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满分作文

3773考试网2016高考高考满分作文正文

2008高考作文辅导:发散切入赋形

来源:海峡导报 2008-5-17 9:56:21

人物名片
    王立根 福建省语文学会会长,全国中语会常务理事,著名特级教师,从事语文教学40年。主编《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等,著有《作文智慧》、《高中语文教与学》、《浅近文言文百篇注释》等。王立根@作文智慧博客:http://fjwlg.blog.taihainet.com


发散切入赋形
    写作要有思路。叶圣陶说:“文章思有路,循路识斯真”,意思是说,任何文章都是有一定思路的,把握了这个思路,我们才能发现文章的主旨。写作文也是如此,只有按一定的思路写下去,才能使作文条分缕析、主题彰显。
    怎样理清思路?首先要让思维发散开来,发现这个题目有多少思路可写,然后选择一条最佳思路,确定中心、拟出提纲,最后充实它、丰富它,挥笔成文。
    现在以2008年福建省语文质检题《____的微笑》为例,说说文章生成的路径。
发散
    让思维发散开来,多从几个角度想。如,先想想出题者为什么要提倡微笑?因为当今社会提倡和谐、文明。而微笑是什么?它是一种表情,一种愉悦、幸福、自信、亲切、和蔼的表情。微笑有什么作用?我们会想到:微笑,是无声问候的第一步,是展示风度的第一景;英国诗人雪莱说:“微笑,实在是仁爱的象征,快乐的源泉,亲近别人的媒介。”微笑还是人际交往中最佳的通行证,它使人产生一种安全感、亲切感、愉快感。同时微笑又是生活的“放松剂”,当对方在困难面前紧张、无助时,你的微笑是“放松剂”,能帮助对方顺利渡过难关;当对方侃侃而谈时,你的微笑是一种欣赏。你向别人微笑,实际上就是以巧妙、含蓄的方式告诉对方:我喜欢你、尊重你,你是一个受欢迎的人。微笑还是消解彼此矛盾的润滑剂。面对误解,微笑露出宽容;面对冷漠,微笑洋溢热情。微笑还是医治一个人心理疾患的处方,它驱走烦闷,抹去不悦,释放压力,放松精神。
    微笑不是一个人逢场作戏硬挤出来的矫饰,它是一个人心情快乐的自然流露!
    愿每个人都养成微笑的习惯,争当微笑的使者,播撒微笑的种子,用微笑表达情感,用微笑传递友谊,用微笑传播文明!
    这样想深想透,你会发现这个题目很有东西可写。
切入
    思维发散开后,要选择一条最佳路径写下去,这就是切入。《_____的微笑》,在下划线上可写入名词,如:母亲、老师、刘翔、祖国……写入形容词,如:会心的、温馨的、甜蜜的、痛苦的……写入副词,如:永恒的、永远的……写入动词,如:批评的、打动人的、骂出来的……
    这样题目具体化了,写作的范围、立意的角度就基本成型了,文思如泉涌,一幕幕的生活经历、一种种生活感悟都浮出脑海,甚至开头也自然出现了,如:
    《消逝的微笑》:自父亲去世后,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很多年,渐渐发觉我们各人脸上的笑容,都已经随父亲一同离去……即使是微笑,在妈妈的脸上,我亦看不到它。
    《老师的微笑》:老师一个不起眼的微笑,在我们的心中却是种肯定,是种享受。我们在老师的微笑中感受到了一缕缕温暖的阳光。这看似不起眼的微笑,拉近了我们与老师的距离,让我们在爱的灿烂阳光中无忧无虑,健康茁壮地成长;让我们像美丽的花儿一样,绽放出朵朵爱之花,散发出阵阵爱的芬芳。
    《灿烂的微笑》:有人说:微笑如朗朗晴空,令人心旷神怡。微笑如花枝锦簇,美丽灿烂。实践证明在人生的路上行走,有了微笑的陪伴,定会带来无限的“收益”。
赋形
    赋形,就是使文章的主题、立意得到感觉的强化,从而在记叙文、散文中形成强烈的抒情气氛、性格感觉、哲理感觉;在理论性文中形成强烈的说服性,思辨性,让它成为一篇好文章。如《批评的微笑》:
    一次,同学们都在专心致志地做课堂作业,谢侠同学却在座位上摆弄着修正液,把修正液从桌子的一角推到另一角,然后拐弯儿,绕着作业本转圈儿。那个修正液,在他看来就像一辆吉普车。这时老师走到他跟前,只轻轻地说:“当心,别开到山沟里去!”他玩得正投入吓了一跳,连忙本能地用另一只手去保护他心中的 “爱车”,这时他发现站在他面前说话的是老师,双手连忙抓起修正液往书桌里送。老师又说,“修正液又没犯错误,更不是通缉犯,干吗藏起来啊?再说还要用它呢!”老师微笑地一边说,一边笑着拍了拍谢侠,谢侠尴尬地看了老师,迅速动笔做起作业,直到下课也没有抬头。
    这是一篇记叙文,生动地写了老师批评的微笑之魅力,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果由此再写几个片段,就让人感受到 “微笑是亲近别人的媒介,它能拉近彼此间的心理距离。”也能感受到这位老师的教育艺术,从而一篇条理清楚、主题明确、内容具体的好作文就诞生了。

触屏版 电脑版
3773考试网 琼ICP备120034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