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3773考试网2016高考高考地理正文

北京四中地理教师指导高考前地理的复习方法

来源:fjedu.com整理 2005-5-4

最后阶段复习要做好四件事

  有四件事大家应该关注去做:首先,就是回归教材的读书,因为这几套教材大家都读过很多遍,但是最后一轮读书的时候应该有它独特的特点,怎么去读呢?如果读自然原理方面的书,就是自然地理,主要是关注规律和原理;读人文地理的教材主要是关注人类活动,比如读人文地理教材,你读的时候一定要以单元为结构来读,比如读农业,你就想,现在我要看整个农业活动,对于农业活动,首先合上书想,什么叫农业?农业有什么特点?都有哪些区位因素影响农业过程?把这些过程落实到不同区域体现出的差异是什么?这是我们自然会产生的问题。

  所以就这些问题再翻开书来看,这样教材就变成了一个整体的结构,首先你看到的是它的特点是什么,它的区位要素有哪些并且要记录下来,然后进行要素的搬家,这么多要素组合在非洲怎么样,北美洲怎么样。举了四个典型的例子,都是就发达地区的农业类型,这样把四大地域类型看一下,把农业的特点和区位要素落实到这些地域类型上来理解这些要素怎么影响农业生产活动的。这样读下来还不够,还要迁移到中国,中国有哪些地区跟世界的地域类型有相同之处,不同之处,互相有什么可借鉴的。这样就读完了农业活动的单元。其实整个人文地理的教材每一个单元都是一种人类活动,特别是读到选修课下册的时候,这是这一届同学新加的一本书,这里涉及到的都是中国的各种活动,因此你读的时候一定要以活动为核心点切入,比如读东北地区,看东北地区的黑土地、沼泽地,天然林,你把黑土地作为研究对象,就黑土地的问题人们怎么用,现在用的怎么样,用的不合适的地方将来怎么用,将来想恢复黑土地的肥力怎么做。

  第二件事就要做归纳,对于自然地理来说就是归纳自然的要素。地形、气侯、水、土壤、生物。对于人文地理就是归纳区位要素,看都有哪些因素影响某一个要素,比如说自然地理方面,说我归纳了大气圈的要素是气侯,影响气侯的因素有气温、降水,于是还要进一步再归纳,又有哪些因素影响气温和降水,这样对这个要素解读清楚了,对人文地理也是如此。主要是区位要素,农业活动有哪些区位要素影响?工业活动有哪些区位要素影响?归纳出不同的区位要素的影响之后就可以做一些训练,去达到不同的区域,这样就理解了在这些要素综合的影响下可以说如何去影响各种人类活动,产生不同的特点。这是进行归纳。

  当然除了归纳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还有一些人类的问题和灾害也最好归纳一下。有哪些问题,有的环境问题涉及到的就有很多,有哪些灾害,气象、地质灾害,以问题、以灾害作为一个要素进行归纳。

  第三件事是要研究,把一模二模做的所有的模拟考试的卷子,加上近年来的高考试卷,比如去年的高考试卷,你拿出来,因为这些题大家都做过来,这些题拿来之后研究一下,研究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去研究答案,你可以去读这个答案,读答案的时候千万不要总在想答案怎么对,道理在哪里,这样慢慢你的思路靠近答案的道理之后就会对考试有一种感觉,所以去研究经典试题的答案也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第四件事,就是长抓不懈地读图。最后这个阶段大家仍然不可以忽视,对于读图,一类就是每天还要十几分钟的读地图,包括定区域位置、七大洲、四大洋大概都在什么地方,这是定位方面的读图。再有就是把做过的题当中涉及到的图,你拿来看一看,因为地图是地理的工具,任何一道题都会落脚到图上去分析问题,所以你看是景观图还是什么图,都做一下归类,强化你对这些图的认识。这是非常重要的。

  考生不要被非常复杂的图吓唬住 
  这类题是大家比较困惑的,而且经出在第一道题。其实他是吓唬你的,越复杂的题其实题目越简单,相反只给你几个线条的图看着简单实际上分析起来很难。第一,大家不要被非常复杂的图吓唬住;第二去找技巧,实际上说我想投机取巧是不太可能的,但是一些基本的方法还是有的。

  比如说像地方时,也就是时间的计算,一般来说时间的计算有两类:一类是计算日期,一类是计算时间。如果考你是考日期的问题,你知道,在全球一般有两条日界线,这两条日界线一条是180度经线,这是人为规定的,还有一条零点经线,这是自然存在的。所以你只要遇到日期问题,就一定去画一个俯视图,就是基地投影的俯视图,可以把所有的经线再现在一个平面上,这样可以马上去寻找两条日界线,一条180度自己就定下来,另外一条零点的线根据已知的条件去推一下。再有是时间问题,肯定是和经线有关系的,在考虑时间问题的时候大家考虑的是几条重要的线。

  你看到题目觉得和复杂,你马上想有没有你头脑中已知的线呢?比如太阳入射光线和晨昏线,比如赤道和地轴,这是垂直的线,实际上这四条线是非常关键的,找到这四条线之后再去找,已知条件中有没有12点的经线,中午12点的线,能不能找到零点的线,找到了晨昏线能不能找到和赤道的交点。所以,这这样一些能够带来已知条件的点线你先找出来,这样就已经靠近了你分析问题的思路了。

  进一步的求时间,现在考试中比较愿意让你求北京时间,和东京120度的区时,这样你在做求北京时间的时候,先把120度的经线应该位置确定,找已知条件中那些点线离北京120度经线最近的那条经线,就是他给你的已知信息,对你求算北京时间应该是最有效的办法。比如说零点经线离120度最近,那就先找120度经线。这样的话就可以减少一些计算量,所以我想关于计算地方时的问题主要抓住这几条线,大家就可以把这个问题解决。
 
地理考试内容:两类要素,两种规律和四个圈层

  这可能是大家最关心的。地理到底考什么,我怎么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得最高的分,最见效。其实,地理高考在考三件事:一件事考你两类要素,两种规律和四个圈层。一个圈层实际上是含在两类要素和两个规律当中的。这两种规律是地壳运动地质、地带性的规律,你在复习地理的时候,如果这道考题如果无从入手,你就要想要考你什么,是地带圈层的事,还是非地带性圈层的事。第二类是考两类要素,两类要素是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自然要素就是地形、气侯、水、生物、岩石这些自然界的要素。人文要素是交通、城市、人口、工业、农业、旅游各种人类活动的要素。其实,考这两类要素的目的是让你理解自然界的规律,是由各种要素呈现出来的。

  所以真正要考试的时候,要把现实问题拆解开,看一看你对现实的问题理解多少,对一个现实问题怎么入手解决呢?你得知道有多少东西在影响它。所以对这几类要素的分解就成为复习的重点,因此在地理复习的时候,对于自然地理的复习要找他的规律,大气圈的气侯类型的规律,岩石圈的岩石的物质循环运动,水圈的样运动,生物圈的自然带的分布规律。而对人文地理要按照人文地理的各个要素,叠加在不同的人类活动影响的要素是不一样的,把这些要素先提取好,然后再落实到各个区域去做。以这样的思路就是比较有头绪的。 

触屏版 电脑版
3773考试网 琼ICP备120034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