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招收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
《民航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 绪论
一、世界民用航空发展简史
人类向往飞行的梦想一直伴随着整个人类的历史。最初因飞鸟的启示而向往升空飞翔,由于技术的不发达,飞行的理想自然得不到实现,于是人类便以宗教和神话为寄托,出现了许多美妙神话和动人传说。
中国古代在飞行技艺方面的发明和创造相当丰富,如竹蜻蜓、木鸟、风筝、孔明灯以及火箭等。风筝和竹蜻蜓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人造飞行器,而孔明灯则是人类最早的热气球,这些发明曾对欧洲航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真正开始航空科学研究的人是意大利科学家达•芬奇。他研究了鸟的飞行原理,得出了许多关于飞行的正确认识,还设计了扑翼机、降落伞和直升机等。
1783年,法国的蒙哥尔菲兄弟研制的热气球成功载人升空。同年出现了氢气球,随后德国人就用气球运送邮件和乘客,这可以说是民用航空的开始。1852年,法国的吉法尔成功地进行了载人飞艇飞行。此后的一段时间内,轻于空气的飞行器成了航空发展的主流。
由于缺乏航空技术理论的指导,重于空气的飞行器发展十分缓慢。19世纪的航空发展主要在四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是气球与飞艇研制;二是滑翔机研制与试验;三是动力飞机试制;四是空气动力学研究。当时最为活跃的动力飞机研制主要集中在法国,阿代尔正是法国在这一领域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飞机这个词就是他发明的。进入19世纪后期,滑翔飞行异常活跃,德国工程师奥托•李林塔尔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并为此献出生命。美国的兰利以其丰富的理论知识,研制并成功地试验了模型飞机,他研制的全尺寸飞机也接近取得成功。
1903年12月17日,在广泛吸收前人的成果并结合自己研究的基础上,美国莱特兄弟制造的“飞行者1号”飞机腾空而起,飞行时间12秒,飞行距离36.6米,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靠动力推进,可持续平飞的重于空气的载人飞行器 —飞机终于诞生,航空新纪元开始了。
1909年7月25日,法国布莱里奥驾驶他设计的单翼机首次飞越英吉利海峡,飞机第一次成为实际使用的运输工具。
1914年1月1日,世界第一条民航客机定期航线在美国开始运营,航线距离为35公里。
1919年是各国开创民用航空运输的一年。英、法、德分别建立空运业务,美国邮政局也开辟美国横贯大陆的第一批邮政航班。同年签署的巴黎公约是世界上第一部国家间的航空法。
1933年2月8日,波音公司的一架247原型机搭载着10名乘客在华盛顿州的西雅图进行了首次试飞,它是第一架真正现代意义的客机。与此同时,道格拉斯公司生产的DC-3型是航空史上最有影响的运输机。波音247和道格拉斯DC-3型飞机为现代运输机奠定了基础,为后来的民机发展建立了新的标准。它们的出现,使航空运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使它同铁路、公路和水上运输一样,成为一种正规的运输工具。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6年的战争使航空技术取得了飞跃的发展,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大战后期喷气推进技术的诞生和初步发展,它的出现改变了整个航空技术的面貌,并推动了战后民用航空运输的革命。
1945年战争结束后到1958年,民用航空经历了恢复和大发展的时期。
1944年12月7日,52个国家在美国芝加哥举行会议,签署了关于国际航空运输的芝加哥公约,这个公约成为现在世界国际航空法的基础。根据公约的规定,1947年4月4日正式成立了国际民航组织(ICAO)。从此在世界范围内有了统一的民用航空管理和协调机构,各个国家随即建立起相应的民航主管当局,代表政府参加这一国际组织,民用航空从此变成了有统一规章制度的世界范围的行业。
1956年苏联的图-104投入航线,1958年美国的波音707和DC-8进入航线,标志着喷气航空新时代的开始。
从1970年代之后,民航继续朝着大型化和高速度的方向发展。1970年波音B747宽体客机的投入航线是大型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而空中客车公司研制成功的载客达555人的双层巨型机A380打破了波音B747在巨型客机上长达30多年的垄断。
1978年美国实行的“航空公司放松管制法”在改革航空运输管理体制上起了重要作用,后来又扩展到了西欧、日本等地区,使得民航市场迅速全球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航空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在世界范围内,大航空公司跨国联合组成航空联盟,通过代码共享、开放天空来争夺世界市场中的更大份额,对世界经济或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当今,民航虽然受“9•11”恐怖袭击、伊拉克战争、油价持续攀升以及全球经济衰退等多方面不利影响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民航作为一个巨大的国际性行业,其发展目标仍将集中在新型民用航空器的研制,减小环境污染,改善航空公司服务,降低运营成本,保证旅客的舒适安全,加强飞行安全,防止恐怖袭击等诸多方面,民用航空必然会迎来一个更繁荣发展的阶段。
二、中国民航发展简史
中国是有5000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古代发明和创造的风筝、火箭、孔明灯、竹蜻蜓等飞行器械,被认为是现代飞行器的雏型,对航空的产生起了重要作用。
中国的航空事业起步于19世纪的最后几年。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人的第一架飞机并试飞成功。1911年2月,冯如谢绝美国多方聘任,带着助手及两架飞机回到中国,却不幸在广州燕塘举行的一次飞行表演中失事殉职。
1916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专业的中国人王助,受聘于波音公司第一任总工程师,成功设计出双浮筒双翼水上飞机。抗战期间,王助组建了中国航空研究院,成为我国近代航空工业主要奠基人之一。
1918年北洋政府设立航空事务处掌管全国军民航空事务。1920年4月开通京沪线的北京-天津段于7月1日正式开航,后因机场设备差和经费困难而停航。
1928年6月,国民党政府交通部开始筹办民用航空,并开始与外国合资组建航空公司。1930年7月成立了中美合作的中国航空公司。1931年中德合作成立的欧亚航空公司,于1943年3月改组为中央航空公司。
抗日战争期间,为抗击国际法西斯侵略,在中、印、缅边境的“驼峰空运”中,中国航空公司曾运载了大量的战略物资,为取得抗日战争和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中国民航技术业务人员,壮大了中国民航的技术物质力量。
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中国航空和中央航空两家航空公司迁到香港。同年11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中国航空公司总经理刘敬宜和中央航空公司总经理陈卓林带领发动了著名的“两航起义”,率领12架飞机从香港飞回祖国。两家公司的2000多名员工也陆续起义投向祖国怀抱。“两航起义”奠定了新中国民航事业的基础。
从新中国诞生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的27年间,我国民航事业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从1950年到1957年的初创时期、1958年到1965年的调整时期和1966年到1976年的动乱时期。
1949年11月中央军委民航局成立,统管全国的民航事务。1950年8月1日,中国民航独立自主地经营定期航班,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民航发展的起点。
1953年,民航成立了第一个飞行大队。1954年民航局归国务院领导更名为中国民航总局,在业务上从属于空军的领导,是一个半军事化的行业,主要服务于各项政治和军事目的。
1957年8月28日,周恩来总理在中缅通航一周年的总结报告做出批示:“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这条重要批示从此被确立为中国民航的工作方针。
1971年10月,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到恢复,11月国际民航组织也通过决议,我国成为其常任理事国。
1980年民航正式从军队的领导下转为政府领导,成为一个从事经济发展的业务部门,民航管理开始走上现代化的道路。
1980年到1986年,民航按照走企业化道路的要求,进行了以经济核算制度和人事劳动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管理制度上的改革。
1987年开始,民航实施了以政企分开,管理局、航空公司、机场分设为主要内容的体制改革,把航空公司、机场和行政管理当局按照其自身性质政企分开,分别进行经营和管理,现代民航业架构基本形成。通过改革,从1987年到1992年分别设立民航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东北六个地区管理局,组建了中国国际、东方、南方、北方、西南和西北六大骨干航空公司和若干分(子)公司,成立了北京首都、上海虹桥、广州白云、成都双流、西安咸阳和沈阳桃仙机场。
2002年起,中国民航开始进行以航空运输企业联合重组和机场属地化管理为主要内容的重大改革,形成三个大型航空运输集团,即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和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另外成立三大航空服务保障集团,即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和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
现在,除首都机场和西藏区内机场外,原民航总局直属的机场已经全部移交地方政府管理。
与此同时,民航行业管理部门也进行了机构和职能调整,从原三级行政管理改为“民航局-地区管理局”两级行政管理。原省(区、市)局改为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成为地区管理局的派出机构。
2005年《国内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正式发布施行,放宽了对所有权的限制,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民航业。目前已有多家民营航空公司参与国内市场竞争,打破了由少数航空公司公司垄断的局面。
2008年,根据国务院新的机构改革方案,“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正式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局”,隶属于交通运输部管理。
2009年,33个省(区、市)民航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提升为民航安全监督管理局,中国民航安全监管的三级新体制形成。
2005年开始,我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航空运输系统。随着全球航空联盟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我国三大航空公司(国航、南航、东航)也陆续加入联盟,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民航大国。
2005年,大陆的航空公司在中断56年后实现了大陆与台湾地区之间的双向对飞。目前,大陆已有32个城市通航台湾。
2010年8月,中国民航局提出全面推进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构想。民航强国具体表现在要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网络型航空公司,布局合理的机场网络体系,安全高效的空中交通管理体系,安全、高效、经济的技术服务保障体系,功能完善的通用航空体系。
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目标分两步走。第一步(2010-2020年)为全面强化基础阶段。第二步(2020-2030年)为全面提升飞跃阶段。到2030年,全面建成世界公认的民航强国。
三、民用航空的基本概念
1.民用航空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使用各类航空器从事除了军事性质(包括国防、警察和海关)以外的所有的航空活动称为民用航空。这个定义明确了民用航空是航空的一部分,同时以“使用”航空器界定了它和航空制造业的界限,用“非军事性质”表明了它和军事航空的不同。
民用航空一般分为两大部分:商业航空和通用航空。
商业航空也称为航空运输,指以航空器进行经营性的客货运输的航空活动。它的经营性表明这是一种商业活动,以盈利为目的。它又是运输活动,这种航空活动是交通运输的一个组成部门,与铁路、公路、水路和管道运输共同组成了国家的交通运输系统。
通用航空一般是指除航空公司定期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飞行,包含范围十分广泛,主要用于工业、农业、林业、渔业生产以及抢险救灾、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科学实验、旅游体育等领域的飞行活动。
2.民用航空的组成
从组织结构看,民用航空由下面的三大部分组成:
1)政府部门
民用航空业对安全的要求高,涉及国家主权和交往的事务多,要求迅速的协调和统一的调度,因而几乎各个国家都设立独立的政府机构来管理民航事务,我国是由交通部中国民用航空局负责管理。
2)民航企业
指从事和民航业有关的各类企业,其中最主要的是航空运输企业,即我们常说的航空公司,它们是民航业生产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他类型的航空企业如油料、航材、销售等,都是围绕着运输企业开展活动的。
3)民航机场
机场是民用航空和整个社会的结合点,机场也是一个地区的公众服务设施。因此,机场既带有赢利的企业性质同时也带有为地区公众服务的事业性质。
民用航空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其中有事业性的政府机构,有企业性质的航空公司,还有半企业性质的空港,各个部分协调运行才能保证民用航空事业的迅速发展。
第二部分 民用航空器
一、民用航空器的分类和要求
1.航空器的分类
航空器是指能在大气层内进行可控飞行的飞行器。根据获得升力方式的不同一般分为两大类:一是轻于空气的航空器,它主要靠空气的浮力(空气静反作用力)升空,如飞艇、气球等,又称浮空器。气球和飞艇的主要区分在于气球上不装有动力。二是重于空气的航空器,它主要依靠自身与空气之间的相对运动产生的空气动力(气动反作用力)克服重力而升空,如飞机、直升机等。这类航空器又分为非动力驱动的和动力驱动两类。非动力驱动的有滑翔机和风筝;动力驱动的有飞机(或称固定翼航空器)、旋翼航空器(旋翼机和直升机)和扑翼机三类。
2.民用飞机的分类
民用飞机分为用于商业飞行的航线飞机和用于通用航空的通用航空飞机两大类。
1)航线飞机
航线飞机分为运送旅客的客机和专门运送货物的货机,以及由客机改装成的客货混装的运输飞机。
航线飞机按航程的远近可以分为远程客机、中程客机和短程客机。按国际上的标准,航程在3000公里以下为短程客机,3000至8000公里为中程客机,8000公里以上为远程客机。
如按发动机种类又可分为活塞式飞机和喷气式飞机。
如按机身直径又可分为宽体客机和窄体客机。宽体客机的机身直径在3.75米以上,机内有两条通道。直径在3.75米以内、机内只有一条通道的称为窄体客机。
我国也把客机分为干线客机和支线客机。干线客机指使用于国际航线及国内主要大城市之间主干航线上的客机;而支线客机是在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之间一定区域内飞行的客机。
2)通用航空飞机
一般可分为:公务机、农业用机、教练机、体育竞赛飞机、私人用飞机等。
3)民用航空器的使用要求
(1)安全性:安全是航空运输的首要要求,保障飞行安全是民航整个系统的任务。目前飞机的事故率虽然已经降至汽车的1/20,火车的1/10,但安全性始终是航空运输要处理的首要问题。
(2)舒适性:在激烈的空运市场竞争中,舒适性是重要的选择条件。目前,飞机在使用空间、座位的舒适性、饮食、娱乐及乘客服务上都做了周到的安排和考虑,给旅客一种住家的感觉,以便最大限度减少旅客压力。
(3)经济性:经济性是营业性飞机的主要要求。经济性不单单体现在耗油率上,而且要考虑飞机在整个使用寿命期间全部成本。 。
(4)环保性:主要是对排气污染和噪声的要求,发动机和飞机制造厂商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减少排气污染和噪声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5)快速性:自从喷气客机在上世纪50年代进入航空运输业以来,大型民机的速度稳定在高亚速范围即800~1000公里/小时的水平。目前,尽管超音速客机的发展暂时遇到了挫折,展望未来,追求快速性的超音速飞行仍然是民用航空发展趋势。
二、飞行基本原理
1.伯努利定律
伯努利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空气动力学中的应用,描述了空气动压、静压和全压之间的关系。
实验表明:在稳定的气流中,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是不变的:流速加快,动能增大,势能减小;流速减慢,则动能减小,势能升高。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静压、动压和全压的关系来说明:
式中P是静压,它是势能的一种,是流体作用在容器壁上的压强;Q为动压,是流体流动时在流动方向上所产生的压强;P0为全压,是静压和动压之和。在全压一定的情况下,当流体流速加快时,动压变大,静压必然减小;而当流体速度减慢时,动压减小,静压必然增大。
2.机翼产生升力的原理
飞机的机翼具有流线型,上表面弯曲大,下表面弯曲小或是平面。
当飞机平飞时,气流在同一时间内流过机翼。由于机翼下表面弯曲小,流过机翼下表面的气流行走路线短,流速慢,动压小。而流经机翼上表面的气流行走路线长,流速快,动压大。根据伯努利定律可知,机翼下表面的静压大,上表面静压小。这样,机翼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就产生了升力。
机翼的剖面称翼型。翼型的最前点称前缘点,最后点称后缘点,它们代表了整个机翼的前缘和后缘。前缘点和后缘点的连线称翼弦。如果机翼抬起它的前缘,翼弦就和相对气流的方向形成一个角度,翼弦和相对气流方向的这个夹角,称为迎角,又称攻角。
3.飞机上作用的力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机翼的升力来自与空气的相对运动,要产生升力就要前进,要用升力来克服重力,并用推力来克服阻力,这四种力就构成了飞机的基本受力。推力是由发动机或者螺旋桨产生的向前力量。阻力与推力相反,阻力是向后的力,由机翼和机身以及其他突出部分对气流的破坏而产生。
飞机阻力按形成原因主要有摩擦阻力、压差阻力、干扰阻力、诱导阻力和激波阻力。
Q 摩擦阻力是指在飞行中,空气贴着飞机表面流过,由于空气具有粘性,与飞机表面发生摩擦而产生的一种阻力。减小摩擦阻力的方法是提高飞机表面的光滑度。
Q 压差阻力是指相对气流流过机翼时,机翼前缘的气流受阻,流速减慢,压力增大;而机翼后缘气流分离,形成涡流区,压力减小。这样,机翼前后的压力差产生了阻力。减小压差阻力的方法是使机翼呈现良好的流线形。
Q 干扰阻力是指飞机飞行中各部分气流互相干扰所引起的阻力。它多发生在机翼和机身的结合部位以及机身和尾翼的结合部位。减小干扰阻力的方法是把这些结合部分尽量平滑地融合在一起,如加装整流罩或做成翼身融合体等。
Q 诱导阻力主要是在机翼上产生的,它是由升力诱发出来的,因而称为诱导阻力。翼面上方的压力小而下方的压力大,空气自然的要从压力大的地方流向压力小的地方。在机翼的中间部分,这种流动不可能实现,而在翼尖部分下面的空气就会绕过机翼流向上翼面,这样就在翼尖产生了气流旋涡,从而产生诱导阻力。减小诱导阻力的方法是在翼尖加装翼梢小翼或在翼面加装翼刀。
Q 激波阻力是飞机在飞行速度接近音速时候产生的阻力,由于激波的产生使阻力急剧上升,升力下降。
三、飞机的飞行控制
1.飞机的平衡
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与地面运行的车辆不同,它必须考虑3个轴上的运动,才能完成飞行任务。通过飞机重心的三条互相垂直的、以机体为基准的坐标轴,叫机体轴。飞机的三个机体轴可分为:
1)纵轴:沿机身轴线通过飞机重心的轴线,称为飞机的纵轴。飞机绕纵轴的转动,称为飞机的横向滚转。
2)横轴:沿机翼横向通过飞机重心并垂直纵轴的轴线,称为飞机的横轴。飞机绕横轴的转动,称为俯仰转动。
3)立轴:通过飞机重心并垂直于纵轴和横轴的轴线,称为飞机的立轴。飞机绕立轴的转动,称为方向偏转。
2.飞机的操纵性
驾驶员通过操纵升降舵、方向舵和副翼三个舵面使飞机绕三个机体轴转动。
操纵副翼使飞机绕纵轴发生横向滚转。副翼在左右机翼的外端后缘各有一片。它们的运动被设计成相反的,即左侧副翼上转时,右侧副翼一定下转。如果要使飞机向左侧倾斜,驾驶员把驾驶杆左偏,这时左侧副翼上扬,右侧副翼下转。右侧下转的副翼由于迎角增大,使右侧机翼的升力增大,而左翼则升力则下降,于是飞机向左倾斜。反之,如果要使飞机向右倾斜,驾驶员只需要把驾驶杆推向右方。
操纵升降舵使飞机绕横轴发生俯仰转动。驾驶员前推驾驶杆,升降舵向下偏转,产生一个低头力矩使飞机向下飞。驾驶员后拉驾驶杆,升降舵向上偏转,产生一个抬头力矩使飞机向上飞。驾驶杆拉或推的角度越大升降舵偏转的角度也越大,产生的俯仰力矩也越大。
操纵方向舵使飞机绕立轴发生方向偏转。如果要向右转弯,驾驶员踩右脚蹬,方向舵向右偏转,相对气流吹向方向舵,使方向舵产生一个向左的力,飞机就绕立轴向右转。如果要使飞机左转,驾驶员踩左脚蹬,方向舵向左偏转,相对气流吹向方向舵,使方向舵产生一个向右的力,飞机就绕立轴向左转。
驾驶员操纵飞机主要就是靠着上述的“一杆两蹬”实现的。
四、飞机的飞行过程
飞机要完成一次飞行任务要经过起飞、爬升、巡航、下降、进近和着陆几个主要阶段。
1.起飞阶段功
飞机起飞是一个直线加速运动,它分为两个阶段。飞机首先以最大功率在地面滑跑,当达到决断速度时驾驶员必须继续起飞,因为这时的速度太大,如中断起飞,飞机会冲出跑道造成事故。当速度继续增加到一定数值时,机翼的升力和重量大致相等,驾驶员拉杆向后,飞机绕横轴转动,抬起机头,前轮离地,这时飞机开始升空,起飞的第一阶段滑跑完成,转入第二阶段——加速爬升阶段。飞机飞到规定的高度起飞阶段结束。起飞阶段是飞机功率最大和驾驶员操作最繁忙的时候。
2.爬升阶段
飞机的爬升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固定的角度持续爬升达到预定高度。这样做的好处是节省时间,但发动机所需的功率大,燃料消耗大。另一种是阶梯式的爬升,即飞机升到一定高度后改为水平飞行以增加速度,然后再爬升到第二个高度,如此经过几个阶段爬升到预定高度。这样的爬升方式最节约燃料。
3.巡航阶段
飞机达到预定高度后,保持水平等速飞行状态,这时如果没有天气变化的影响,驾驶员可以按照选定的速度和姿态稳定飞行,飞机几乎不需要操纵。
4.下降阶段
在降落前半小时或更短的飞行距离时驾驶员开始逐渐降低高度,到达机场空域上空。
5.进近和着陆阶段
进近也叫进场,是指飞机在机场空域上空由地面管制人员指挥对准跑道下降的阶段。这个阶段飞机需要按规定绕机场飞行后直接对准跑道,减速并放下襟翼和起落架。当飞机下滑到离地面7~8米高度时,驾驶员把机头拉起,到1米左右高度时使飞机拉平,飞机平行地面下降,一般称为平飘。飞机两个主轮平衡着地后,以大迎角滑跑一段距离以增加阻力,然后驾驶员前推驾驶杆使飞机前轮着地,升起扰流板,使用刹车和反推装置(喷气飞机)或反桨装置(螺旋桨飞机),使飞机尽快降低速度,以便滑出跑道进入滑行道。
整个飞行过程中,操作最复杂的是起飞和降落阶段。据统计,航空事故的68%出现在这两个阶段,因而在飞机设计上和驾驶员的训练上这两个阶段都是重点,以确保飞行安全。
五、飞机的基本结构
飞机的基本部分一般可以分为机身、机翼、尾翼、起落架、动力装置和仪表设备等几个大部分,通常我们把机身、机翼、尾翼和起落架这几个构成飞机外部形状的部分又合称为机体。
1.机翼
机翼的结构由翼梁和桁条作为纵向骨架,翼肋为横向骨架,整个骨架外面蒙上蒙皮。
机翼翼尖两点间的距离称为翼展。根据机翼在机身上安装的部位和形式,可以把飞机分为下单翼飞机、中单翼飞机和上单翼飞机,目前大部分民航客机都采用下单翼的形式。下单翼的优点是机翼离开地面近,起落架可以做短些,两个主起落架之间的距离也较宽,增加了降落的稳定性,同时发动机的维修工作也比较方便。
机翼的前缘和后缘加装着一些改善或控制飞机气动力性能的装置,如在机翼前缘安装有缝翼,在机翼后缘安装有襟翼和扰流板等。机翼内部的空间,除了安装机翼表面上的各种附加翼面的操纵装置外,还作为油箱和起落架舱以及各种附加翼面的安放位置。
2.机身
机身是飞机的主体部分,现代民航客机的机身呈筒状,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流线体。
驾驶舱位于机身最前段,中部是客舱或货舱用来装载旅客、货物、燃油和设备,后部与尾翼相连。机身的大部分由直径相同的隔框组成,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制造工艺简化,另一方面在改型时,可以方便地在机身中加入一段或减去一段,使同一型号的飞机有很多改型。
3.尾翼
尾翼是飞机尾部的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的统称,结构与机翼的结构相似。它的作用是保证飞机在3个轴方向上的稳定性和操纵性。
水平尾翼由固定的水平安定面和可以上下转动的升降舵组成。水平安定面的作用是保持飞机的纵向稳定,升降舵的运动则可以控制飞机向上抬头或向下低头运动。现代高速客机的水平尾翼做成可以整体运动的全动式尾翼,以提高纵向操作的效率。水平尾翼一般安装在机身上,但有些飞机为了避免发动机的喷气或延缓激波的产生,而装在垂直尾翼的顶部。
垂直尾翼由固定的垂直安定面和可以左右转动的方向舵组成。方向舵控制飞行的航向。它的作用是当飞机受到干扰偏离航向时,迎面气流就会对方向舵产生一个力,使飞机恢复到原来的航向。垂直尾翼有单垂尾、双垂尾和多垂尾等形式,但是现在的民航客机和小型飞机都采用单垂尾,这种形式结构简单,重量相对较轻。
4.起落架
起落架的作用是在地面上支撑飞机并保证飞机在起飞、滑跑和在地面上的移动。它除了承受着飞机停放时的重力和运动时的动载荷外,还承受着着陆时的巨大冲击力,影响着飞机起降时的性能和安全。现代飞机的起落架一般包括起落架舱、收放装置、减震装置和制动装置几个部分。
现代航线飞机为了减少空气阻力都采用可收放式起落架,起落架在飞行时收入在机身或机翼的起落架舱内。小型飞机由于速度不高,为了减轻重量多采用固定的不收起的起落架,不设起落架舱。
起落架的配置可分为前三点式和后三点式。前三点式指主起落架在后,机头下部装前起落架。后三点式则是主起落架在前,尾部装尾轮或后起落架。现代民航客机多采用稳定性较好的前三点式起落架。
在大中型航线飞机上,由于飞机起飞重量大,普遍采用支柱式多轮起落架,如波音757的主起落架由4个机轮构成一个轮式小车,而波音777每个轮式小车上的机轮达到6个。轮子的数量取决于飞机的重量和机场跑道所能承受的载荷。重量越大的飞机机轮越多,如目前最大的民航客机空客A380的主起落架共有20个机轮。
5.飞机动力装置
飞机的动力装置是飞机的核心部分,是为飞机飞行提供动力的整个系统,包括发动机、螺旋桨、辅助动力装置及其他附件,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发动机。
航空发动机分为活塞式发动机和喷气式发动机两大类。目前,民航客机大多采用喷气式发动机,只有在小型、低速飞机上,由于经济性好和易于维护,活塞式发动机还仍在使用。
1)活塞式发动机
航空用的活塞式发动机主要是四冲程汽油内燃机,它的基本构件是汽缸、活塞、曲轴和连杆。发动机每进行一次循环,活塞往复两次,经过进气、压缩、工作以及排气四个冲程,因此也称作为往复式发动机。
活塞式发动机不能单独驱动飞机,它必须驱动螺旋桨才能使飞机运动,因而活塞发动机和螺旋桨在一起才构成了飞机的推进系统。
2)喷气式发动机
喷气式发动机最基本的形式是涡轮喷气发动机。它由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和尾喷排气管几个主要部分组成。气体从进气道进入,经过旋转的压缩机被压缩。压缩后的气体在燃烧室点燃,气体膨胀冲击涡轮使涡轮转动,涡轮又带动压气机,燃烧的高温气体最后从尾喷管排出产生推力做功。涡轮喷气发动机的优点是重量轻、推力大,适于高速飞行,但因其油耗大、经济性差,所以目前在民航客机上使用的已经不多了,代之以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涡轮风扇发动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和涡轮轴发动机。
六、飞机电子仪表及系统
1.玻璃驾驶舱(略)
2.飞行信息记录系统 (黑匣子)
飞行信息记录系统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驾驶舱话音记录器,记录飞机上的各种通话和驾驶舱内各种声音;另一个是数字飞行数据记录器,记录飞行时的各种参数。这些磁带记录器储存在一个耐热抗震的金属容器中,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黑匣子。容器涂着国际通用的警告色——桔红色。
为了承受飞机坠毁时的猛烈撞击和高温烈焰,黑匣子的外壳具有很厚的钢板和许多层绝热防冲击保护材料。黑匣子在1100℃的火焰中能经受30分钟的烧烤,能承受2吨重的物体挤压5分钟,能够在海水中浸泡30天而不进水,并带有自动信号发生器和水下超大型定位标,在失落30天内发射信号,以便搜寻人员寻找。黑匣子通常安装在飞机尾部最安全的部位,以保证飞机失事时不易受到损坏。飞行数据记录器主要用于事故分析和维修。
3.电传操纵系统 (略)
七、飞机其它主要系统
1.电气系统(略)
2.灯光照明系统
飞机的灯光照明系统分为内、外照明两部分。
飞机的内部照明又分白炽灯和荧光灯等,一般除阅读灯还采用白炽灯外,驾驶舱和客舱大多采用荧光灯,驾驶舱仪表板也大量使用荧光照明。
飞机的外部灯光主要包括航行灯、频闪灯、着陆灯、滑行灯、防撞灯、转弯灯及机翼灯等。
3.液压系统(略)
4.座舱环境控制系统
飞机升空后,空气随着飞行高度的增加变得越来越稀薄,大气压力和温度逐渐下降的同时,大气中的含氧量也随之下降,在4000米高度上人会出现较严重的缺氧症状。高度超过6000米时,机舱外的温度已经下降到零下24℃,空气密度也仅为地面的53%,此时人能维持有效知觉的时间仅为15分钟。座舱环境控制系统就是在飞行高度超过6000米时,用于保护旅客和机组人员生命安全的一种保障系统。
座舱环境控制系统一般包括增压系统、氧气系统以及空调系统三大部分,它能为旅客提供舒适安全的飞行环境。
现代飞机的氧气系统只在紧急情况下救生使用。客机上为乘客使用的氧气面罩装置在座位上方的天花板里。一旦飞机客舱失压,舱内气压降到低于4500米高空气压时,氧气面罩会自动落下。
5.燃油系统
目前,世界各航空公司所使用的航空燃油主要有两大类:航空汽油和航空煤油。航空汽油一般用于活塞式航空发动机,而民航大型客机的动力装置普遍使用航空煤油,因为其燃烧值高。
现代大中型客机使用整体油箱,直接利用机翼和机身部分结构空间作油箱。加油方式分压力加油和重力加油两种。小型飞机采用重力加油方式,现代大型喷气飞机载油量大,多采用压力供油方式。一架B747飞机加满全部油箱约须40分钟。
起飞后的飞机因故紧急返回机场时,为使飞机能安全降落,须将多余的燃油从两侧机翼翼端的泄油管排出。一般大型客机在15分钟内就能完成泄油。
八、客舱和货舱
1.客舱
客舱是保证旅客安全、舒适旅行的空间。客舱系统的舒适及安全程度对旅客选择航空公司有重要影响。客舱的布局是指座椅、厨房、厕所和舱门的安排,制造厂可按航空公司的要求来进行布局。对大型客机来说,客舱座椅可按头等舱、公务舱、经济舱三个等级来安排,例如南航最新的A380客机共设506个座位,双层客舱内安排头等舱8个,公务舱70个,经济舱428个。航空公司还可以根据它的运营需要把客舱安排成头等舱和经济舱两个布局,也可以全部安排成经济舱以增大旅客的运输量。应该指出的是飞机越小它的客舱分的等级越少,中型客机通常只有公务舱和经济舱两极,而小型飞机(100座以下)通常只有经济舱一个等级。
2.货舱
民航货运飞机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全货机,如波音747F等。这种飞机的机身除驾驶舱外都是货舱。为了装卸货物方便,飞机的机头和机尾段可整体打开,让货物从机头和机尾进入。机舱内的地板上铺设有滚棒,货物或集装箱可顺利推入。有些货机上还备有专用的纹盘或起重吊车。另一种是客货混合型飞机。这种飞机前舱载客后舱载货,以载货为主。而普通的客机上部载客,下部也可用来载货和装运乘客的行李。
3.机舱救生设施
虽然飞机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但是由于飞机是在天空中飞行,一旦出现故障,往往导致机毁人亡的恶果。因此,飞机上有一系列应付突发事故的安全救生设施,以确保能将事故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由于民航客机的事故一般发生在飞机的起飞和着陆阶段,所以救生设施一般多用于紧急迫降情况,这些设施包括应急出口、应急滑梯、救生艇、救生衣、灭火设备、应急供氧等等。
九、民航飞机的主要性能
1.飞机的飞行性能
飞机的飞行性能是评价飞机优劣的主要指标。主要包括下列几项:
1)最大平飞速度
飞机的最大平飞速度是在发动机最大功率或最大推力时飞机所获得的平飞速度。目前高亚音速客机都在声速的0.75~0.9之间。 通常飞机不用最大平飞速度长时间飞行,因为耗油太多,而且发动机容易损坏。
2)经济巡航速度
经济巡航速度一般是最大平飞速度的90% ~ 95%。这时飞机的飞行最经济,航程也最远。显然,经济巡航速度比最大平飞速度在营运上更重要一些。
3)爬升率(略)
4)升限
飞机上升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叫做升限。
5)航程及续航时间
航程是指飞机一次加油所能飞越的最大距离。续航时间是指飞机一次加油在空中所能持续飞行的时间。
6)飞行高度
飞机的飞行高度是指飞机在空中的位置和所选定的基准面之间的高度差值,由于所选的基准不同,因而也有不同的高度定义。
① 相对高度:是指飞机相对某一指定的场面,如机场地面之间的高度。在起飞和降落时驾驶员必须知道这一高度。
② 真实高度:(略)
③ 绝对高度:(略)
④ 标准气压高度:标准气压面是人为设定的。由于这个高度不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国际民航组织规定当飞机进入航线后,一律使用标准气压高度。
2.飞机的载重与平衡
飞机在空中运行过程中没有任何的着力点,所以平衡重心是影响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配载工作的任务就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科学有效地控制好飞机的载重,提高运营效益;另一方面,有效控制飞机的重心位置,保证飞行安全。
1)飞机的重量
①最大起飞重量是指因设计或运行限制,飞机起飞时所能够容许的最大重量。由于升力有限,因此飞机本身的总重必须受到限制,以保障能够正常起飞离地。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An -225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640吨,而空客A380达到560吨。
②最大着陆重量是指飞机着陆时允许的最大重量。考虑到飞机着陆时的冲击对结构的影响,一般大型飞机的最大着陆重量要小于最大起飞重量。
③最大零燃油重量(略)
④使用空重(略)
⑤ 业载(略)
2)载重平衡
飞机上载荷的分布和变化会对飞机的受力和重心的位置产生影响,让它前后平衡,是关系到航班安全的一个重要工作。在飞行过程中,为避免飞机失衡而影响飞机操作性,所以不允许旅客擅自调换座位。
十、著名飞机及发动机制造企业
民用航空技术特别是大型干线客机的研制技术复杂,安全性和经济性要求高,研制周期长,耗资巨大。美国波音公司(Boeing)和欧洲空中客车公司(Airbus)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两家干线飞机制造企业,支线领域最大的两家是加拿大庞巴迪公司和巴西航空工业公司,我国商业飞机大多数都是由上述制造商制造的。
世界上著名的发动机制造企业主要有美国GE发动机公司、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简称罗罗公司)以及美国普拉特•惠特尼发动机公司(简称普•惠公司)三大巨头。
第三部分 航空气象与环境
一、大气层
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数千公里的大气层。气体密度随离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变得愈来愈稀薄。 空气中包括:氮78%、氧21%、氩0.93%、二氧化碳0.03%、氖0.0018%,此外还有水汽和尘埃等。
1.大气层的构造
根据各层大气的不同特点,从地面开始依次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热层)和散逸层(外大气层)。
1)对流层
对流层在大气的最低层,是大气中最稠密的一层,空气的移动是以上升气流和下降气流为主的对流运动,其厚度从地面到大约10~16公里处(极地大约8~9公里,赤道15~18公里)。大气中的水气几乎都集中于此,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均匀下降,平均每上升100米降低0.65℃。在对流层里,大气的活动异常激烈,形成了多种多样复杂的天气变化,风、云、雨、雪、雾、露、雷、雹多发生在这个层次里。
2)平流层(同温层)
平流层在对流层的上面,对流现象减弱,主要表现为水平方向的运动。平流层气温稳定,故又称为“同温层”。这里基本上没有水气,晴朗无云能见度高,飞机受力稳定,适于飞机航行。
3)中间层(略)
4)电离层(热层)
电离层能导电,因此可利用其进行短波无线电通信,使远隔重洋的人们相互沟通信息。
5)散逸层(略)
航空器一般活动在对流层和平流层下部。没有增压座舱的飞机和小型的喷气飞机在7000米以下的对流层中飞行。大型和高速的喷气客机装有增压装置,在7000-13000米的对流层顶部和平流层下部飞行。这里没有垂直方向的气流运动,而且空气稀薄飞行阻力小,飞机可以较高的速度飞行。
2.大气主要物理参数(略)
二、航空气象知识
1.能见度
能见度是指观察者在白天辨认物体,在夜间辨认灯光的距离,用公里或米来表示。一般说的能见度都指的是地面能见度,主要是跑道能见距离。低于规定的能见度就不能飞行。对能见度影响最大的是空中的雾和烟,其他如风沙、雨雪对能见度也都有影响。
2.危害飞行安全的雷暴
雷暴是在空气中有大量水汽,上下温差很大时出现。它首先形成积云,然后云中的水汽形成雨滴下降,下降的雨和上升的热气流相撞击产生雷电,因而,在雷暴区既有电闪又有不稳定的大风和暴雨,任何飞机都必须避开雷暴,否则将非常危险。
3.大气主要物理参数
对飞行影响最大的大气物理参数是气压、温度、空气密度和音速。她们之间相互联系,随着地理纬度、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三、航空气象服务
航空器运行是在大气中进行的,它时刻都要受到大气的制约,航空器的起降、起降方向、载重、两地间的飞行时间都与气象有关。从航空器延迟起降和发生的事故来看,由于气象原因所导致的最多,大约有80%以上的航班延误是由于天气原因造成的,有约1/4到1/3的航空器事故都与天气有关,所以航空器飞行与气象条件有着密切关系。
1.组织机构
我国的航空气象服务是由单独的民航气象机构完成的。
2.气象报告
气象报告中有机场气象观测报告,机场预报,起飞预报,高空风预报,航路预报等等。其中的机场预报是对机场区域的天气预报,主要内容有机场的云层高度、能见度和风速、风向、降水在24小时内的变化。
四、航空环境保护
影响航空环境保护的有航空排放物和航空噪声两大类。
第四部分 空中交通管制服务
一、空中交通管制服务
空中交通服务的主要目的之一是防止航空器在空中相撞。空中交通管制服务是空中交通服务的主要部分,分为机场管制服务、进近管制服务以及区域管制服务三部分。
1.机场管制服务
机场管制服务由机场管制塔台提供。管制员在塔台的顶层,靠目视来管理飞机在机场上空和地面的运动。塔台管制员一般分为地面交通管制员和空中管制员。地面交通管制员控制跑道之外的机场地面,包括滑行道、机坪上所有航空器的运动。空中交通管制员负责飞机的起降顺序,引导在起落航线上飞行的起飞和着陆的飞机,安排合理的飞机放行间隔,以保证飞行安全。
2.进近管制服务
进近管制是塔台管制和区域管制的中间环节,向航空器提供进近管制服务、飞行情报服务和防撞告警。进近管制室为便于和塔台管制进行协调一般设置在塔台下部,依靠无线电通信和雷达设备监控飞机。进近管制的范围一般大约在机场90公里半径之内,高度6000米以下。在这个区域飞机起飞离场进入航线,或是由下降离开航线转人进近,直至落地。进行管制要负责飞机的离场进入航线和进近着陆。
3.区域管制服务
航空器在航线上的飞行由区域管制中心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每一个区域管制中心负责一定区域上空的航路、航线网的空中交通的管理。区域管制所提供的服务主要是6000米以上的在大范围内运行的航空器。
区域管制员的任务是根据飞机的飞行计划,批准飞机在其管区内的飞行,保证飞行的间隔,然后把飞机移交到相邻空域,或把到达目的地的飞机移交给进近管制。区域管制员依靠空地通信、地面通信和远程雷达设备来确定飞机的位置,按照规定的程序调度飞机,保持飞行的间隔和顺序。区域管制中心都设在大城市附近,便于保障繁忙的通信网络和复杂设备的使用。
二、空中交通管制方法
空中交通管制方法主要分两种:程序管制和雷达管制。程序管制是整个空中交通管制的基础,是我国民航管制工作在以往很长一段时间中使用的主要方法。该方法也在雷达管制区雷达失效时使用。随着民用航空事业的迅速发展,飞行量的不断增长,中国民航加强了雷达、通信、导航设施的建设,并协同有关部门逐步改革管制体制,在主要航路、区域已实行先进的雷达管制。
三、空域管理中的最小垂直间隔
为了保证飞行安全,飞机在空中必须与其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其他飞机保持规定的间隔。2007年11月22日零时起,中国民航开始实施缩小垂直间隔的重大变革,在8400米以上、12500米以下的境内空域,飞机巡航高度层间隔由600米压缩至300米,高度层由过去的7个增加到13个,这使因流量控制而造成的航班延误大大减少。
第五部分 机 场
一、机场的定义、分类和密度
机场,也称飞机场或空港,是专供飞机起降活动的场所。机场除了跑道之外,还设有塔台、停机坪、候机楼、维修机库等设施。机场一般分为军用和民用两大类。
中国的机场密度每10万平方公里是1.4个机场,日本是23.3个。即使是在机场最集中的华东地区,每10万平方公里只有4.8个,而西北每10万平方公里更少仅为0.8个。由此可见,中国机场行业的整体发展前景值得看好。
二、机场的构成
机场作为商业运输的基地可以划分为飞行区、地面运输区和候机楼3个大部分。飞行区是飞机运行的区域;地面运输区是车辆和旅客活动的区域;候机楼是旅客登机的区域,是飞行区和地面运输区的接合部位。
1.机场飞行区等级
跑道的性能及相应的设施决定了什么等级的飞机可以使用这个机场,表达了一个定期航班运输服务的机场的能力,机场按这种能力的分类,称为飞行区等级。飞行区等级用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数字,表示所需要的飞行场地长度。第二位是字母,表示相应飞机的最大翼展和最大轮距宽度,它们相应的数据如下表。
表5.3 飞行区等级表
第一位 数字 第二位 字母
数字 飞行场地长度(m) 字母 翼展(m) 轮距(m)
1 < 800 A <15 < 4.5
2 800 — 1200 B 15 — 24 4.5 — 6
3 1200 — 1800 C 24 — 36 6 — 9
4 1800 以上 D 36 — 52 9 — 14
E 52 — 65 9 — 14
F 65 — 80 14 —16
2.跑道标志及基本参数
跑道标志中最主要是跑道端线、跑道号和跑道中线。跑道的起始部分叫跑道端,也叫跑道出口,用跑道端线标出。跑道的两端都有跑道端线。起飞的飞机从这里起动加速,降落的飞机在到达此线之前必须停下来。在跑道端线前方可以看到醒目的跑道号。
①跑道号
跑道号用两位数表示。它是按照跑道中心线与磁北极之间的度数,以10º为一个单位四舍五入计算出的。如磁方向为267º的跑道其跑道号为27。由于一条跑道有两个方向,二者相差180º。所以,这条跑道另一端的方向是87º,跑道号就应该是09。因此任何一条跑道都应该有两个编号,两者相差18。如果机场有两条跑道则用分别用L (左)和R (右)表示。
②基本尺寸
基本尺寸指跑道的长度、宽度和坡度。
跑道的长度取决于所能允许使用的最大飞机的起降距离、机场海拔高度及常年温度变化。低海拔地区的跑道有3600米就足够达到飞机起降使用的标准了。但是,高原地区由于空气稀薄,致使飞机升力和发动机的功率降低,所以这些地方的机场跑道需要长达4000米以上。热带地区气温高,飞机的升力也会下降,所以跑道也要修得长些。目前,世界上跑道最长的机场是我国西藏昌都邦达机场,海拔4300米,跑道长度5500米。
3.跑道的附属区域
跑道附属区域包括跑道道肩、两侧安全带、两端安全道以及净空道。
4.跑道灯光系统
跑道灯光系统由4种灯光构成:侧灯、端灯、中心灯和着陆区灯。
三、机场安全
机场安全对任何机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全世界每天有数十万的旅客乘坐飞机旅行。为了安全,机场必须对每一位乘机的旅客进行人身安全检查。安全检查的一般程序是:证件检查、行李X光机检查、安全门检查、人身手探检查和开箱开包检查。
目前安检系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犯罪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安检人员会收缴所有的枪支、攻击性武器及仿制品、爆炸物、易燃物、有毒物质及具有腐蚀性物质等,确保不让任何一个伪装了的犯罪分子登机。
第六部分 航空运输
一、航线、航路及航班
航线是飞机要飞行的路线。航线的种类可分为国际航线、国内航线和地区航线三大类。
1.国际航线:指飞行的路线连接两个国家或两个以上国家的航线。一个航班如果它的始发站、经停站、终点站有一点在外国领土上都叫做国际航线。
2.国内航线:是在一个国家内部的航线,又可以分为干线、支线和地方航线三大类。其中干线是指那些航班密度高,客流量大的航线,支线和地方航线又可称为区域性航线,航班密度小于干线,客流量相对较小。
3.地区航线:指在一国之内,各地区与有特殊地位地区之间的航线,如我国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航线。
把航线相互连接,形成为一个网络,就是航线网。航线网主要有城市对型和中心辐射型两种。我国的航线网主要采用城市对型,而国外航空发达国家多采用中心辐射型这种形式。
航路是由民航主管当局批准建立的一条由导航系统划定的空域构成的空中通道。
航班是指飞机由始发站按规定的航线起飞,经过中间经停站至终点站,或不经经停站直达终点站的经营性运输飞行。
为方便运输和旅客,每个航班均编有航班号。一般规律如下:
中国国内航班号的编排是由航空公司的二字代码加4位数字组成。四位数字的第一位代表航空公司的基地所在地区,第二位代表航班终点所在地区。其中数字1代表华北、2为西北、3为华南、4为西南、5为华东、6为东北、8为厦门、9为新疆。第三、第四位表示航班序号。单数表示由基地出发向外飞的去程航班,双数表示飞回基地的回程航班。如MU5533,MU为东方航空公司的二字代码,第一位数字5表示东方航空公司的基地在上海,属华东地区;第二位数字5仍然表示华东,因为烟台属于华东地区。33为航班序号,末位3是单数,表示该航班是上海飞往烟台的去程航班。MU5534则为东航由烟台飞往上海的回程航班。再如CA1575,CA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二字代码,第一位数字1表示国际航空公司的基地在北京,属华北地区,第二位数字5表示华东,烟台属华东地区;后两位85为航班序号,末位5是单数,表示该航班是北京飞往烟台的去程航班。CA1576则为国航由烟台飞往北京的回程航班。目前随着地方航空公司的发展和民航企业间重组等原因,有的航班号并没有按照规律编排。
中国国际航班号的编排是由航空公司的二字代码加3位数字组成。第一位数字表示航空公司,后两位为航班序号,与国内航班号相同的是单数为去程,双数为回程。例如MU508 是中国东方航空公司承运的由东京飞往北京的回程航班。
航空公司代码也叫IATA二字代码,由航空公司向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申请,经批准后使用。国外航空公司申请得早,可以申请到与航空公司名称关联度较强的代码。如:美国航空公司(American Airlines)的AA、联合航空公司(United Airlines)的UA、法国航空公司(Air France)的AF、日本航空公司(Japan Air Lines)的JL。中国的航空公司由于成立得比较晚,与航空公司名称关联度比较强的代码大部分都已被其他航空公司使用,所以中国的航空公司二字代码只能选没有被使用过的代码,如厦航的MF和东航的MU等都不具备任何意义。有的航空公司二字代码甚至还是数字,如:川航的3U和春秋航的9C。
国内各航空公司航班的航线、班期和时刻等,统一由民航局批准施行并编制成航班时刻表。我国的航班时刻表按冬春季和夏秋季一年调整两次。每年4月~10月使用夏秋季航班时刻表,11月~次年3月使用冬春季时刻表。时刻表的内容包括:始发站名称、终点站名称、航班号、起飞时刻、到达时刻、机型和提供的餐食种类等内容。
二、民航客运
1.电子客票
所谓电子客票又称无票乘机。旅客订座付款以后,机票销售单位将旅客的姓名、身份证(或其他乘机有效证件)号码、航班号及舱位等信息存入统一的电脑订票系统。旅客到达机场后只要告诉机场工作人员电子客票号并出示身份证,机场工作人员从电脑系统中核实到旅客的订票信息后即可为旅客办理登机牌,旅客便可乘机旅行了。
2.客票类型
客票按旅客的年龄及航程航班的多少等情况,分为婴儿票、儿童票、联程客票、来回程客票、定期客票及不定期客票等。
① 婴儿票:年龄未满两周岁的人称婴儿。按成人票价10%购买的客票称婴儿票。
② 儿童票:年龄满两周岁但未满12周岁的人称儿童。按成人票价50%购买的客票称儿童票。
③ 联程客票(略)
④ 来回程客票(略)
⑤ 定期客票(也称“OK”票):指由承运人或销售代理人填开给旅客的指定航班和乘机日期的客票。
⑥ 不定期客票(也称“OPEN”票): 指由承运人或销售代理人填开给旅客的未指定航班和乘机日期的客票。这种客票必须在使用前确认座位,并应在规定的有效期内完成客票上列明的全部航程。
3.客票的超售
随着航空客票销售代理业的发展,航空公司发现每次航班总有预订了机票而不来的旅客。为了提高收益,航空公司有意超售2~5%的客票,以防止空位产生。采用控制性机票超售管理是国际及国内各航空公司通行的销售策略。如果有的旅客因此而坐不上预定的航班,航空公司可用赔款、转机等方法解决。航空公司的超售行为,不仅能保证自身经济效益不受损失,同时也满足了急需旅客的需要。
三、民航货运
1.民航货运形式大致可以分为普通货物运输、急件运输、特种货物运输、包机运输和快递运输。
2.航空运输活动中的危险物品根据其种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九大类:爆炸品、气体、易燃液体和易燃固体、自燃物质和遇水释放气体物质、氧化剂和过氧化物、有毒和传染性物质、放射性物质、腐蚀性物质、杂项危险物品。
3.民航货物的发运顺序如下:
① 救灾、抢险,政府指定急运物品;
② 急件;
③ 贵重物品;
④ 中转物品;
⑤ 一般物品。
四、民航运输企业主要技术指标
1.飞行安全率
飞行安全率是民航运输企业安全质量的重要指标。
2.航班正点率
航班正点率是衡量承运人运输效率和运输质量的重要指标。
航班延误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空域系统中的天气原因、空中管制(流量控制)、飞机机械故障、飞机晚点以及旅客自身原因等。
3.运输总周转量
周转量指航空器承运的旅客或货物与运输距离乘积的总和。它的单位是客公里或吨公里。按照统计的范围不同,又可分为旅客周转量,货邮周转量和总周转量。
旅客周转量是旅客数量与运输距离乘积的总和,单位是人公里或客公里。
货邮周转量是货物、行李、邮件的重量与运输距离乘积的总和,单位是吨公里。
运输总周转量是把旅客周转量折算成吨公里后与货邮周转量相加。我国一般按每位旅客75千克重量计算,1客公里折算为0.075吨公里。国际民航组织的换算标准与我国不同,每位旅客按90千克计算(包括手提和托运行李),1客公里等于0.09吨公里。运输总周转量是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的航空运输的生产量的总指标。
运输总周转量(吨公里) = 货邮周转量 + 0.09×旅客周转量
五、世界航空联盟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三大航空联盟是星空联盟(Star Alliance)、天合联盟(Sky Team)和寰宇一家(One World)。截至2013年3月,三大航空联盟所拥有的航空公司分别是27家、19家和12家,合计成员数量占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成员总数的15%左右,国际运输总周转量的80%以上,总收入的65.1%。我国的国际航空公司(CA)于2007年加入了星空联盟,东航(MU)和南航(CZ)于2010年加入了天合联盟。尽管航空联盟这种形式也有弊端,但是在世界航空运输界,这种结盟的趋势仍将会继续保持一段时间。
六、国际航空组织
1.国际民用航空组织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简称ICAO) 是各国政府参加组成的国际航空运输机构,总部设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
该组织宗旨是制定国际空中航行原则,发展国际空中航行技术,促进国际航行运输的发展,以保证国际民航的安全和增长;促进和平用途的航行器的设计和操作艺术;鼓励用于国际民航的航路、航站和航行设备的发展;保证缔约各国的权利受到尊重和拥有国际航线的均等机会等。
国际民航组织现有190个缔约国,最高权力机构是该组织的大会,每3年召开一次,理事会为常设机构,共36个理事国,分为一、二、三类,每3年选举一次。一类理事国为在航空运输方面占主要地位的国家,共11个。2004年国际民航组织第35届大会上,中国当选一类理事国。2007年9月,中国高票连任国际民航组织一类理事国。
2.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简称IATA) 是世界航空运输企业自愿组成的非政府组织,协会的总部设在蒙特利尔,我国的北京设有办事处。
国际航协从组织形式上是一个航空企业的行业联盟,属非官方性质组织,但是实际上是一个半官方组织。它通过航空运输企业来协调和沟通政府间政策,解决实际运作中的困难。
目前的成员有240多个,遍布30个国家。我国的国际航空公司、东方航空公司、南方航空公司都是协会的成员。
七、民航法律及法规
1.我国的航空法律及法规
我国的航空法律及法规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并通过的法律,如1996年3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航空法。第二个层次是由国务院或国务院与中央军委制定的近30部行政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等。第三个层次是由中国民航局参照国际民航和其他国家的通行办法,在我国的法律法规框架内制定的民航行业管理的规范性的法律文件。现有的民航规章共有400部。
2.国际航空法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涉及国际民用航空活动的国际航空公约是1919年制定的《巴黎公约》。自此,国际航空法律体系历经90多年的不断充实和修正,现已经形成了以《国际民用航空公约》(也称《芝加哥公约》)为主的航空公法,以《华沙公约》为核心的航空私法,以及以《东京公约》、《海牙公约》、《蒙特利尔公约》为代表的航空刑法。
航空刑法是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为制止针对民用航空器及机场的犯罪活动,确定对犯罪的管理和处置办法而倡议制定的公约和议定书。2010年9月10日,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又通过了最新的《北京公约》和《北京议定书》。具体内容有:一、增加了新的罪种;二、将追究犯罪行为幕后组织者和策划者的刑事责任;三、加强对生物武器、化学武器和核武器的打击;四、对预备进行犯罪也要进行惩罚;五、对民航进行任何恐怖犯罪者,不应被视为政治犯罪而拒绝引渡。
第七部分 航空器维修
航空维修作为航空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飞行安全、保障航班正点率以及降低航空运输企业的经营成本,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飞机维修工作一般分成航线维护和定期维护两大类。
第八部分 通用航空
所谓通用航空,是指除军事、警务、海关缉私飞行和公共航空运输飞行以外的航空活动,包括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矿业、建筑业的作业飞行和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试验、遥感测绘、教育训练、文化体育、旅游观光等方面的飞行活动。
通用航空使用的基本上是小型飞机,一般可分为:公务机、私人用飞机、农业用机、教练机、体育竞赛飞机等。
美国是世界上通用航空最发达的国家,有22万架通用飞机、50万名通用飞行员和近1300个通用航空机场。我国的通用航空多年来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至今尚未建立起完整而成熟的产业链。“十二五”期间,中国民航将新增1000架以上的通航飞机,通用航空的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
附:国内外部分航空公司二字代码
中 文 名 称 英 文 名 称 二字代码
中
国 国际航空公司 Air China CA
南方航空公司 China Southern Airlines CZ
东方航空公司 China Eastern Airlines MU
海南航空公司 Hainan Airlines HU
厦门航空公司 Xiamen Airlines MF
上海航空公司 Shanghai Airlines FM
深圳航空公司 Shenzhen Airlines ZH
四川航空公司 Sichuan Airlines 3U
春秋航空公司 Spring Airlines 9C
吉祥航空公司 Juneyao Airlines HO
日本 全日本航空公司 All Nippon Airways NH
德国 汉莎航空公司 Lufthansa LH
法国 法国航空公司 Air France AF
英国 英国航空公司 British Airways BA
美国 达美航空公司 Delta Airlines DL
国内外部分机场三字代码
国家或地区 城市及机场名称 三字代码
中
国 东北地区 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 HRB
沈阳桃仙国际机场 SHE
华北地区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PEK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 TSN
西北地区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XIY
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 URC
华东地区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 SHA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PVG
中南地区 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 CAN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 WUH
西南地区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CTU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 CKG
港澳台地区 香港赤鱲角国际机场 HKG
美 国 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 ORD
洛杉矶国际机场 LAX
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 JFK
亚特兰大杰克逊国际机场 ATL
英 国 伦敦希斯罗国际机场 LHR
法 国 巴黎戴高乐国际机场 CDG
日 本 东京成田国际机场 NRT
东京羽田国际机场 H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