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抑制产能过剩:2006年6月20日,国务院批准通过了由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银监会共同拟定的《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的意见》,要求在土地审批、货款投放、产能过剩行业新项目审批等方面严格把关,并对监管提出了行政问责。
2006年6月21日,国家发改委提出6条相关措施,再次要求严格控制钢铁生产能力,严把项目准入关。并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鼓励钢铁业联合重组以促进钢铁产业的集中度的提高。
材料二:2006年12月5日至12月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当前工作的着力点,就是要合理控制投资增长,努力优化投资结构。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合理控制信贷投放和优化信贷结构。要注意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合理引导和有效调控。要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的协调配合,继续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要在政策落实上狠下工夫,确保中央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落到实处。
材料三: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保持固定资产投资适度增长,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继续严把土地、信贷闸门,根据不同行业情况,适当提高并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用地、环保、节能、技术、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严格控制新上项目,特别要控制城市建设规模。
材料四:2006年9月5日,新华社受权全文播出《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控制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指出,要进一步明确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规范土地出让收支管理,调整建设用地有关税费政策,建立工业用地出让最低标准统一公布制度,禁止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强化对土地管理行为监督检查,严肃惩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
材料五:央行决定,自2006年8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长期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利率上调幅度。央行决定从2007年2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进入2007年以来,央行第二次使用这一货币政策工具,也是央行自2006年以来,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此,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0%。
-热点分析——高考定位
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来看,部分行业投资规模过大、速度过快,高能耗、低效益,结构不合理等矛盾突出,所以,抑制部分行业投资过大、过快,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农村可耕地的数量、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中心,也是我们2007年备考的重点。
-理论分析——角度切入
[哲学常识](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国家根据我国目前产能过剩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控制产能过剩的措施,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道理。(2)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产能过剩,不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不利于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不利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中央银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减少金融机构用于贷款的资金,促使社会上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将相应增加。(注:从哲学角度分析还可以用到很多知识点,从近两年的高考试题来看主要以从微观角度以较小的切入点来考查,而不是“撒大网”,设问给出了具体运用的知识点,要求考生把理论和材料结合起来,讲清楚是怎么回事儿。这一点要好好体会。)
[政治常识](1)国家职能:国家具有组织和领导经济建设的职能,对经济进行调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国家抑制产能过剩的措施,主要体现了国家在行使经济职能。(2)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针对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国家及时提出了应对措施,加强和改善了宏观调控,这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国家对违法违规项目进行清理整顿,又体现了国家机构的依法治国原则。(3)党的领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执政理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及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都体现了中共的领导地位,坚持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对国家进行政治领导。(注:运用政治常识理论知识回答相关问题,一般较为固定和简单,主要运用的知识点就是:国家职能、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中共的领导、我国的外交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