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3773考试网2016高考高考语文正文

2011年高考语文第一轮测评考试模拟试题3

来源:fjzsksw.com 2011-1-20 11:46:53

第二编第三部分第十二章第一节

 

一、(2010年大连月考)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一代才女林徽因

林 杉

阳光正在窗户上泼洒着桔黄色的写意。林徽因用目光寻找着那一对靛蓝色的小鸟,它们在窗外的竹梢上跳着、唱着,仿佛从唐诗中飞来的鸟儿,阳光梳理着它们轻灵的羽毛。有时它们便跳到窗台上来,在这个狭长的窄窄的舞台上蹁跹着。

林徽因多么羡慕窗外的一切,羡慕在窗台上舞蹈的小鸟,她也需要那么一小点儿平凡而简单的欢乐,而此刻,她却只能躺在病床上,一任阳光在窗棂上涂抹着晨昏。

从大足(四川一地名)考察回来之后,因劳累又受了风寒,她的肺病再次复发,连续几周,高烧四十不退。上坝村无医无药,梁思成去李庄镇请来史语所的医生为她诊治,无奈他也学会了打针。

艰苦的日子伴着川南的冬天来临了,营造学社的经费几近枯竭,中美庚款基金会已不再补贴,只好靠重庆的教育部那杯水车薪的资助。成员的工资也失去了保障,幸亏史语所、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的负责人傅斯年和李济伸出援助之手,把营造学社的五人划入他们的编制,每个人才能拿到一点固定的薪水。

林徽因和梁思成两人的工资大部分都买了昂贵的药品,用在生活上的开支就拮据起来,每月开了工资,必须马上去买药、买米,通货膨胀如洪水猛兽,稍迟几天,就会化作废纸一堆。

林徽因吃得很少,身体日渐消瘦,几乎不成人形,在重庆领事馆的费正清夫妇,托人捎来一点奶粉,像吃油一样谨慎地用着,为了改善一下伙食,梁思成不得不学着蒸馒头、煮饭、做菜,他还从当地老乡那儿学会了腌菜和用桔皮做果酱。

实在没有钱用的时候,梁思成只得到宜宾委托商行去当卖衣物。

衣服当完了,便只好把宝贝一样留下来的派克金笔和手表送到那山一样巍峨的柜台上。账先生对梁思成视为生命的东西,却越来越表现出冷漠和不耐烦。一支二十年日夜伴随他的金笔,一只从万里之遥的美国绮色佳购得的手表,当出的价钱只能在市场上买两条草鱼。

拿回家去,他神色凄然地说:把这派克笔清炖了吧,这块金表拿来红烧。

林徽因除了苦笑,却什么也说不出来。唯一没有当掉的就是那架留声机了。在最艰苦的日子里,音乐成了他们的药品和粮食。林徽因喜欢贝多芬和莫扎特的作品,一曲《维也纳森林故事》、一曲《月光水仙女之舞》、一曲《胡桃夹子》,就把人带入一个奇幻的世界,只有在音乐里才能同遥远的先哲对话,让心灵听到明日的传闻,只有音乐才能让他们暂时忘掉苦难。

从这只黑色底片上旋转出来的音乐,把浸渍在盐水里的心,悄悄地冰释了。那音符是一群精灵,因为它们的降临, 这两间简陋的屋子里充满了光辉。阴冷的冬天,在大面积地退去。音乐的芳香,在所有的空间弥漫着一个季节的活力。

更多的时候,林徽因以书为伴,雪莱和拜伦的诗伴她挨过沉默、孤寂的时光。那些诗句,一个字一个字地在她的心里生长着:

你那百折不挠的灵魂——/天上和人间的暴风雨/怎能摧毁你的果敢和坚忍/你给了我们有力的教训/你是一个标记,一个象征/标志着人的命运和力量/和你相同,人也有神的一半/是浊流来自圣洁的源泉。

当她觉得自己的生命快要耗尽的时候,她便从这些诗句中,重新汲取到了力量,如同一个在沙漠里跋涉太久的旅人,惊喜地发现了甘泉和绿洲。

病情稍微好些的时候,林徽因便躺在小帆布床上整理资料,做读书笔记,为梁思成写作《中国建筑史》作准备。那张小小的帆布床周围总是堆满了书籍和资料。

林徽因、梁思成和大家一起商量恢复营造学社已经停了几年的社刊。

抗日战争时期的四川,出版刊物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在李庄乡下。没有印刷设备,他们就用药水、药纸书写石印。黄宗江的才华得到了最大的发挥,他把绘制那些平面、立体、剖面的墨线图一揽子包了下来。他描出的建筑图式甚至可与照片乱真。从抄写、绘图、石印、折页、装订,学社的同仁一起动手,最紧张的时候,连家属和孩子们也都参与了劳动。一期刊物漂漂亮亮地出版的时候,大家高兴得又笑又跳。

继抗战前的六期社刊之后,第七期刊物便诞生在这两间简陋的农舍里。

向命运喘息的人,却终究不会把自己抵押给命运。有时候,命运当胸一拳,会击倒一个虎背熊腰的壮汉,然而,林徽因却顽强地抗争着。

窗子外面的景色变幻着,田野重新勃发生机,雨后的甘蔗林,可以听到清脆的拔节的声音,那声音如火苗般燃烧着。棒棒鸟照旧是窗台上的客人,它们洞悉所有季节的秘密,林徽因把她的诗句写在纸上的时候,阳光仍旧在窗户上泼洒着桔黄色的写意。(选自《一代才女林徽因》,有改动)

1.下列表述不符合文章原意的两项是

(  )

A.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描写了阳光的明艳、小鸟的欢乐、甘蔗拔节的清脆声,这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景物表现了林徽因对命运的抗争和对生命的热爱与渴望。

B.从大足考察回来后,林徽因因劳累、风寒,肺病再次复发,连续几周,高烧四十度不退。说明野外考察工作是艰苦而危险的。

C.在最艰苦的日子里,林徽因唯一没有当掉的就是那架留声机,因为音乐是他们夫妇俩的药品和粮食。

D.更多的时候,林徽因以书为伴,书籍伴她挨过沉默、孤寂的时光,从这些书籍中她重新汲取到了力量。

E.病情稍微好些的时候,林徽因便躺在小帆布床上整理资料,做读书笔记,那张小小的帆布床周围总是堆满了书籍和资料,为她写作《中国建筑史》作准备。

【解析】 B危险没有依据; E.梁思成写作《中国建筑史》。

【答案】 BE

2.文章塑造了林徽因坚强的形象,赞美之间是如何满足传记作品客观真实的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采用客观的叙述而非主观的赞美之词。作者直接引用传主的话语,体现语言的客观真实性。

3.在林徽因 最艰难的日子里,是什么支撑她走过这一段人生之路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音乐,让她暂时忘掉苦难。诗歌,让她重新汲取力量。爱情,让她支撑生命。事业,让她抗争命运。

4.综观全文,林徽因在当时有着怎样的遭遇?在她与命运的抗争中,表现出了哪些可贵的品质?对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遭遇:劳累过度,疾病缠身,无钱医治。事业受阻,经费枯竭,出版刊物非常困难。物价飞涨,生活陷入极度贫困境地。

品质:林徽因虽然生活在离乱和贫病交加的困苦中,但却与命运顽强抗争,表现出热爱生活、钟 情事业、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可贵品质。

启发:略。

二、(2010年鞍山一中模拟)阅读下面的文 字,完成58题。

从混血儿到美国总统

奥巴马1961年生于美国夏威夷,父亲是来自肯尼亚的黑人,母亲邓纳姆是堪萨斯州的白人,这一段婚姻没有维持多久,邓纳姆后来与印尼留学生结婚,也把6岁的奥巴马带到印尼。奥巴马10岁时回到夏威夷,与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奥巴马的父母离婚后,父亲1982年在肯尼亚死于车祸前,奥巴马只见过父亲一次。成年后的奥巴马在自己的回忆录《父亲的梦想》中披露,由于父亲是黑人,母亲是白人,他曾一度对自己的种族身份感到迷惑,并为此使用大麻和可卡因等毒品。

奥巴马1983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1991年毕业于哈佛法学院,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在哈佛大学法学院就读期间,成为《哈佛法律评论》首位黑人主编,这是人才济济的哈佛法学院所有1 600名学生当中的最高荣誉,奥巴马首次获得了全国性的认可。这个位置通常被视为法律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美国最高法院当法官秘书、进而步步高升的敲门砖,但奥巴马毕业后,却选择了芝加哥一家专门受理民权诉讼的小型律师事务所,当了多年的穷人代理人

经过3年的法律实践和民间活动,奥巴马决定适时参加政治选举,直至当选联邦参议员。2007210,奥巴马在伊利诺伊州首府斯普林菲尔德正式宣布竞选2008年美国总统,他在演讲中说:在林肯呼吁结束分裂、团结一致的老议会前,美国人的希望和美国梦仍在继续。奥巴马借用林肯的政治符号遗产,博得了黑人的好感,同时也博得了草根阶层的好感。在演说中,奥巴马发出变革的呼声:我在学习华盛顿政治做派上投入时间不多,但我很早就意识到,华盛顿的做派必须变革。他的参选演说获得了很多反对种族歧视支持人类平等权利的人的支持。

2008115,奥巴马正式当选为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

奥巴马生逢其时, 美国民众厌倦了伊战泥潭、经济停滞以及霸道刚愎、支持率极低的小布什总统,对政府和国会都十分失望,渴望改变现状;在美国人看来,奥巴马由白人祖父祖母抚养、又在亚洲短暂生活;在哈佛受精英教育,又回到非洲裔社区做基层工作,他的经历代表了美国一代的梦想。

奥巴马承诺,如果他成为美国总统,他将使整个美国在共同使命感的感召下团结起来,使美国的历史翻过近年来政治四分五裂、愿望一再落空的灰色一页。于是在竞选中他不断重复改变希望相信这几个关键词。

许多人对奥巴马政府寄予希望,但奥巴马在记者会上说,美国正面临历史性的危机这场危机是长期形成的,我们没有捷径可走,而且经济在好转之前还可能进一步恶化。他补充说:全面的复苏不可能马上出现。许多专家现在相信,我们明年可能损失数以百万计的工作。节选自《奥巴马传》

补充资料:

民调显示奥巴马执政百日支持率高达64%

429是奥巴马执政百天纪念日,民调显示,奥巴马执政百日支持率创下近20年来新高。

自上任后,他的最大立法成绩,即总额达7 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法案是在缺乏共和党支持的情况下在众议院获得通过的,有93%的民主党人对奥巴马的执政路线表示支持,64%的美国人认可奥巴马的执政表现,这创下了近20年来美国总统执政百日支持率的新纪录。

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职一百天以来,推动了很多政策的实施以兑现他在竞选总统期间对年轻选民许下的承诺。奥巴马的百日新政得到美国年轻一代的较高评价。

奥巴马执政200天前夕,民意支持率下跌到50%

报道说,从最近的民调结果显示,奥巴马民意支持率不断走低,主要是因为民众认为奥巴马对解决国家经济问题,缺乏一个明确的方案。

各年龄层的民众对奥巴马的满意度也都在下降。最支持奥巴马的1829岁民众,满意度从7月的71%降到现在的60%65岁以上老人对奥巴马的满意度,一直都维持在48%左右,但8月中开始突然下降到43%,应与美国保守派从8月中开始,在市民大会上激烈抨击奥巴马的健保改革政策,灌输奥巴马健保政策将使老人福利缩水有关。

近日,美国民众对奥巴马总统上万亿美元的医疗改革计划不满的情绪日益高 涨,在奥巴马执政200天前夕,其民意支持率下跌到了50%。同时,由民主党代表发起的一系列推销医保改革的公共集会,已经演变成了美国民众发泄不满的闹剧,甚至有民主党国会议员为此收到死亡威胁。

5结合文本,选出理解和分析不 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A.混血儿的身份,使奥巴马曾一度对自己的种族身份感到迷惑,也曾吸过大麻和可卡因等毒品。

B.奥巴马曾经在美国、印尼、肯尼亚生活过,丰富的生活经历也是他竞选的有利条件。

C.奥巴马成为《哈佛法律评论》首位黑人主编,首次获得了全国性的认可。

D.奥巴马从基层工作做起,使他更深切地接触民众,关注民生。

E.美国目前正面临着历史性的危机,且经济有进一步恶化之势,许多专家相信全面复苏的可能性不可能马上出现,明年的数以百万计的工作可能都会损失。

【解析】 B项原文没有说明奥巴马曾在肯尼亚生活过,属于无中生有。E全面的复苏不可能马上出现这句话是奥巴马的说的,不是专家的观点。

【答案】 BE

6.结合全文内容,概括奥巴马的生活经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早年家庭不幸,生活迷惘 ,走过弯路。长大后,就读知名学府,并获得最高荣誉。学业结束后,从事基层律师工作。多年的实践与民间活动后,参与政治选举。2008年正式当选为美国总统。

7这个位置通常被视为法律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美国最高法院当法官秘书、进而步步高升的敲门砖。请分析这句话的含义和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含义:敲门砖,比喻借以谋取名利的工具和手段。

这句话表明在当时的美国拥有这个位置的学生会相当被社会认可,并会有很好的发展前途。

作用:表明作者对奥巴马毅然放弃这块敲门砖的行为的高度赞赏。引出下文到小型律师事务所,又做了多年穷人代理人工作的内容。

8.文章结尾说:许多人对奥巴马政府寄予希望。你是否同意对奥巴马政府寄予希望呢?结合文本和现实,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同意。奥巴马从基层做起的工作经历,寄予了他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让民众信任他。美国民众厌倦了伊战泥潭、经济停滞以及霸道刚愎、支持率极低的小布什总统,对政府和国会都十分失望,渴望改变现状;奥巴马生逢其时。哈佛的精英教育寄予他高瞻远瞩的见识和不同于一般人智慧。面对历史性危机他拥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及坦然相对的气度。奥巴马借用林肯的政治符号遗产,博得了黑人的好感,同时也博得了草根阶层的好感。奥巴马发出变革的呼声获得了很多反对种族歧视支持人类平等权利的人的支持。奥巴马的演说及承诺表明了他要改变现实的愿望。奥巴马执政后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在百日内就赢得了民众的支持。(合乎题意即可)

不同意。美国正面临着历史性的危机,困难重重,奥巴马本人也认为这场危机是长期形成的,没有捷径可走,而且经济在好转之前还可能进一步恶化。不能扭转局势,就不能获得太多的支持。文本中只谈到了奥巴马的演讲和承诺,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法。执政不到200天,民意支持率下跌到50%,很说明问题。民众认为奥巴马对解决国家经济问题,缺乏一个明确的方案。美国保守派在市民大会上激烈抨击奥巴马的健保改革政策,灌输奥巴马健保政策将使老人福利缩水。(合乎题意即可)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蔡尚思先生

施宣圆

520,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哲学家、思想家蔡尚思先生走完了他漫长的一生,享年104岁。噩耗传来,我思绪滚滚,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先生的音容笑 ……

匡亚明先生争论孔子

蔡尚思先生是我的老师。上世纪60年代初,他给我们年级上中国近现代史选修课,我有时去旁听。那时老师下课后就回去,学生和他们接触不多。我和他熟悉是在80年代初以后,我常常去他家和他聊天。

19872月的一天,他来电要我去他家,说有事和我商量。我到了他家,他取出一张《文汇报》,指着学林版一篇匡亚明先生的文章《如何实事求是地评价孔子》说,他不同意匡老的观点,要写文章同他商榷。

匡老是老革命,是南京大学校长,是一位孔子研究专家。匡老的这篇文章提出用三分法来考察孔子的思想。所谓三分法,一是凡属于维护封建统治,维护宗法等级制、专制君王统治利益的,必须批判,必须决裂;二是凡属于含有合理因素、又含有历史局限性带来的消极因素的思想,必须进行科学分析,批判其消极因素,吸取其积极因素;三是凡属至今仍有生命力而闪耀真理智慧因素的要发扬光大。

不久,蔡尚思先生送来文章:《也谈实事 求是地评价孔子与匡亚明同志商榷》,指出在孔子及孔学的研究中,根据具体材料进行具体分析,坚持两分法,才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匡老的三分法不是研究孔子的根本方法。两篇文章发表后,成为当时还未形成争鸣风气的学术界的一段佳话。

陈寅恪不是国学大师’”

先生不仅在学术上勇于亮出自己的观点,对于一些不良的学术风气,也敢于言人所未言,发人所未发。1997年国庆节,我去他家,他说现在学术界都说陈寅恪是国学大师,简直是大家公认的,他认为评价历史人物贵在实事求是,不能信口开河。

上世纪20年代初,陈寅恪曾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教授的身份在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讲课,先生听过他的课。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而值得骄傲的就是周秦诸子,可以说周秦诸子是中国文化的老祖宗,而陈寅恪先生却反而认为周秦诸子,实无足称今人盛称周秦之国粹,实大误。难道有这样的国学大师吗?先生认为:陈寅恪先生确是大师,但要知道,在大师中,他是中国史学大师之一与通晓多种多国文字大师,而不是所谓的国学大师

他对老师是很尊重和钦佩的,再三强调,仅凭陈寅恪通晓十六七种文字,他就真是古今中外第一人,比所谓国学大师更加难能可贵,更加值得我们中国人骄傲。我问他敢不敢写文章发表?他说怎么不敢。说罢,从信封中抽出一篇稿子,我一看,标题:我知道的陈寅恪先生(发表时改为《陈寅恪不是国学大师),原来,他稿子已经写好。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尊重历史事实。先生这样说。

学术研究贵在争鸣

在学术界,先生是以敢于讲真话、敢于争鸣著称的一位老教授。解放前,他就以批判封建礼教道统而得罪国民党当局。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地参加孔学和其他学术问题的争论。每次参加学术研讨会,不管大会还是小会,他都与人争鸣;他的文章都要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于是,有人说先生思想偏激”“好辩;也有人劝他做学术界的好好先生,年龄那么大了,何苦再去得罪人呢?然而,他总是坚信自己的选择和追求,在学术上决不朝秦暮楚。他的态度是真诚的,他的见解是他研究的心得,他的讲话发自他的内心。

先生说:学术研究贵在争鸣,没有争鸣就不能有所创新,自成一家。没有争鸣就只好陈陈相因,人云亦云,变成奴才,止步不前,葬送学术。他多次在报刊上著文呼吁:学术没有禁区,学术必须民主,学术必须争鸣,没有争鸣就没有学术,没有争鸣就出不了大家。他在7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不断实践自己的诺言。正因为如此,他对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的思想家一一进行剖析,重新评估,完成了以《中国传统思想 的总批判》为代表的20余部中国思想史大著,在学术界独树一帜,成一家之言。

9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和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匡亚明认为应该用三分法来考察孔子的思想。所谓三分法,指凡属于糟粕的内容必须抛弃;凡属于合理又含有历史局限性的内容则有选择地吸收;凡属于真理的内容则要发扬光大。

B.蔡尚思先生认为在孔子及孔学的研究中应坚持传统的两分法。并由此引发了与匡亚明先生的一段争论。

C.蔡尚思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且值得骄傲的就是周秦诸子,而陈寅恪先生却认为周秦诸子,实无足称。为此又引发了学术界的一场争论。

D.蔡尚思先生对老师陈寅恪很尊重很钦佩,虽然如此,他仍然不赞同人们称陈为国学大师,表现了蔡尚思先生敢于求实的精神。

E学术研究贵在争鸣是蔡尚思先生的治学观点,也是他的行为方针。

【解析】 B两分法并非传统分法,另外蔡匡两人并未引起争论;C项陈未与蔡争论,亦未引起学术界的争鸣。

【答案】 BC

10.简述三个小标题的作用。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明确了文章中心,便于组织材料和读者阅读;三个小标题逐步深化中心;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先生优秀的品质和学者风范。

1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画线的句子在结构和内容上所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结构上,本句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对上文与匡亚明的争论做总结,又引出下文就陈先生是否可成为国学大师争论的叙述;内容上逐层深入,由他与匡亚明的个人争论深入到为先生的称号而与整个学术界的争鸣;突出了先生敢于争论的优秀品质。

12.从蔡尚思先生敢于争鸣的优秀品质中,从他的事迹中,你在为人处事方面还有哪些收获或启示?请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畏权威,敢于亮剑的品质;敢于同不正之风做斗争;坚持真理,排除多种不利因素,一以贯之,终有所获。

触屏版 电脑版
3773考试网 琼ICP备120034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