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高考

3773考试网2016高考湖北高考正文

2008年湖北高考语文命题指导思想

来源:长江商报 2008-2-26 10:06:10

用器皿,如盆、碗、壶、罐等等,分布的地域几乎遍布全国。这些彩陶的形体虽然简单,但在造型设计上却颇具匠心。制作时对器物的各部分运用不同的比例变化,构成各种柔和优美的轮廓曲线,其式样繁多,并随各地习俗的不同而各具特色。在图案设计方面,中国的史前彩陶都能结合不同器形的特点和装饰部位的不同,或疏或密,或繁或简,饰以不同纹样。图案丰富多彩,有的宜于俯视,有的适于平观,将器物的实用性质和使用的审美效果结合起来。其中大量出现的编织纹和几何形纹,具有彩纹和底色相互衬托虚实相应的作用,形成“双关图案”。这种构图方式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一种基本装饰手法。


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源,无论是文字的始创、艺术的发端,原始巫术的产生,还是远古神话与图腾崇拜的出现,都离不开彩陶。因为彩陶除了作为原始人类日常生活器物之外,还是原始宗教、图腾崇拜的重要器物;彩陶的器形和陶壁上的纹饰,即体现了远古先民对美和艺术的追求,也是原始文字创造的一个重要源泉。在作为中国史前文化起源研究依据的几类原始文化遗存,如玉石器、彩陶、雕塑和岩画中,玉石器和雕塑的数量都较少,岩画的年代又往往引起争论。唯有彩陶数量最多,年代也最准确,因而最具有可靠性和系统性。可以说,彩陶是中国远古文化的辉煌代表。


6.下列对“彩陶”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彩陶是一种陶壁上有各种彩纹的远古陶器,其纹饰的特点有时作为原始文化类型划分的依据。


B.彩陶是一种集实用、审美等文化功能于一体的远古陶器,在中国原始文化遗存中具有代表性。


C.彩陶是中国远古先民发明的一种带彩陶器,在距今大约8000年前就已经出现。


D.彩陶是在素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带彩陶器,体现了中国远古先民对美的追求。


7.下列对“彩陶是一本浓缩的、独特的‘史书’”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彩陶保留着几千年原始社会人类生活变迁的痕迹,反映了新石器时找人类历史发展的状况。


B.彩陶呈现出不同地域的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的不同特点,再现了原始人类生活的独特情境。


C.彩陶包含多重原始文化意蕴,为探索人类文明的起源提供了重要信息。


D.彩陶上的纹饰具有原始文字的性质和作用,原始人类用它来记载历史。


8.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世界各地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不论先后,都经历过素陶、彩陶、釉陶的发展阶段,中国是出现陶器最早的地区之一。


B.中国的彩陶制作精美,文化信息丰富,出土数量众多,分布地域广泛,年代最为准确,是中国远古文化的辉煌代表。


C.彩陶的形体虽然简单,但造型却颇具匠心,例如让编织纹和几何形纹的彩纹与底色相互衬托,产生出虚实相应的双关效果。


D.与其他几类原始文化遗存相比,只有彩陶能同时为探索文字的始创、艺术的发端、原始巫术的产生等文明起源问题提供依据。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彩陶是中国远古文化的辉煌代表,也是其他经历过彩陶阶段的国家远古文化的辉煌代表。


B.彩陶文化并非一种考古文化,因为从考古学来说,彩陶文化其实是从属于新石器时代文化的。


C.彩陶的制作颇具匠心,体现了远古先民的审美追求,但它的制作主要还不是出于审美的需要。


D.彩陶虽然是原始人类生产的一种器物,但它的一些制作经验却对后世工艺美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日月行色


杨闻宇


我们村西有一条河,流水清澈,平平的河滩廓大宽展,自远处眺望,浅亮亮的河水仿佛是铺晾在沙滩上的一派银箔,轻轻闪烁。


农村兴订婚,“订”者“定”也,仪式既简单又庄重,记得订了婚的第二天,她随我涉水过河以后,有意地、稍稍拉开些距离,不即不离、不紧不慢地行走在匀净细软的沙滩上。夕阳衔山,晚烟萦树,河那边农家矮矮的房屋半掩在烟霭里,上下远近静极了。她不上二十岁,刚刚撞破乡下小女儿的“壳”儿,正要步入农家姑娘的行列。我斗胆拧过头去,想仔细瞧瞧她。她那儿仿佛早就防我呢,倏地摆过脸去,避开了我,故意注视那落日。顺着她的眼光瞄过去,西方天际遥远的地平线上起伏着矮矮的黛青色的山峦,那就地绵延着的黛青色与她那披下的洁亮浓密的乌发是同一个色调。半边脸颊红红的,与衔山半隐的落日遥相映衬,如火的晚霞从侧面铺张开来,勾画出秀婉窈窕的一尊倩影。


她没有回头,却轻轻放过一句话来:“村里那么多赢人、出众的女子,你咋就……”


“村里人说你聪敏、灵性。”我回答。


“谁说的?”


“老人都这样说。老人经的事阔,我信老人的话。”


她顺下睫毛,不吭声了。我反问了一声:“你……你对我的印象呢?”


滩上晚风习习,清畅、爽凉。她翘起指尖掠掠被晚风扰散了的鬓角,不打算回答。这怎么成!你能问我,我就问不得你么?我暗暗用目光逼住她。她见躲不过去,微微咬咬唇儿,有点不怀好意地瞟了我一眼:“你一定要我说,不说不行吗?”


我郑重地点点头。


“你是个鳖熊!”声不高,字咬得很重。


鳖者,水底烂泥里的硬壳软体爬行运动;熊者,天下蠢笨无二的“黑瞎子”。在我们那个地方,这是恶狠狠的、咬牙切齿的比喻。


“谁说的?这是谁说的?”我止住脚步,脚底猛地腾起一股无名火,屏住呼吸,胸脯一起一伏。


她那细密的牙儿咬住唇儿,眯缝起细长的眸子,平静地、神秘地斜睨住我:“也是村里老人说的!”说这话时,眼波活似乌油油一眨闪电,那一瞬间,致使她的全身在收束将尽的晚霞里显得益发俏丽、撩人。我“咕咚”咽下一口唾沫,像是咽下一个砣秤锤。


“这么说,你……你信那些老不死的嚼舌头了?!”


她垂低头,没有了任何声息。伸出一只脚在软沙上划过来划过去,划过去又划过来,金黄色的细沙净净亮亮的,宛若凝结在地的晚霞,纯洁无比。


“有话早说,回头还来得及。往后后悔就迟啦。”我正告她,催她重新表态。订婚仅仅是个形式,这“订婚”与“结婚”之间,才横亘着爱河里真正的关口。


她抬起美丽的细长的眼睛,瞅了瞅东方那刚刚托起新月而呈现暗紫色的山垣,脚趾依然下意识地划着弧圈,划着划着,长长地舒一口气:“唉!老人还说来:灵性人是鳖熊的奴!”


16.本文开头两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和作用?(4分)


17.本文在构思上具有先抑后扬的特点,请作具体说明,并分析其作用。(4分)


18.本文的人物语言有哪些特色?请分别举例分析。(6分)


19.简要概括本文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与文章主旨。(4分)

 


语数外


自主命题形式确定


昨日,我省权威部门发布《湖北省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补充说明》(简称“《补充说明》”),明确我省2008年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自主命题科目的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等内容。


湖北省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继续实行“3+X”科目设置方案,“3”为语文、数学、外语,由我省命题;“X”为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试题。外语科目中,小语种(俄、日、德、法)也仍采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试题。


高考中实行分省命题,是以全国统一的高考考试大纲为基础的,其基本要求、基本标准和基本方针都是一致的。《补充说明》是对全国高考《考试大纲》的补充说明,因此,《考试大纲》中已有的考试内容、考试要求等内容,该说明中不再重复;重点在于说明三科的考试试卷结构。为了便于说明,在各科的《补充说明》后,都附有参考试卷或题型示例。


与2007年相比,2008年湖北省高考语、数、外三科均有变化。


高考语文《补充说明》在很多方面并没有大的变化。题型基本不变,题目数量基本不变,各题分值比例不变,考试时间也不变。但特别提出了新课标中要求的三个维度,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点表明了语文高考命题对中学课程改革的关注,希望在这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而且今年对难度系数作了详细的解释。


英语科目按照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结合湖北省高中英语的教学实际,我省今年的2007年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调整,共收单词2830多个,而2007只2600多个单词。今年增补词汇230个,应引起老师及考生的重视。


数学科目从命题思想可以看出,今年的高考数学继续保持稳定,“从这个角度预测,今年的文科难度会与去年持平,但理科难度可能会略有增加。”


从数学科目上说,今年最大的变化,是在命题思想中强调“要有利于推动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体现新课程标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要求”,跟去年相比,今年的数学命题思想中关于新课改的要求要具体得多,这也跟今年湖北高中要进入新课改有关。所以从这个角度推测,今年的高考数学试卷可能会增加新课改的份量,比如出题会更贴近生活实际,更注重考生在数学中应用的基础和能力。


本版采写 记者 石正


本版摄影 实习记者 李鹏

 

上一页  [1] [2] 

触屏版 电脑版
3773考试网 琼ICP备120034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