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邀参加考生填报志愿报告会。其间与一些家长和考生讨论到了复读问题。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表示愿意复读的同学似乎都不该复读,而明确表示不愿意复读的同学恰恰是那些该选择复读的人。
当然,到底什么样的考生应该复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难找到一个标准的正确答案。
| |
首先,多少有一点“盲目”的把高考目标锁定在某国内超一流的大学,例如北大、清华、复旦等,因为考试发挥不理想,成绩超过当地一本线,但是未被目标高校录取的考生不应该复读。“盲目”的概念是并不清楚自己该学什么,只是为了赌口气,或者从“为中学母校、家庭争光”等角度出发。这些考生不该复读。其原因有二。
第一?熏任何一次考试对考生而言都存在一定的偶然因素,总分上下浮动10-20分都是正常的。复读一年,很难保证考生可以在来年获得超一流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更何况某些高校的某些专业基本不考虑复读生,如果考生对这些信息不掌握而选择复读,可能会事与愿违。
第二?熏超一流大学确实有一些专业是国内一流,甚至在国际上都是一流的,但是不排除某些专业水平可能也仅仅是国内二流,甚至三流。而相反,国内的某些非超一流的大学,特别是进入“211”、“985”计划的高校,其中肯定有些专业是国内一流的,其毕业生未来的升学、就业机会甚至要好于超一流大学的二流专业毕业生。
这些高分准备复读的考生如果填报类似院校的“王牌专业”可能还是很有竞争力的。
第二类不应该复读的考生是自己的成绩可以被三本。甚至二本录取,但是与自己目标有一定差距,同时家境比较贫寒的考生。同样原因有二。
一、各地水平较高的复读班收费都不菲。复读一年,你的家庭将为你做出更多的牺牲。这样的心理压力对你成绩的提高多少有一些负面影响。
二、作为一个已经18岁的成年人,你应该把改变自己未来的责任自己肩负起来,而不是依赖父母。你可以先去一所二本或三本的学校读书,你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我必须成为本校本专业最优秀的学生。其间要尽量避免受到周围不良学习氛围和生活作风的影响。如果你真的做到“最优秀”,你未来的升学、就业机会仍然很好。
那么什么样的同学是应该复读的呢?这样的学生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家庭条件比较宽裕,父母可以轻松支付复读相关费用的考生。
第二,觉醒得比较晚的考生,特指高中期间“混吃闷睡、胡打乱闹”了两年,甚至两年半的考生。
第三,成绩勉强够三本,甚至高职、大专,就不愿意吃苦受累的考生。对于这样的考生来说,让父母支付高额的学费在一所民办学校里混三四年,对你的未来真的没有什么好处。躺在父母留给你的财富上懒散地过一生好像也没有多大乐趣。你在18岁的时候或者还可以逃避吃苦,但是你欠的“吃苦”债,恐怕长大后一定是要还的。
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