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24小题,共0分)
| A.分封制 | B.宗法制 | C.郡县制 | D.行省制 |
| A.经济发展模式的迥异 | B.政治体制的不同 |
| C.治国理念的区别 | D.科技水平的差距 |
| A.重视法治社会的建设 | B.官僚集团自觉守法 |
| C.官僚和法律牵制皇权 | D.法律权威高于皇权 |
| A.儒家思想的保守性 | B.小农经济的封闭性 |
| C.交通、通讯工具的落后 | D.政府禁绝海外贸易 |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 A.推动丁东方国家对西方世界的了解 |
| B.引发了19世纪40年代中国社会学习西方的热潮 |
| C.开始关注西方世界的同时仍然抱持文化优越感 |
| D.在遭受西方列强侵略时不失民族气节 |
| A.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 B.太平天国占领江浙地区 |
| C.洋务运动的深入开展 | 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
| A.拥护三民主义 | B.主张维新变法 |
| C.赞成民主共和 | D.倾向民主革命 |
| A.认为辛亥革命导致分裂局面的出现 | B.意识到发动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 |
| C.坚持走社会改良的道路 | D.主张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
| A.政党力量多元化 |
| B.政权更替频繁 |
| C.社会思潮演进加快 |
| D.民主革命进程加速 |

|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
| B.台儿庄大捷 |
| C.台湾光复 |
| D.北平和平解放 |
| A.平反冤假错案的紧迫性 |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 C.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要性 | D.反对个人崇拜的重要性 |
| A.两极格局的形成 | B.社会制度的对立 |
| C.意识形态的分歧 | D.综合国力的消长 |

| A.洋为中用 |
| B.中西合璧 |
| C.继承传统 |
| D.抵制西化 |
| A.体现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 | B.城邦是所有男子构成的联合体 |
| C.主要是全体公民精神上的联合 | D.强调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责任 |
| A.君权神授观念 | B.人文主义思想 |
| C.基督教神学思想 | D.自然法精神 |
| A.提出王权高于神权主张 | B.具有近代法治意识 |
| C.强调教会经济管理职能 | D.开启宗教改革大门 |
| A.凝聚民族精神 | B.确定内阁人选 |
| C.开展国务活动 | D.推动世界和平 |
| A.中国汉代的造纸术发明 | B.15、16世纪商业革命的出现 |
| C.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 | D.20世纪兴起的生物工程技术 |
| A.古典主义的悲剧情结 | B.文艺复兴的人文关怀 |
| C.现代主义的批判意识 | D.启蒙时代的理性精神 |
| A.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B.创设北美自由贸易区 |
| C.确立美元核心地位 | D.提出杜鲁门主义 |
| A.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苏俄新经济政策 |
| C.中国三大改造 | D.中国改革开放 |
| A.亚当·斯密《国富论》 |
| B.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
| C.马克思《资本论》 |
| D.弗里德曼《货币数量论——重新表述》 |
|
年份 |
1965 |
1980 |
1990 |
2000 |
2005 |
2008 |
|
中国 |
100 |
90 |
85 |
81 |
72 |
72 |
|
日本 |
90 |
88 |
90 |
90 |
87 |
— |
|
美国 |
95 |
91 |
91 |
90 |
91 |
— |
|
英国 |
84 |
78 |
81 |
79 |
80 |
80 |
|
印度 |
97 |
95 |
94 |
88 |
84 |
81 |
| A.扩大内需发展经济是中国面临的主要任务 |
| B.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加强了各国之间经济的依存度 |
| C.经济危机导致发达国家国外市场逐渐萎缩 |
| D.旧国际经济秩序造成发展中国家内需比重下降 |
二. 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