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央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列为国策,和西部大开发相提并论,被称之为“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东北的战略意义再度显现。 而将东北和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这三个经济发达地区等量齐观,以期成为我国发展的“第四极”,则可以看出各界对东北的寄望之深。
作为“共和国的长子”,东北曾做出过巨大贡献。而计划经济的弊端,也在此影响甚深。所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不单纯是工业的振兴,更是老工业基地本身经济社会的全面振兴,包括东北的工业、农业、第三产业以及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等全面的振兴。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西部大开发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如果说现阶段西部大开发的重点是脱贫,那么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目标就是如何致富,是如何将潜力变为实力。
一、东北地区重新振兴的条件分析
东北地区具有全国大多数地区发展经济难以比及的条件:
1.资源和交通基础:自然资源(土地、能源、森林及矿产)、劳动力资源丰富。东北的交通建设发展迅速,高速公路联网,铁路提速,水运发展,国内外航空网形成,交通网络比较完善。
2.地理环境方面:东北三省地处东北亚,背靠华北,地理位置非常有利。毗邻的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等国在资源、市场、资本、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等方面各有所长,东北三省在历史上与这些国家都有往来,彼此比较熟悉和了解,便于沟通和交流。华北是东北的腹地,有京、津等大都市,有丰富的资源和技术力量,同时还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是东北经济发展的大后方。
3.已有的工业基础:具有完整的重化工业体系和配套能力。目前中国工业发展正在转入重工业阶段,经济增长的动力开始主要依靠重化工业,只有东北这方面基础较好。 东北长期形成的长、大、厚、重产品为主的装备制造业是重工业的核心,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东北还分布有密集的产业带:如鞍、本、抚钢铁三角,辽中南的工业带,长吉工业带,哈、大、齐工业带,像东北这样工业密集带与城市带吻合如此紧密在国内未见,世界少有,潜力巨大。中国要在2020年之前实现“小康社会”,使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东北地区的重工业将承担起上述任务。
4.农业产业资源:农业自然条件良好,水、热、土组合条件在全国是较好地区(全国唯一的黑土带)。这里造就了黄金玉米带、大豆带。辽吉黑三省粮食的总产量、商品率和出口率在全国名列前茅,以此为基础形成的农业产业化、畜产品加工业也在全国具有独特优势,是面向东北亚出口的最主要的基地。
5.人才和科技优势:东北有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及庞大的产业大军作为支撑,在劳动力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具有优势。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战略
1.以创新思想为核心,以创新制度为保证,加快体制和机制创新的战略,这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根本出路。
2.振兴老工业基地必须解决传统产业改造问题,这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任务,而且是一场攻坚战,因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多,国有企业多,这些特点决定了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难度。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要着眼于把具有区域优势的产业做大做强。事实上,重化工业规模大、配套能力强恰恰是东北的优势,是沿海以及中西部地区所不具备的。放弃或不重视自身优势,去发展竞争力明显低于江浙一带和广东的产业,在战略上不具有合理性。东北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不在于减少重化工业,而在于优化重化工业的产业结构,在于增强重化工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