例

单项选择题

32%

填空题

40%

解答题

28%

 

四、 考试内容及要求

1.  代数部分

1)集合

内容:集合的表示法、集合之间的关系、交集、并集和补集。

要求:了解集合与元素的关系、空集、全集的意义;理解集合的表示方法;理解子集、真子集和集合相等的概念;掌握交集、并集和补集的运算。

重点:集合的运算。

2)不等式

内容: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解法。

要求: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线性分式不等式、一元一次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掌握用集合、区间、数轴上的点表示它们的解集,能用不等式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不等式的求解。

3)函数

内容:函数的相关概念、函数的表示方法;函数的性质;一元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

要求:了解函数符号的意义、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了解单调函数、奇偶函数的概念及图象特征;理解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掌握简单函数的定义域的求法;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掌握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求法;能建立简单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能用函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定义域求解,函数解析式的求解、简单实际问题的应用。

4)数列

内容: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要求:了解数列的概念与表示方法;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它们的通项、中项和前n项和的公式,能用数列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通项、中项和前n项和的公式。

2.  三角函数部分

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内容:任意角的概念、弧度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要求:了解任意角的概念;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其符号表示;掌握角度与弧度的转换、了解终边的角的表示;能按定义确定三角函数值,能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弧度制、按定义求角的三角函数值。

2)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内容: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正弦型函数的概念与图象。

要求: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弦型函数的概念、性质与图象;掌握正弦型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周期,能用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最大值、最小值和周期的求解。

3)解三角形

内容;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要求:掌握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定理应用、面积求解

3.  平面解析几何部分

1)平面向量

内容:向量的概念与表示方法、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向量、数量积、向量的直角坐标表示及其运算、线段的中点、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

要求:了解向量的有关概念与表示方法;掌握向量加法、减法的法则、了解数乘向量的定义及向量的线性运算;了解向量的直角坐标表示方法;了解向量间夹角的概念和表示方法、了解向量内积的定义;掌握按定义和坐标运算求向量内积、求向量的长度。了解向量夹角的求法;能处理两向量平行、垂直等问题,能用向量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直角坐标系下向量的模、内积、平行、垂直、两点之间的距离、中点坐标等

2)直线

内容:直线的方程、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点与直线的关系。

要求:理解直线的倾斜角、斜率、截距等概念;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一般式,了解两点式、截距式;能求两直线的交点;能求已知直线的平行直线与垂线;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公式,能用直线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倾斜角、斜率、交点、平行、垂直。

3)圆

内容:圆的概念、圆的方程、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要求:了解圆的一般方程,理解圆的标准方程、圆与直线相交、相切、相离的条件;掌握圆的一般方程转化为标准方程、圆的切线方程的求解,能用圆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圆心、半径、切线。

触屏版 电脑版
3773考试网 琼ICP备120034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