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江西农业大学来说,刚刚过去的一年是丰收之年:黄路生教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杜天真教授获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学名师奖,成为本届我省两位获奖教授之一;任军教授被列入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这一项项荣誉,无一不是该校坚持“学科强校、人才兴校、质量立校”的成果。
面对高校发展新形势,江西农大把学科建设作为强校之策,坚持“不求最大、但求最好,不求数量、但求特色”的学科建设原则,保持生物技术特色,强化农科优势,改造传统学科,发展新兴和交叉学科,组建新的学科群。目前,该校拥有12个省级重点学科、19个省级品牌专业,形成了“以农为优势、以生物技术为特色”的江西农大学科群。
江西农大响亮提出“人才兴校”理念,全面启动“人才工程”建设。学校出台人才引进政策,围绕学科建设引进专门人才;制订本校人才培养计划,提升他们的学历水平和科研能力;实施向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倾斜的优劳优酬政策,激励各院系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脱颖而出。5年来,这支队伍承担各类科研项目800多项,推广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创经济效益近31亿元。
在建立一流的学科和教师队伍的同时,该校树立“质量立校”教育理念,投入资金改善教学条件,建成我省唯一的与科技部共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完善教学大纲,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集中力量建设100门校级优质课程和30门省级优质课程。目前,该校毕业生就业率年年处在全省高校前列,动物医学、动物科学等专业的就业率更是达到了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