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昨向九三学社中央调研组建议:在厦创办主招台生的综合性大学
厦门网讯(记者 杜世成)“我们建议能参照国务院侨办创办华侨大学和暨南大学的模式,由国务院台办牵头,在厦门创办一所以招收全国台商子女、台籍青少年学生为主要对象的综合性大学,我市会在用地等各方面给予支持。”
昨日,副市长黄菱代表我市,向来厦调研的九三学社中央调研组提出上述建议。
调研组由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陈抗甫带队,多名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领导以及教育部、科技部相关部门负责人、清华大学教授参与。
黄菱说,为了更好地发挥厦门区位优势,加强两岸科技教育交流与合作,我市建议:
首先,创办一所面向台籍学生的综合性大学。尽管国家已经批准部分高校可以招收台湾学生,但由于它们并不专门招收台湾学生,因而缺乏相应的组织力量,在学科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都缺乏针对性和特色。
建议能由国务院台办牵头,厦门市政府参与创办。成立这样一所学校,有利于集中精力做好台生招生工作,研究对台生的教育规律,探索适合台湾学生特点、又符合祖国大陆基本教育制度的教育方法,吸引更多台生来大陆就学。
黄菱说,办这样一所大学,厦门有其他地方不可比拟的地缘、语言、习俗、交通等优势,也有利于建设和繁荣海峡西岸经济区,进一步加深两岸交流。
第二,现在,越来越多的台湾教育机构欲与厦门教育机构合作办学,为了缩短审批时间,提高效率,我市建议:厦台合作举办学前教育、非学历教育、中等教育的机构或项目,由厦门市政府审批,报福建省教育厅和教育部备案。
据了解,根据现行中外、大陆与港澳台合作办学条例精神,举办高等学历教育以下的教育机构或项目,必须报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批,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方的积极性与活力。
调研组认为,这两个建议都很好,他们会带回去好好研究,并积极向中央有关部门汇报,认真研究其可行性。
但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张栋认为,办一所面向台籍学生的综合性大学还要慎重些,他担心学校在短期内办不出名气,招不到足够的学生,而且投资巨大。他说,将精力主要放在现有的学校,比如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开设专门学院,效果是不是更好些?
在合作办学的审批下放方面,调研组认为,厦门是特区,又是海峡西岸的先行先试区,完全可以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