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考

3773考试网2016高考福建高考正文

因家长乱干预导致考生分数很高没被录取

来源:福州新闻网 2009-7-6 8:59:58

 录取结束了,没日没夜地忙碌了近两个月,本来大家想好好休整几天,不料接踵而来的来访,却让招生管理机构无法平静下来。

  “我儿子分数明明够,为什么没被录取?”

  “我儿子的同学分数比他低几十分都能录取,他反而落榜,你们搞什么名堂!”

  “我女儿看到同学们都收到录取通知书了,现在饭也吃不下,觉也无法睡,整天默默流泪。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肯定要找你们算账!”

  来访者反映的情况大同小异,都称自家孩子分数很高却没有被录取,很不正常。

  是啊,乍听起来,这么高的分数却没有被录取,确实很反常。不过,反常的背后往往事出有因。

  经过管理系统的检索,这些考生的原因居然也都一样,都是曾经投档到高校后,高校在审录时以“本人自愿放弃”为由退档。既然本人要放弃,管理机构在录取检查时,当然会尊重考生的意愿。不然勉强录取进来,到时候又不去报到入学,既浪费了高校招生计划,又使后面想上学的考生没了机会。

  得知检索结果后,原本由家长代言、自己在一旁沉默无语的考生们都异口同声地叫起来:“我没有放弃啊!谁说我要放弃?”

  情况更复杂了。为此,招生管理机构花了好几天时间,一所一所地了解相关高校,对相关考生也一个一个地核实,最后总算弄清楚了。

  原来,高校担心被投档来的考生有些不愿意“低就”,录取后会造成“流失”,所以组织了一帮工作人员,挨个打电话给考生征求意见。打电话的情况也都有记录,有的甚至持慎重态度,还搞了电话录音。

  但时间那么紧,考生又那么多,再加上工作人员的素质也不尽一致,难保没有疏漏。这些来访的考生确实都没有亲自接过电话,也就不可能表达本人意愿。

  他们的情况大致分几类:有的是父母接的电话,想当然搞起“家长包办”;有的是爷爷奶奶接的电话,根本没听明白怎么回事,就瞎答应了;有的当时只回答家里要商量一下,后面没及时联系;有的则是电话老打不通,工作人员偷懒……

  好在人数不多,加上已经录取的新生中自然有一大批不去报到入学,所以问题也不难处理,一场风波也就平息下来。不过,这场风波背后潜藏的录取了又不去上学的现象依然存在,至今仍是困扰招生管理机构的一大难题。

  (资深招生工作者 林兴)

 

触屏版 电脑版
3773考试网 琼ICP备120034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