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资讯

3773考试网高校信息高校资讯正文

教育部高校就业率指标无助于大学生就业

来源:华夏时报 2005-5-30 11:09:27

 

    教育部有关人士在“2005关注中国大学生就业”系列活动上指出,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要达到73%以上,即不低于去年水平。这多少让人怀疑,就业率多高是可以想达到就能达到的么?就业率高就表明了大学生就业人数多么?显然都不是。

  指标管理,本来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已经有太多事例证明它的危害性。大学生毕业,从“包分配”走向“双向选择”,本身就说明了教育行政部门无法决定本应由市场调节的就业。如今,教育行政部门重新绕过市场,对高校做出就业率的指标要求,使之成为一种预设的行政指令,其正确性值得商榷。在就业市场中,高校是“卖方”不是“买方”,无权决定就业率高低,对就业率数字高低也不负有完全责任,以高就业率要求高校,根本就是不着边际。

  同时,高就业率的要求,对于不能完成指标、并且想用高就业率做招牌扩大招生的高校而言,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诱惑,会使它产生造假的冲动。在就业率上做手脚,以前不是没有过先例。比如,考上研究生的学生同时也签一份就业协议,这样一个人贡献两个就业名额,或者说服学生签下学生本人并不满意的协议,或者以不签就业协议就将学生档案和户口退回原籍为压力,强迫学生签约等等,不一而足。这些虚假数字的背后,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和对教育行政部门的勉强应对。

  即使教育行政部门“指标有理”,我们来考察一下它能够实现的可能性。

  200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为280万人,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338万人,与去年相比增加了58万人,大约增加了21%。如果保持和去年同样高的就业率,就意味着今年大学生就业率要比去年增加21%还多。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因为我国的经济增长目标和速度比没有大幅度提高,就业形势如此严峻,包括高校在内的任何部门的就业率都不可能一枝独秀。

  因此,无论从指标的合理性,还是从指标的可行性和可能性来看,就业率指标无助于就业,教育行政部门的作为,更多地应该体现在高校扩招步伐的延缓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上。(任孟山)


触屏版 电脑版
3773考试网 琼ICP备120034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