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某中学分管教学的一位校长告诉记者,每年春节一过,名牌大学还会组织很多个招生组到全国各地的中学宣讲,利用这样的机会直接和学生见面,收集尖子生的信息,为高考后招好学生做前期准备工作。他们往往会接受学生报名“预登记”,登记表很详细,包括学生的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等等。有的学校甚至还会收集学生的高考准考证号码。
某中学学生小晨(化名)一直是该校文科尖子,她的母亲马女士告诉记者,小晨今年一诊考了640多分,是成都的前几名。拿到成绩的当天晚上,她接到了一个自称是某某大学招生人员的电话,希望孩子报考他们学校,当天晚上,她和丈夫与这位招生人员见了面,随后连夜赶到学校,将孩子接出来接受了“面试”。随后几天,她和丈夫不断接到其他高校“星探”的电话,有的一打就是半小时,不堪“骚扰”的马女士干脆连电话都不接了。
记者了解到,很多“掐尖”的大学今年都想见学生。对此,中学大多拒绝,并对一诊考得好的学生的信息严格保密。中学方有关人士透露,随着高考的临近,各大学“掐尖”大战还将更加激烈。
(来源:成都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