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20日,广州地区高考考生开始网上填报志愿。“近年来哪些专业比较‘吃香’、就业最好?”“填报志愿时如何权衡‘热门’和‘冷门’专业?”“‘热门’专业就一定意味着好找工作、有好前途么?”针对这些问题,记者寻访了深受广州本地学子喜爱的广东省内部分高校,发现经济领域的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专业成为近年来的报考大热。但省考试院负责人提醒考生:填报志愿要“冷热”结合,增加录取保险系数。
究竟什么是“热门”专业呢?省考试院负责人指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第三产业迅速崛起,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贸、电子、信息、计算机、通信、外语、政法、财经类等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增,加之这些行业待遇比较好,因而成为众多考生竞争的“热门”专业。正常的“热门”是相应专业人才短缺在社会人才市场上的反映。
考生在填志愿时该如何权衡“冷门”和“热门”呢?该负责人称,所谓“热门”和“冷门”本身是相对的。现在的“热门”可能是将来的“冷门”,而现在的“冷门”,若干年后也可能变成“热门”。考生在选报志愿时,既要想到当前,更要想到今后,不能单纯赶时髦、凑热闹。要注意“冷热”结合,拓宽志愿范围,增加录取保险系数。
(记者:陈红艳 实习生:何薇 黄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