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双双来自于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陕西韩城,大禹的阵地,司马迁的故乡。她就是西安翻译学院首位获得“全国三好学生”这一殊荣的学习,就读于经济管理学院2005级国贸专业统招本科551101班。
敬畏生命 勇于拼搏
无情的意外,让高双双的父母成了聋哑,然而在黑暗的环境里,小小年纪的她并没一味的沉溺于痛苦之中,一种“假如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的精神激励着她奋进。因为特殊的家庭环境,高双双从小到大都备受邻里乡亲的关怀,这样无私的帮助深深影响着她,社会上的朋友亲戚对她的帮助与关爱,使她感受到了阳光的温暖,于是内心本就外向的她怀着为别人着想的心情,以舍弃小我成就大我的豁达成了朋友同学中的榜样。而不服输、勇于挑战是她对生活的态度。
春风化雨 桃李芬芳
乐观的心态,积极的态度,有了学习上喜人的成绩,从一名普通学生到“全国三好学生”的蜕变,由稚嫩到成熟,其中的辛酸与汗水,付出与失去,在一张张标榜荣誉的“年级标兵”、“三好学生”荣誉证书上才显示出了价值与回报。在这份荣誉的背后,是一路来,在任何情况下,高双双同学都坚持的一个‘拼’字。她说:“敢拼,会拼,而且兴趣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课程前去培养自己的兴趣,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学会吸收客观事实上好的东西,“化天地万物为我所用”,吸纳之后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能力。此外,坚持自己的主见,保持良好的心态,善于沟通,学会宽容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一个优秀的人的语言和行为可以影响到他身边的人。
魅力方舟 西译辉煌
无悔的选择、骄人的收获让她对西译无限感激。三年前,她在姨妈数次实地考察后坚定地选择西译,并走进西译。三年后感恩西译,她用民办院校中为数不多的“全国三好学生”殊荣为西译扬名。“西译院是高双双的福地”这是同学们的感触,她感谢学校的准军事化管理,因为有了小教室才有了更多与同学交流探讨的机会,让班里同学的感情日益加深,让大家在无限的空间里发挥自己的特长,在西译这大家庭里快速成长。“精神与物质的双丰收是西译给予的,没有西译就没有自己”这是高双双的肺腑之言。
团结奋进 锐意进取
进入大学后,从担任班里的学习委员起,她就告诉自己:一个人的优秀不是真正的优秀,一个人能够带动起一个团队优秀起来才是真正的优秀。
在学校,她为班里组织策划了诸多学习活动。从以“了解我们的专业”为目的的知识概况介绍,到负责班里英语知识讲解、常识普及、方法推荐的英语学习小组和简介专业学科重点难点基本点以及时事分析的经济学习小组;从简介英语四级真题到为全班订购真题,以提前进入四级备考状态;从听力模拟训练到写作训练及模拟评分,有计划的一步一步提高同学们的英语能力。为增强班级间的交流,她还邀请英语系的优秀学生为班级作英语讲座。
课余时间,她积极组织课堂外的活动。如“拉进我们与聋哑人的距离——手语基础学习”,“每日晚间时事快报”等一些活动都广受同学们的欢迎。为准备这些活动,她每天早上做新闻速记,下午上网搜查资料,晚自习前整理编辑新闻讲稿。虽然占用了大量的休息时间,但她觉得能够用自己有限的力量去帮助更多的人,心里觉得无尚光荣。
上了大二以后,她们班从小教室移到四个班一起上自习的大教室,同学们之间的沟通有了障碍。在这种情况下,身为学习委员的她给班里每个人写了一封信,让大家能够加强联系,使班级又回到了亲如一家的和谐气氛中。
因为父母是聋哑人,她通晓手语,还成了国旗班的编外志愿者,她利用周末时间给市、区福利院的聋哑女孩教手语,同时带领本班的同学去聋哑学校与聋哑学生联谊,让更多的残疾人感受到温暖。
从学生到班干部,再到年级标兵,最后升格为全国三好学生,在西译这个大家庭里,她学会了坚持,懂得了奋进。高双双怀揣对西译和社会的感恩,依然奋斗在人生路上,一直为了心中崇高的梦想继续前进。
高双双同学在学院“三好学生标兵”表彰会上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