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了《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白皮书说,截至2006年底,担任县处级以上职务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共有3.1万人,他们对分管工作享有行政管理的指挥权、处理问题的决定权和人事任免的建议权。这表明,在我国,民主党派:
28.甘肃省定西市常年缺水,经济难以发展,市委引导农民种植耐旱作物——马玲薯,他们重视产业标准和品牌建设,并进一步发展了销售、加工等产业链条,从而摆脱了年年抗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这表明:
29.党的十七大报告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较之“增长”含义更广泛,既包括经济总量的增长,也包括分配结构的改善、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公平机会的增加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较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主要强调了:
C.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32.我国继城市低保制度建立之后,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农村低保补助资金30亿元。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都已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纳入保障范围。从政治学上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表明:
A.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国家的工作中心 B.工农联盟是我国政权的阶级基础
C.国家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 D.国家落实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33.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健全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制度:
①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 ②有利于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③直接体现了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 ④是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权利管理社会事务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008年8月,奥运会将在北京隆重举行。回答34—35题。
34.2007年4月26日诞生的2008年奥运会火炬——“祥云瑞霭”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火炬上还使用了源于汉代的漆红色。朵朵“祥云”漂浮在纸卷状的金属棒上,渗透着“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内涵。“祥云瑞霭”的设计,表明:
A.客观条件限制着意识作用的发挥 B.物质和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C.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D.超前反映是意识能动性的重要表现
35.“人文奥运”是北京奥运会的一个理念。近两年,国家有关机关和北京奥组委开展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宣传倡导文明交通、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待人、文明服务和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等。这体现了:
A.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行政机关严格依法行政
C.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是国家重要职能 D.国家坚持执政为民原则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二、根据下列各题的要求回答问题(4分,共80分)
36.(19分)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材料一:我国行业间工资差距超过4.88倍。
注:1.2000年,我国行业最高人均工资水平是行业最低人均工资的2.63倍。国际上公认行业间收入差距的合理水平在3倍左右。
材料二:我国当前还存在不和谐劳动关系:低薪欠薪、加班不给加班费、中小型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劳动合同签订率不到20%,个体经济组织的签订率更低,60%以上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是短期合同、无故解雇职工,侵犯劳动者休假权等等。新近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强化了对劳动者权利的保护。
材料三:我国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拟从2008年3月开始,将个税起征点从1600元提高到2000元。
(1)描述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7分)
(2)结合材料一、二、三,说明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应如何体现公平原则。(12分)
37.(26分)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地球气温上升,极端自然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率增加,破坏力加剧。未来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态系统等带来严重影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材料一:2007年,国家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对铜冶炼、煤炭、水泥、电石等11个行业进行结构调整,遏制高耗能产业投资过快增长、取消了553项高污染、高耗能和资源类商品的出口退税、关停小火电厂小水泥厂、减少污染……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节能减排正深刻地改革着中国官员们的“政绩观”。
材料二:从2007年9月16日开始,为期一周的“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宣传活动在全国掀起了一阵绿色出行“风暴”。据测算,开展“无车日”活动一天,仅民用轿车即可节省燃油3300万升,减少城市污染排放总量约90%,减少交通事故对人们的伤害。
(1)结合材料一、材料二,从国家与公民关系的角度,说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家和公民负有的重要责任。(9分)
材料三:由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是近50年来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关系到人类的未来,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在全球减缓气候变化行动中,我国政府主张应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柜架公约》早已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一方面,发达国家是温室气候的主要排放者,应承担减排的主要义务,率先采取减排行动,切实履行承诺;另一方面,应保障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发展中国家要在可持续发展的柜架下,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全球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做出努力。
(2)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原理说明, 为什么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8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国际关系的有关知识,说明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世界各国应如何担负减少温室气候排放的国际责任?(9分)
38.(16分)材料一:2007年,我国财政工作呈现新的面貌,突出表现是财政收支规模再上新台阶。各项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农林水事务支出2360.97亿元,增长31.4%;教育支出5578.19亿元,增长32.7%;医疗卫生支出1418.85亿元,增长40.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128.46亿元,增长28.6%;科学技术支出1173.93亿元,增长33%。
材料二: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所有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6分)
(2)结合材料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10分)
39.(19分)物价上涨,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2007年5月份以来,猪肉价格上涨牵动着全国人民的神经。某校学生开展了一次以“猪
肉价格上涨”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一位同学从人民网下载到以下新闻标题。
|
标题一:生猪货源不足,活猪价格上场。
标题二:饲料价格大幅上涨,猪肉价格“水涨船高”
标题三:猪肉价格上涨,带动其它肉类产品价格上扬。肉价上涨激发农民养猪热情。 |
(1)请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分析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10分)
(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评析猪肉价格上涨带来的经济影响。(9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
B 2.A 3.D 4.D
5.A 6.B 7.B 8.B 9.A
10.D 11.C 12.C 13.C 14.B 15.A 16.B 17.B 18.C
19.D 20.C 21.C 22.D 23.A 24.B 25.B 26.B 27.C
28.A 29.C 30.C 31.D 32.D 33.B 34.B 35.C
二、非选择题(共
80分)
36.(1)材料一表明,2006年,我国行业间收入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收入差距不够合理,并呈现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垄断行业和计算机行业收入较高,农业、纺织、零售等行业收入较低。(如答:技术、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新兴产业和某些垄断行业的收入较高,而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行业收入较低也正确)(7分)
(2)①企业经营者要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尊重和维护劳动者权利。(3分)②积极推进改革,完善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打破垄断。(3分)③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完善劳动合同制度。(3分)④利用税收等手段调节过大的收入差距,合理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比例关系(若答“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的基础上,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也正确)。(3分)
评分说明:若考生答“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可酌情加2分,但最高不能起过本问的满分。
37.(1)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关系。(3分)②我国国家机构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担负着经济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坚持对人民负责。(3分)③在我国,国家和公民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公民应为国家着想,自觉履行义务,维护国家利益。公民积极参与节能减排活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既维护了自身的利益,也维护了国家的利益。(3分)
(2)①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全球气候变暖主要由人类活动导致,因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不仅发达国家负有重大责任,发展中国家也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全球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做出努力。(4分)②事物的矛盾都具有各自的特点,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不一样,因此,在担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担负着不同的责任,应区别对待。(4分)
评分说明:考生若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角度回答可酌情给分。
(3)①各主权国家应自觉接受国际法和国际公约的约束,在享受基本权利的同时,积极履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义务,维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3分)②各国要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建立以世界各国共同利益为基础,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反对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3分)③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应着力于提高能源生产和利用技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3分)
38.(
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通过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充分发挥财政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加大财政在农业、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6分)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体现了党的政治领导,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10分)
39.(1)①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供不应求是,价格会上涨。从标题一看出,由于生猪及猪肉供应减少,导致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5分)②价值决定价格。从标题二看出,饲料价格上涨,养猪成本大幅提升,生猪及猪肉价格也会上涨。(5分)
(2)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对矛盾作全面的分析。一方面猪肉价格上涨,激发农民养猪热情,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带动其它肉类产品价格上扬,会使居民的生活成本增加,从而影响居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改善。(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