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

3773考试网2016高考高考志愿正文

怎样拉开志愿间的档次,形成合理梯度?

来源:教育厅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2008-6-18 11:07:47

怎样拉开志愿间的档次,形成合理“梯度”?

在选报志愿时每一批录取院校的志愿之间、院校内各专业之间都应形成合理的“梯度”,因为在录取工作中,是按志愿顺序调阅和周转考生档案的,所以处理好两个“梯度”是很重要的。各个招生院校及每所院校内不同的专业,由于其自身条件的不同,声望与影响不同,考生的了解不同等多种因素,形成了报考人数多与少的不同、录取控制线高与低的不同。经过多年演变,逐渐形成了院校间,专业间的“梯度”。这个从高到低、由热到冷的“梯度”,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院校和专业是稳定不变的。在填报学校时,不能把多年来报名人数多、录取分数高的院校并列起来,更不能把顺序颠倒了。在选择校内专业时,也应该从“热”到“冷”;不能从“冷”到“热”,也不能并列“热门”。“梯度”处理不好,就空浪费一些志愿,甚至一落千丈,名落孙山。怎样才能处理好“梯度”呢?首先,要把“基调”定准,即选好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第一志愿,这个“起点”要恰到好处。其次每批志愿的院校间、专业间要保持合理的距离,要综合各方面情况预估志愿间的“梯度”,不能单纯看各校的录取线--特别是不能单纯看前一年各校录取线的高低。既要考虑变化的因素,又要考虑不少学校录取的最后一个分数段有的是运动员,找到录取人数较多的那一段,以此作为自己填报第一志愿或排列“梯度”的参数较为妥当。以上是客观因素,从主观条件看,除了自己的竞争实力之外,若高考前填报志愿还应将本人高考临场发挥的三种可能考虑进去。即当你能超水平发挥时应如何填报志愿?特别是第一志愿;当出现正常水平时,又应如何填报志愿。特别是第二志愿;水平失常时,又应如何填报志愿?特别是第三志愿,最后一个志愿应该保险系数最大。每个考生为自己选好每批兜底的院校是十分重要的。也可以将临场发挥的三种可能作为三批院校之间的参数。具体做法,可因人而异。此外,处理“梯度”时,也应考虑相关科目的因素,特别是专业之间的“梯度”,相关科目突出,“梯度”可适当小一些,相关科目不佳,“梯度”应大一些。

 

触屏版 电脑版
3773考试网 琼ICP备120034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