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质检

3773考试网2016高考福建省质检正文

泉一中名师评析市质检化学试卷

来源:泉州广播电视报 2006-4-9 13:18:36

 

一、试题特点

试题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整体上突出主干知识,题量、题型与2005年高考试卷基本相似。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难度适中,兼顾能力要求。

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占35.2%.元素及化台物知识占12%,有机化学16 .7%,化学计算占11.1%,化学实验占13.9%,较为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化学知识和能力。

基本概念,基础理论所占比重最大,意在考察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与近几年的高考是吻合的。

    命题立足化学本身,条件与结论基本为简单对应关系。但在有机物同分异构推断和实验原理的分析上,要求学生具有思维的发散和创新能力。

重视对化学用语的考查。要求学生书写分子式结构式较多,赋分值大。促使学生平时认真学习化学反应规律,理解化学反应原理,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这也是高考历年的重点和难点。

化学计算题量小,并分散在其它题型之中。对学生初次解答高考模拟试题,可以避免他们心慌意乱,有利于学生发挥出应有的水平。但后续教学应防止化学计算教学的削弱。整体上看,难度符台《考试大纲》的要求。文字表简洁流畅,便于学生阅读。各题知识背景大多为学生所熟悉,可以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深入地思考。

 

二、学生失分点及成因

学生失分主要表现有:(1)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基础不牢固,无法通过综合分析推断出相应的物质。(2)化学用语书写不规范,缺漏多;分析判断不准确。(3)表述不清晰,不按要求作答。(4)解题过程不缜密,粗心大意。

 

l卷各题失分情况如下

6题,100/0{抽样分析数据,下同}的学生错选A选项。原因在于未掌握水解的实质,忽视水含氢离子也是产生错误的原因之一。

7题,16. 70/0的学生错选B选项。原电池可加快反应,课本上浮未提及原理,需要学生死记硬背。

8题,16.00/0的学生错选B选项。该题解题过程较长,需要一一计算并利用相关理论分析比较。缺乏耐心和良好思维习惯的学生,容易在这类试题上失分。

9题,130/0的学生错选c选项。试题本身并不难,原因系试题叙述有歧义。

10题,100/0的学生错选c选项。源于未认真分析气体收集装置的工作原理。这一类试题也特别要求学生思考问题时,有一个严谨的过程。

11题,13. 30/0的学生错选D选项。系误认为稀有气体是双原子分子。

12题,100/0的学生错选A选项。主要是解题时没有很好地把两个条件综合起来分析问题。

13题,100/0的学生错选A选项。300/0的学生错选B选项。原因有两个:一是误认为只有铜与硝酸反应,二是二氧化氮与氧气及水的反应过程不清楚。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再次发生,有两点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提高,一是熟悉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二是熟悉这类试题的解答方法。

 

  ll卷各题失分情况如下:

26题主要错误有:(1)把离子反应式写为化学方程式。(2)未标明硅的主族符号(3)把氮的原子序数定为5,把氯原子结构示意图写成氮气的电子式。(4)HCLH2Si03比较酸性强弱。(5)未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用途。

27题主要错误有:(1)把水解写为脱水 (2)把分子式写为结构式 (4)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式未配平、生成物中出现氢气,反应2生成物漏掉水分子,(5)不能准确写出同分异构体。

28题主要错误有:(1)不能正确书写硫酸铜的电解离子反应式、或写为化学反应式。(2)误把A推断为硝酸铜。(3)记不住原电池正负极的得失电于情形,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此题未得分。

29题主要错误有,(1)不能通过反应式的配平推断出反应物中的水分子。(2)误认为氨气未被吸收而污染空气,质量分数偏低,认为是由NH3泄漏、或AIN中的杂质造成的。(3)认为碱石灰的作用是为了干燥NH3或重复写吸收尾气。(4)不明白植物油的作用,误以为NH3会溶于水,而不能使用此装置,来测定NH3体积。判断正确的学生中也有一部分未能正确的表选出质量分数。

克服主观题中的各种错误,出路重在提高能力,熟悉各种题型示例和解题的方法与过程。

 

复习建议

1、抓基础。

离开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生的能力是难以提高的。某种程度的重复和回头学习,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提高。但不能是简单地重复,也不是不切实际的大题量训练。

2、认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许多学生往往觉得试题熟悉,每一小题都写了自认为是正确的答案,但回答问题时语意不清,逻辑混乱,让学生学会恰当地使用化学语言表述自己的观点,是高三复习教学的一个重点。

3、重视化学用语学习。

每一年的高考,因化学用语不规范书写失分十分普遍。每一种化学用语的含义、书写都有着明确的要求,学生应克服随意性。教师应对学生多途径强化训练,帮助学生及时牢固地掌握好化学用语。

4、重视本学科综合,理清各部分的联系。 高三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各章节的基础知识,但还需要教师帮助他们,将这些零散的知识,进行再加工,建立起更为完备的知识体系。既要重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度,即典型性,又要重视知识的广度,即举一反三,是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新认识,并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在重点、热点知识上,归纳和优化解题方法,从中提炼解题规律。

实验是高考的难点。复习中,要将与化学实验有关的基本概念、理论、元素化合物或有机化学知识结合起来,从原理设计、操作顺序、完成实验所需要的条件、观察现象、结论推导、注意事项、选择仪器、误差分析等多个方面对照课本实验,进行全面复习。

加强对计算方法和技能的复习,注意分析近几年高考试题中计算的特点。

试题中第28题,有一部分学生未得分,这与学生元素化合物知识掌握得不全面,无法综合运用于解题过程之中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答题时,审题不周密、语言表达不准确、逻辑思维混乱、实验能力缺乏创新等等,都是后阶段复习教学的重点。

5、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复习应遵循《高考考试说明》。教师要反复研究考试范围和题型示例,切忌过高的拔高难度。要特别注意《高考考试说明》中是否有变化。平时的练习要有取舍,高考中基本不重复的试题,应少让学生练习。

不同的学校学情各不相同,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选择试题和组织教学过程。试题既要保证某种程度的重复,以利学生矫正过去的错误,掌握基础知识,又要有一定的新颖性,促进学生综台学习各种题型,提高能力。

高考热点与难点,应有一定频率的重复练习,适当加深加宽,并给学生归纳总结出各种特定的解题方法。

6、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对于一些不重视完成作业的学生,教师要强化他们的自觉性,克服懒散心理。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则应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增强思维强度。

练习要及时讲评总结。引导学生评判自己解题方法的优劣,纠正自己的差错。优化思维过程,促进知识的同化与吸收。探索一般规律,以期产生新的发现。

复习内容全方位模拟高考,对容易的试题不麻痹,对难题有良好的承受性。交流学习方法,查找知识漏洞,由此形成积极奋进的心态。

触屏版 电脑版
3773考试网 琼ICP备120034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