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综(物理)试题评析1:凸显素养 重视实践 提升能力
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特级教师 吕华荣
一、教考和谐,引领课改
试题注重对基础的考核,同时突出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力、电占物理总分的90%,试题让学生感受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性,引导教师有理由、有能力、有胆量摒弃题海,明确教考一致,凸显素养, 引领课改,使学生深信如果不是在“看、做、想、研”的基础上做题,做再多的题也不能考出理想成绩。
二、联系实际,提升能力
试题是与STSE相联系,且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如第15、16、 19、24、25等题,这些题打破了过去那种建立在理想化模型基础上的命题思想,用不同的情景、问题、知识、方法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同时能够很好的保证试卷的区分度。
三、重视实践 体现探究
试题关注知识的获取过程,重视对实验与实践能力的考核。第21、22题通过照片提供了真实的实验情景,要求考生认真规范做实验、耐心仔细读数、重视运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试题还引导学生重视实践。如25题最后一问,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关注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还能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如“船尾喷出水的能量是谁提供的?”力求引导学生加强物理学习与生活的联系,重视对问题解决方案的论证,提升创新能力。
理综(物理)试题评析2:知行合一 结合实际 强调基础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特级教师 吴昱
一、知行合一助推课改,易处入手搭好台阶
试卷保持平稳基础上,在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选择性等方面有所创新,对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有较好地引领作用。 整卷努力把握适中的难度,计算题各小问妙搭阶梯,使考生容易入手,但又须经分析后才能逐问正确作答,力求有较好的区分度。
二、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重物理思维方法
通过联系科技或生活实际情景的设计,减少复杂运算,让学生去分析问题的本质。解题注重建模和灵活运用基本规律、物理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如24题电子在辐向电场中做圆周运动。计算题共有4小问要分析并陈述理由,强调学生要有基本的科学表述能力。
三、强调知识应用能力,重视实验操作技能
注重核心内容的考核,关注科学方法和素养,强调学以致用的能力。14题考查日常生活中手机、遥控器等所用波的基本特征,25题要从示意图中观察动力装置并分析能量提供者。21题打点纸带读数和数据处理,22题合理作图的技能和严谨细致的态度,都延续了近几年实验题关注知识获取过程、关注细节和注重操作技能的命题思路。
理综化学试题评析1: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特级教师 任雪明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试题遵循《2013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题型结构呈现较好的稳定性,难度控制也较为恰当,并在减少阅读量、降低陌生度、体现现代实验技术、设置开放性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命题方向值得肯定。客观题部分减少了纯粹记忆性、陈述性的内容,要求学生在理解化学原理及相关实验本质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增加了化学问题解决的理性和逻辑色彩;主观题部分则着重解决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实验基本原理和技能,解决诸如捕碳技术、磁性Fe3O4胶体粒子制备以及药物、塑料合成过程中的化学问题,试题情景涉及氢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新材料和药物的制备等社会热点,进而引导学生更好地关注社会、学以致用。试题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取材科学、立意平实、强化基础、突出主干,特别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考查学科核心知识和思想方法,以及在化学工艺、化学合成等实际问题解决中的整体把握和设计能力,贴近中学化学教学实际,对于减负和优化教学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理综化学试题评析2:选材考究,注重能力、有所创新
浙江省杭州二中 特级教师 林肃浩
今年我省高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体现了考试说明对高考化学学科命题的要求,相对稳定,立足基础、注重能力,有所创新,难度适中,引领教学。
1、相对稳定,有所创新
试题体现了相对稳定,有所创新,难题有所下降。如29题,在保持以往命题风格外,第(6)出现设计合成路线;28题,改变前几年以大学实验为素材命题;7题,改变以往考查记忆性知识,而是以能力立意命题等,命题思路贴近中学化学教学实际,增强了试题的“亲和力”,引领教学。
2、选材考究、立意高远
试题立意高远,选材考究,强调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26题的储氢材料,27题的“捕碳”技术,28题的Fe3O4磁性胶体粒子的制备,29题的利胆药——柳胺酚的制备等,均将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进行了巧妙的结合,体现化学学科的时代性和应用性。
3、注重能力、考查素养
试题立足于化学学科的主干与核心知识,取材新颖,以实际的化学现象为问题情境,能力立意命题。如26题,以储氢材料为背景,选取Al、Cu、N等元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推断物质 ,重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27题以捕碳技术为背景,(NH4)2CO3为吸收剂,考查学生结合图表信息,运用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学生迁移能力的考查,如7题C选项从P到As的迁移,9题从Na2O2到Na2S2的迁移等。试题凸现了化学学科思想与方法,有效地考查了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理综生物试题评析1:注重基础 关注实践 突出探究
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 特级教师 金永生
2013年浙江省高考理综生物试题结构相对稳定,但又突出创新,整卷能科学、公正地评量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
1、 注重基础,突出核心知识考查
试卷主要考核高中生物学的核心内容,如细胞的有丝分裂、主动转运、遗传信息的表达、种群的特征、植物激素的应用、动物细胞的培养、影响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因素、孟德尔定律、转基因技术等。试题取材新颖,图文并茂,题型丰富,使不同能力的学生都有展示的空间,明显降低机械训练和简单记忆的功效,实现课堂教学回归学科的本源,对中学生物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2、关注实践,体现新课程理念
试题关注学科知识在生产、生活、科技中的应用。如第30题不同盐浓度对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根相对电导率影响的实验,第32题玉米抗性糯性新品种的培育以及转基因技术改良玉米抗虫性的应用等内容。具有浓厚的生产生活气息,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对新课改的实施起良好的导向作用。
3、突出探究,重视分析推理能力
试题以实验为情境,如第31题情境设置了某同学研究甲状腺功能的实验,综合考查了分析与讨论,实验与探究等,尤其是结果的表达采用了“双坐标曲线”,均突出了对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重视。
理综生物试题评析2:
绍兴一中分校 特级教师 卢菁菁
理科综合试卷(生物部分)试题整体体现了新课改理念和素质教育要求,重科学重基础重能力,引导减负高质。
一、重基础求和谐, 顺应课改深入
基本保持原命题风格,立足课本,注重对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查并分布合理。试卷的主干知识,主要包括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细胞增殖、遗传与基因工程、植物激素及其应用、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种群的特征、动物克隆等16个核心知识与内容。在题型、内容和难度上基本稳定。正确引导中学教学,重基础勤思考不搞既偏又繁的题海战,为课改深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重能力崇思想,引导减负高质
本卷设置各种图文信息,考核学生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能力。如选择题第5题,在同一个坐标系中显示多种实验结果,考核学生获取知识能力。30题给出了一组实验数据表格,考核学生分析数据和知识迁移能力。第31题的实验题一改以往以考核实验设计步骤为重的方式,考了实验目的和实验分析与讨论,引导中学实验教学由偏重实验过程向重视实验思想培养创造能力的方向发展,实现减负高质的目标。
三、贴近身边科技,体现学科价值
本卷题干多采自现实生活或生产中的科研结果,如第6题小鼠皮肤的细胞培养 ;30题植物对盐的耐受性研究;31题是甲状腺功能的研究;32题玉米多种育种技术等,体现了生物学科应用的广泛性和实用性,从而增强学科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