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

3773考试网2016高考高考历史正文

[综合突破]历史分析方法和“公式”

来源:fjedu.com整理 2006-11-18

  在中学学习中,学生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数理化等学科有相关的定理和公式,便于逻辑性的推理和掌握、运用;而历史、政治等学科没有定理和公式,只能死记硬背。特别是高考对历史能力要求的提高,高中历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概念,而且还要把握历史的基本原理,并以此分析和解决历史或现实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对历史原理、规律进行归纳、概括,总结出历史的分析方法和“公式”,用于指导学生学习,对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从历史的背景和原因、过程和内容、影响或意义诸方面,对高中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中涉及到的历史分析方法和“公式”进行概括。

  一、历史背景、原因和目的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如:鸦片战争背景:

  (一)国内:

  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

  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

  3、思想:愚昧自大。

  (二)国际:

  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

  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一)国内:

  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

  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

  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3、 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

  (一)内因: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②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

  (二)外因: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②启蒙思想的影响等。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如尼德兰革命爆发的原因:

  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旧制度矛盾

  ②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矛盾

  ③尼德兰人民与西班牙统治者的民族矛盾

  ④加尔文教与天主教矛盾等等。

触屏版 电脑版
3773考试网 琼ICP备120034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