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作文容易语言表达难
南京市第五中学高级教师王涛
试卷特点 语言文字应用题首次取消了考查错别字的试题,成语考查的难度有所增加,语言表达的难度体现在仿句上,句数多,内容窄,学生普遍反映难,得分率可能会有所降低。
文言文阅读题,虽然材料有些同学可能读过,但题目进行了重新设计,文言基础扎实的学生还是能发挥出水平的。现代文阅读选材注重人文因素,有时代气息,特别是《惜别樱桃园》这篇文章的主题,与去年高考现代文异曲同工,只要理解现代人在社会进步中对具有精神家园意味的事物被毁而产生的困惑、眷恋、不舍的情感,题目就可迎刃而解。
作文仍采用的是提供材料的话题作文。这种形式教学中已重点训练,学生不会感到有难度。“快与好”的话题直白、浅显,学生文章一般不会走题,符合材料中任意一个观念都可以,自己重新立意也行,但很容易泛泛而谈,缺乏深度。要从辨证角度,写出有深意的文章,不仅需要很强的思维能力,还要佐以丰富而典型的材料。 复习建议
化学
经典题目出现新考法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高三化学备课组长殷从宽
试卷特点 这份考卷以基础知识为主,注重了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考查,突出能力,体现新高考的模式。试题突出了对化学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计算题注重创设情景,强调运算能力,不追求怪难偏新。
考试特别注重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实验题不仅涉及物质的性质、制备、检验、推断等基础实验知识和技能,也重视实验方法以及实验方案的分析与操作的考查,还注重渗透化学与社会、环境的联系。
考卷出现了不少基本题,一些经典题目看上去像是老题目,但是却有新的考法。比如有机实验题第2题,就是一道关于阿司匹林的经典题,以前常考的是阿司匹林的性质,这次考的是实验。 复习建议
初步统计,中学化学所涉及的概念及理论大大小小共有220多个,考生要将零散的知识点结构化、网络化,培养对知识结构的整体把握能力。对易混淆的概念,可以采用列表法,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要认真对待课本上出现的实验,深刻理解实验的原理,熟悉实验现象,掌握实验操作,特别要注意实验的成败关键、干扰因素,关注实验的设计及实验方案的选择,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等。建议准备一本错题集,认真总结错题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还要有意识地训练答题技能。
地理
出现选做题得高分不易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高三地理把关教师任英明
试卷特点
2007年南京市一模地理试题较高三期初和期末考试难度略有增大,题目更加灵活,对考生筛选信息、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力度加大,死记硬背的内容减少,较好地体现了高考地理《考试说明》的要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最后一题有A、B两道,学生任意选择一题回答,给了学生选择的余地,体现了新福建招生考试网纲强调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考卷题目难度适中,设计新颖,考察范围广,能力要求较高,表面看似不难,但想得高分不容易。
复习建议
考生在下一阶段的复习中要注意:查漏补缺,针对存在问题,突出训练重点;构建网络,要有综合性;以点带面,要有辐射性;精选练习,要有诊断性。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还要联系实际,将热点焦点与基础知识相联系,拓宽知识视野。特别要注重答题规范性、技能的训练,避免无谓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