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问当妈妈的了解不了解自己孩子,恐怕没有一个肯作出消极的回答。想想看,自己生、自养、从小看着长大,还能有什么不了解的?
可是,现实并非如此。
那一年,宝贝儿子要高考了,他的好妈妈老早就积极准备了。儿子在中学期间学习成绩历来位居年段前几名,自然就瞄准了我国公认最好的高等学府;儿子上的是理科班,也就自然把目标锁定在清华大学。
于是,上网查阅、下载、打印,从报纸上剪下每一篇相关信息;只要有清华大学老师来召开咨询会、座谈会,不管路途远近,都要一场不落地早早赶去参加,做笔记不够,还要加上录音……几个月下来,儿子高考结束,妈妈已经为他收集整理了一大叠清华大学的详细信息。
儿子也很争气,考后一估分,参照往年的分数,上清华十拿九稳!
老妈乐坏了,一边不停地夸奖儿子,一边搬出那叠资料,让儿子赶紧看看,以便选报理想的志愿。
终于填报志愿了,妈妈乐呵呵地坐在儿子对面,看着儿子在清华大学的招生计划上翻来复去挑拣。一开头,她还叮嘱儿子:“不要急,仔细看看,再仔细想想,一定要挑自己满意的喔!”
可越到后来,她越感到不大对劲。儿子翻阅的动作越来越漫不经心,眉头越来越皱成一团,最后干脆“唉”地一声停住了。
老妈赶紧问:“怎么啦?你的分数报清华大学肯定没问题。大胆挑吧,还怕什么?”
“我不知道报什么专业好。”儿子答道。
“清华大学最强的当然是科学研究,你就挑一个理想的专业,以后当科学家。”老妈帮助“支招”。
儿子想了一会回答:“我不愿意一天到晚穿着白大褂呆在实验室搞研究。”
“那就选工程技术方面的,将来到大公司、大企业去当工程技术专家。”老妈又出一个好主意。
“我也不喜欢。”儿子嘀咕着。
“那就选基础学科的,毕业后继续读研究生,然后到大学当教授?”老妈换了试探的口吻。
儿子竟然叫起来:“天啊!你看我像当老师的料吗?每天夹着讲义走进课堂,叽哩呱啦一通,再泡在书堆里搞学问。你怎么能想像到我会是这副模样?”
老妈彻底糊涂了,“可这些都是清华大学的强项呀,你要上清华,不选择这些还能选什么?”
“所以我才选不来嘛,唉!”儿子又长叹一口气。这才真叫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别看考了这么高分,居然也没能让老妈省心。历来自以为很了解儿子的她这才知道,原来对儿子并不了解。
“那你将来喜欢做什么呢?”老妈试探着问。
“我想我应该比较适合去做社会服务或者社会管理工作。”儿子回答的干脆利落,一看就不是临时才冒出的念头,应该是早有所思的样子。
老妈明白了,“瞧我都瞎忙乎什么,那就不是清华,而是北大啦。”
老妈赶紧又帮助收罗了一些北京大学的资料给儿子参考。这回,儿子果然看得津津有味,眉飞色舞,很快就选定了一个满意的专业,并且如愿以偿地走进了北大校园。
(林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