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中学业水平

3773考试网高中学考会考四川高中学业水平正文

2012四川省普通高中数学学科学业水平考试要求及说明

来源:2exam.com 2012-4-13 20:11:35

附件2:
2012四川省普通高中数学学科学业水平考试要求及说明
(试行)


一、考试性质

四川省普通高中数学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是完成数学学科毕业水平学习的高中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全省统一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面向全体普通高中和具有同等学力的在校学生和社会青年的达标性考试.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在该课程的学习中是否达到课程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学业水平认定的重要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作为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它明确了高中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学业水平考试就是要全面考查和评估我省普通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业水平是否达到了这个要求.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数学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是用于衡量学生实际水平的参照性测验,而不是用于确定学生在群体中相对水平位置的甄别性选拔考试,因而测验的重点应放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思想方法及核心能力的形成上.

二、 指导思想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数学学科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是以教育部制定的《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参照《四川省普通高中数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及《四川省普通高中数学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精神,结合我省教学实际情况,全面考查学生是否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要求.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实现课程总体目标的重要因素.通过学业水平考试,要对我省普通高中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做出合理评价,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引导日常教学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随着社会的进步,“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在变化,学业水平考试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并引导社会、学校和家庭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正确的质量观和人才观.

三、 考试内容和要求

1.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能力与要求
⑴ 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蕴含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是对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的考查,主要考查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与整合的思想、化归与转化的思想、特殊与一般的思想、有限与无限的思想、或然与必然的思想.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要与数学知识的考查紧密结合进行,通过数学知识的考查,反映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考查时,要从学科整体意义上考虑,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有效地检测学生对中学数学知识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程度.
⑵ 数学能力
能力主要是指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① 空间想象能力:能根据条件作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与变形;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
② 抽象概括能力:对具体的实例,通过抽象概括,能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并从给定的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同时能将其用于解决问题或作出新的判断.
③ 推理论证能力:推理既包括演绎推理,也包括合情推理;论证方法既包括按形式划分的演绎法和归纳法,也包括按思考方法划分的直接证法和间接证法.应学会运用合情推理进行猜想,再运用演绎推理进行证明.会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获得的正确数学命题,论证某一数学命题真实性.
④ 运算求解能力: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借助计算器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
⑤ 数据处理能力: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能从大量数据中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作出判断.数据处理能力主要依据统计或统计案例中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解决给定实际问题.
⑥ 应用意识: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能理解问题陈述的材料,并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能应用相关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进而加以验证,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表达和说明.应用的主要过程是依据现实的生活背景,提炼相关的数量关系,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构造数学模型,并加以解决.
⑦ 创新意识:对新颖的信息、情境和设问,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收集信息,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进行独立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2.数学探究、数学建模与数学文化
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文化是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不单独设置,渗透在每个模块或专题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高中阶段至少各应安排一次较为完整的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活动.
数学探究和数学建模都是高中数学课程中引入的新的学习方式.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数学建模是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数学探究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直观和严谨的关系,初步尝试数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创造的激情,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怕困难的科学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建模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体验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增强应用意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通过在高中阶段数学文化的学习,学生将初步了解数学科学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开阔视野,寻求数学进步的历史轨迹,激发对于数学创新原动力的认识,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
3.知识范围与要求
四川省普通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实行文理科同卷同内容的考试方式,内容包括必修部分所有内容和选修系列1与系列2 中相同内容部分.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将其中所涉及的知识点的能力层级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知道、识别、模仿等)”、“理解(描述,说明,表达,推测,想像,比较,判别,会求,会解,初步应用等)”和“掌握(掌握,导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讨论,选择,决策,解决问题等)”三个层次并分别用A、B、C表示.
能力层级 了解 理解 掌握
符    号 A B C
A——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能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和认识它.
B——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作正确的描述说明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进行比较、判别、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C——掌握:要求能够对所列的知识内容进行推导、证明,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并能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分析日常生活或生产实践中的问题.
下面为考试内容对应的考查能力层级要求:

块 内  容 能力层级 备 注
  A B C 

 

 

 

 

1

 

 

 

 

 

 集合的含义 √   
 集合之间的包含与相等的含义 √   
 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   
 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及计算  √  
 补集的含义及求法  √  
 用Venn图表示集合的关系及运算  √  
 函数的概念 √   
 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  
 函数的表示法  √  
 简单的分段函数及应用 √   
 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  √  关注学科内综合
 奇偶性的含义 √   
 利用函数的图象理解和探究函数的性质  √  关注探究过程
 有理指数幂的含义 √   
 幂的运算 √   
 指数函数的概念及其意义;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  
 指数函数模型的应用 √   关注实践应用
 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  √  
 换底公式的应用 √   
 对数函数的概念及其意义;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  
 指数函数 与对数函数
  互为反函数 
√   

 幂函数的概念 √   
 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 √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  关注探究过程
 函数的模型及其应用   √ 关注实践应用

 

 

 

2 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   
 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的画法及三视图的识别  √  
 斜二测法画空间图形的直观图  √  
 应用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画空间图形的视图与直观图 √   
 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   
 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的四个公理和一个定理 √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平行或垂直的判定和性质  √  
 运用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   √ 
 直线的倾斜角及斜率的概念  √  
 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的计算公式  √  
 利用斜率判断直线的平行与垂直  √  
 直线方程的三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和一般式  √  关注探究过程
 两直线交点坐标的求法  √  
 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两平行线间的距离 
 √  
 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  √  
 直线与圆以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  关注学科内综合
 直线和圆的方程的简单应用  √  关注实践应用
 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概念 √   
 用空间直角坐标系刻划点的位置  √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  

 


3 算法的思想和含义 √   
 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   关注探究过程
 五种基本算法语句 √   
 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  
 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 √   
 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  √  关注实践应用
 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 √   
 合理选取样本,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并能做出合理的解释 √   
 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  
 随机抽样的基本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基本思想的实际应用  √  关注实践应用
 散点图的作法 √   
 利用散点图直观认识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   
 最小二乘法 √   
 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 √   
 概率的意义及频率和概率的区别 √   
 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及应用 √   关注实践应用
 古典概型及其概率的计算公式,用列举法计算概率  √  
 几何概型的意义 √   

 

 

 

 

 

 

4 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 √   
 弧度与角度的互化  √  
 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   
 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诱导公式  √  
 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图象画法及性质的运用  √  关注探究过程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  
  的实际意义
√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  √  关注实践应用
 平面向量和向量相等的含义及向量的几何表示 √   
 向量加、减法的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  
 向量数乘的运算  √  
 向量数乘运算的几何意义及两向量共线的含义 √   
 向量的线性运算性质及其几何意义 √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 √   
 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   √ 
 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减及数乘运算  √  
 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  √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 √   关注探究过程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 √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及其运算  √  
 运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并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  √  关注学科内综合
 平面向量的应用   √ 关注学科间联系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  
 运用相关公式进行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   


5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其运用  √  关注实践应用
 数列的概念和简单的表示法 √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  √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 项和公式
 √  
 数列方法的应用   √ 关注学科内综合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概念 √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  
 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 √   
 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  
 两个正数的基本不等式  √  
 两个正数的基本不等式的简单应用  √  关注学科内综合

 

 

 

 

 

 

 

修 

 

常用逻辑用语 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四种命题的关系 √   
  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  √  关注学科内综合
  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 √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  √  
 


圆锥曲线与方程 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及简单几何性质   √ 关注学科内综合
  抛物线、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和简单几何性质 √   
  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 √   关注学科内综合
 

 

 

 

 

 


导数及应用 导数的概念 √   
  导数的几何意义  √  关注实践应用
  由导数定义求函数   的导数
 √  
  用给出的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求简单函数的导数  √  
  导数公式表 √   
  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 
  求不超过三次的多项式函数的单调区间    √ 
  求不超过三次的多项式函数的极大值、极小值以及在给定区间上不超过三次的多项式函数的极大值、极小值  √  关注学科内综合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数系的扩充 √   
  复数的基本概念以及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  
  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 √   
  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  √  
  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的几何意义 √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
学生个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学生的个性品质.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审慎思维的习惯,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具体考察方法与内容融入试题之中.

四、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考试时间及试卷满分
考试方式 纸笔测试;闭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试卷满分 100分
2.试卷结构
⑴ 试卷内容大至比例
基本原则:注重基础,注重教材,注重能力,注重应用,突出主干知识,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知识覆盖面达到75%左右.
⑵ 试卷题型比例
题 型 题 量 分  值
选择题 10小题 40分
填空题 4小题 16分
解答题 5小题 44分
⑶ 试题难易比例
全卷总体难度系数大致控制在0.75左右.各题型难度系数及大致比例如下:
难度级别 容易题 稍难题 难题
难度系数 0.8以上 0.65—0.8 0.50—0.65
约占比例 70% 20% 10%

五、题型示例

1.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例1】  cos1110°的值是
(A) -    (B)      (C) -     (D) 
【分析】  根据诱导公式,将1110°转化为(0°,360°)或(0°,90°):cos1110°= cos(3×360°+30°)=cos30°= .
【答案】  (B).
【说明】  本题主要考查诱导公式(终边相同的角的关系)、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能力要求层次为了解,属于容易题.
【例2】  复数
(A)         (B)        (C)       (D) 
【分析】  复数的四则运算,按法则进行: .
【答案】  (C).
【说明】  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代数运算,能力要求层次为了解,属于容易题.
【例3】  下列函数中,定义域为R的是
(A) y=    (B) y=log2x   (C) y=x3    (D) y=
【分析】  由于各选项给出的均是具体的基本初等函数,考察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即可.
【答案】  (C).
【说明】  本题主要考查基本初等函数的定义域,能力要求层次为了解,属于容易题.
【例4】  若 ,则
(A)    (B)    (C)    (D)
【分析】  判断给定两个数集的关系,可以结合数轴直观.显然,(A)(B)不正确,由 得 ,∴ ,故选(D).
【答案】  (D).
【说明】  本题主要考查集合与集合的关系,补集的求法,能力要求层次为理解,属于容易题.
【例5】  数列 的前 项和为 ,若 ,则
(A)      (B)      (C)      (D) 
【分析】  已知 ,求 (或具体的前n项和),可以直接运用公式,或观察 的特征,选用相应的方法.这里采用裂项相消处理.
【答案】  (A).
【说明】  本题主要考查数列通项和前n项和的关系(求法),能力要求层次为了解,属于容易题.因为问题要求的是 ,除采用根据通项求和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逐一求出 、 、…、 的方法获得答案.
【例6】  函数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
(A)     (B)     (C)     (D) 
【分析】  由零点存在性定理,若零点所在区间为(a,b),则f(a)f(b)<0.于是,从判断区间端点函数值的符号入手解题. , ,故选(C).
【答案】  (C).
【说明】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的运用,能力要求层次为了解,属于容易题.在这里,函数f(x)单调递增,有且仅有一个零点.
【例7】  已知向量 , ,则
(A)     (B)     (C) 20    (D) 40
【分析】  根据已知,先由坐标运算求出向量b=(2,-4),再求其模.
【答案】  (A).
【说明】  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坐标运算及向量的模,能力要求层次为了解,属于容易题.
【例8】  将函数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小为原来的一半,纵坐标不变,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
(A) 4π    (B) 2π    (C) π    (D) 
【分析】  根据函数图象变换与解析式相应变化的关系,“横坐标缩小为原来的一半,纵坐标不变”对应“2x代换x”,函数变为 ,选(C).
【答案】  (C).
【说明】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图象(变换)与性质(周期),能力要求层次为了解,属于容易题.
【例9】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都是三角形,则这个几何体是
(A) 圆锥   (B) 四棱锥   (C) 三棱锥   (D) 三棱台
【分析】  由正视图与侧视图都是三角形,说明几何体为锥体,再由俯视图也是三角形,说明底面是三角形,所以几何体为三棱锥.
【答案】  选择(C).
【说明】  本题主要考查三视图,对几何体的形状进行判断,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能力层次要求为了解,属于容易题.
【例10】  两条直线 与 的位置关系是
(A) 平行   (B) 垂直   (C) 相交且不垂直 (D) 重合
【分析】  由两直线方程的系数关系判断其位置关系,因为对应系数的积之和: ,所以这两条直线是垂直的.
【答案】  (B).
【说明】  本题主要考查两条直线垂直的判定,应用意识,能力层次要求为理解,属于容易题.
【例11】  已知 是第四象限角,则方程 表示的曲线是
(A) 焦点在 轴上的椭圆    (B)焦点在 轴上的椭圆
(C) 焦点在 轴上的双曲线  (D)焦点在 轴上的双曲线
【分析】  根据 所在象限,确定出 的符号,再根据方程的形式判断属于那类曲线.因为 是第四象限角,所以 <0,所以方程 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
【答案】  (D).
【说明】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符号,双曲线的定义,特殊与一般的思想,能力层次要求为了解,属于容易题.
【例12】  已知抛物线 上的一点P到y轴的距离为2,则点P到此抛物线的焦点的距离是
(A) 1     (B) 2    (C) 3     (D) 4
【分析】  已知抛物线上的点,求焦点弦问题,都是根据抛物线的定义解决问题.根据抛物线的定义知,点P到焦点的距离等于点P到准线的距离,而准线到y轴的距离为1,点P到y轴距离为2,所以点P到准线的距离3.
【答案】  (C).
【说明】  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定义,数形结合的思想,化归与转化的思想,应用意识,能力层次要求为理解,属于容易题.
【例 13】  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三个实数a,b,c,要求输出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那么在空白处的判断框中,应该填入下面四个选项中的(注:框图中的赋值符号“=”也可以写成“ ”或“:=”)
(A) c>x    (B) x>c
(C) c>b      (D) b>c
【分析】  正确理解“输入三个实数a,b,c,要求输出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的含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答案】  (A).
【说明】  本题主要考查框图中的条件结构,识图能力以及观察、推理的能力,能力要求层次为理解,属于容易题.
【例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事件A,B中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一定比A,B中恰有一个发生的概率大
(B) 事件A,B同时发生的概率一定比A,B中恰有一个发生的概率小
(C) 互斥事件一定是对立事件,对立事件不一定是互斥事件
(D) 互斥事件不一定是对立事件,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
【分析】  根据并事件、交事件、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的定义进行判断.
【答案】  (D).
【说明】  本题主要考查并事件、交事件、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的定义,能力要求层次为了解,属于容易题.
【例15】  函数 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的图象大致是
 

【分析】   的图象过点 ,且单调递减,故它关于直线y=x对称的图象过点 且单调递减,选(A).
【答案】  (A).
【说明】  本题主要考查指数函数的图象及图象的对称变换,能力要求层次为理解,属于中档题.解答本题还有两种思路:一是作出函数 的图象,再作其对称图形;二是利用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图象关系(其反函数为 ).
【例16】  若 为实数,则“ ”是“ ”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分析】  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应注意分析“甲”能否推出“乙”、“乙”能否推出“甲”,进行推证时,还应充分运用到特例和反例.对于本例,当 , 时,有 ;反过来,当 , 时,则有 ,∴“ ”是“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条件.
【答案】  (D).
【说明】  本题主要考查充要条件的概念及其判断,能力要求层次为理解,属于中档题.
【例17】  若 , , 是空间三条不同的直线,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      (B) ,  
(C)   , , 共面  (D) , , 共点  , , 共面
【分析】  借助正方体各棱的位置关系,可举出A,C,D三个选项的反例,说明不成立,如 共面,B选项显然成立,如不共面,由 , ,根据异面直线所成角知 与 所成角为90°.
【答案】  (B).
【说明】  本题主要考查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化归与转化的思想,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能力层次要求为理解,属于中档题.
2.填空题:将答案直接填在题中横线上.
【例18】  已知集合 ,集合 ,则 的一个非空子集是___________.
【分析】  由已知, .
【答案】   、 或 (填其中一个即可).
【说明】  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运算(求交集)、对给定集合子集的识别,能力层次要求为理解,属于容易题.
【例19】  已知函数 那么f(4)的值为____________
【分析】  求各段函数已知的分段函数的函数值,基本方法是根据自变量的范围代入相应解析式.∵4>0,∴  .
【答案】  2.
【说明】  本题主要考查(分段)函数值的求法、简单的对数运算,能力要求层次为了解,属于容易题.
【例20】  某校高中一、二、三年级的学生分别有800名,1200名,1000名,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其中抽取一个容量为750的样本,则从高中二年级抽取的人数为____________ .
【分析】  总体是由差异明显的部分组成,根据问题要求采用的抽样方法为分层抽样,故按比例计算各年级抽取的人数.
【答案】   .
【说明】  本题主要考查分层抽样的方法及相关计算,抽样方法的合理性及统计的思想,能力要求层次为了解,属于容易题.
【例21】  命题“如果函数f(x)是偶函数,那么它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的逆命题是____________.
【分析】  构造简单命题的逆命题,只需交换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答案】  如果函数f(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那么它是偶函数.
【说明】  本题主要考查命题的几种形式的关系,能力要求层次为了解,属于容易题.
【例 22】  如图是某中学高二年级举办的演讲比赛上,七位评委为某选手打出的分数的茎叶统计图,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中位数为                 .
【分析】  去掉一个最高分93分和一个最低分79分后,余下的五个分数依次是:84,84,85,86,87,中位数是85.
【答案】  85.
【说明】  本题主要考查用茎叶图分析问题的方法,阅读图表的能力,能力要求层次为了解,属于容易题.
【例23】  某人早上醒来的时候发现表停了,如果他打开收音机收听电台报时,他等待的时间不多于10分钟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分析】  利用几何概型的定义和几何概型公式求解.
【答案】   .
【说明】  本考查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的识别,解决应用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能力要求层次为了解,属于容易题.
【例24】  若角 的终边经过点 ,且 ,则 ______.
【分析】  已知角的终边上的点和三角函数值,运用定义建立关系:  = ,解得m=-1.
【答案】  -1.
【说明】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定义,能力要求层次为了解,属于容易题.在课标及教材中,强调单位圆在理解定义、性质中的作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是以角的终边和单位圆的交点建立的.解答中根据定义得到等式时运用了:   (其中,(1,y0)为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x,y)为终边上异于原点的点).
【例25 】  当输入的x的值为-5,下列程序运行的结果等于_________.
【分析】  该程序用了输入语句、条件语句、赋值语句和输出语句进行算法描述.
【答案】  5.
【说明】  本题主要考查输入语句、条件语句、赋值语句和输出语句的功能和数学阅读理解的能力,能力要求层次为了解,属于容易题.
【例26】  向量 , , 与 的夹角为 ,则 ________.
【分析】  由联系题设各量的向量数量积公式变形即得.
【答案】  -10.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向量数乘的运算,能力要求层次为了解,属于容易题.
【例27】  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 ,则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
【分析】  根据已知的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结合图形即得答案.
【答案】  -6.
【说明】  本题主要考查基本的线性规划问题,能力要求层次为理解,属于中档题.
【例28】  经过点P(3,0)且长轴长是短轴长的3倍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
【分析】  由于焦点位置不确定,需要分情况讨论,再根据P点坐标得出a或者b,从而得出椭圆的标准方程.当焦点在x轴上时,有a=3,b=1,此时椭圆方程为 ,当焦点在y轴上时,有b=3,a=9,此时椭圆方程为 .
【答案】   , .
【说明】  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的标准方程,分类与整合的思想,应用意识,能力层次要求为理解,属于中档题.
【例29】  函数 ,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________.
【分析】  根据正弦函数的单调性解答.令z= ,而函数y=sinz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由 ,得    , .
【答案】   .
【说明】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单调性,能力要求层次为理解,属于中档题.
【例30】  如图,在正方体 中, ,点E为AD的中点,点F在CD上,若EF∥平面AB1C,则线段EF的长度等于_____________.
【分析】  由线面平行得出线线平行,知EF为三角形DAC的中位线,再根据中位线定理求值.因为 , ,且平面 与平面 的交线为 ,所以 ,又点 为 的中点,所以 为 的中位线,所以 .因为 , 为正方形,所以 ,所以 .
【答案】   .
【说明】  本题主要考查线面平行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化归与转化的思想,空间想象能力与推理论证能力,能力层次要求为理解,属于中档题.
【例31】  已知一隧道的截面是半径为4 m的半圆,车辆只能在道路中心线一侧行驶,一辆宽为2.7 m,高为3 m的货车能不能驶入这个隧道?你作出的判断是________(填“能”或“不能”).
【分析】  建立坐标系,根据圆的方程求出对应点的纵坐标,再与车的高度进行比较,作出合理判断.如图,以半圆的圆心为坐标原点,其直径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半圆的方程为: .令x=2.7,则 .
∵ ,∴货车不能驶入此隧道.
【答案】  不能.
【说明】&

[1] [2] 下一页

触屏版 电脑版
3773考试网 琼ICP备120034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