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简章

3773考试网2017考研招生简章正文

五邑大学2010年研究生招生目录

来源:fjzsksw.com 2009-9-16 12:00:48

五邑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运用数学工具、工程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经济学和行为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管理问题,侧重于研究同现代生产经营、科技、经济、社会等发展相适应的管理理论、方法和工具,提高管理的效益和效率。

本学科是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学校重点学科,师资力量雄厚,有教授7名、副教授5名,学术梯队完整,拥有完善的现代化技术设备和研究手段。

本学科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主要有专业基础理论课和反映学科最新研究成就的专业课,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能力,能独立从事本专业领域的研究和管理工作。

学校代码:11349 专业代码:120100 招生人数:10

序号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

1

管理系统仿真与建模

张丹松教授

张能福教授

黄长征教授

杨纬隆教授

肖健教授

邓祥明副教授

李运蒙副教授

辛玉红副教授

王天擎副教授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303数学(三)

专业基础课(以下课程任选一门):
804
数据结构
80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806
管理学原理
815
微观经济学

以下任选一门:

管理信息系统
运筹学基础
计算机原理
经济预测与决策
⑤C
语言程序设计

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3

金融工程

4

证券投资

5

现代企业战略管理

 

企业管理专业

"企业管理"学科以现代经济学理论和管理理论为基础,以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为工具,研究经济过程和管理系统变化规律。本学科的研究方向有:企业战略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资本运营与企业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五个研究方向。

本学科是学校重点扶持学科,师资力量雄厚。通过企业咨询服务中心,积极为地方社会服务,成为地方政府和企业事业发展的思想库和智囊团,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

本学科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主要有专业基础理论课和反映学科最新研究成就的专业课。学生培养目标是:能够胜任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国际合作企业以及民营高科技企业的管理实务工作,能从事大中型项目投资分析与管理。

 

 

 

 

学校代码:11349 专业代码:120202 招生人数:10

序号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

1

企业战略管理

王润良教授

刘志坚教授

阮梓坪教授

纪秋颖教授

  宏教授

刘联辉教授

费明胜教授

向佐春副教授

  佳副教授
  红副教授

杨序谨副教授

  棠副教授

范佳凤副教授

何 浏副教授

杨 标副教授

吴海民副教授

容少华副教授

①101政治
②201
英语
③303
数学()
专业基础课(以下课程任选一门):
806
管理学原理
815
微观经济学

以下任选一门:

专业综合1(市场营销、财务管理)
专业综合2(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2

生产与运作管理

3

资本运营与财务管理

4

市场营销

5

人力资源管理

 

系统工程专业专业

"系统工程"学科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涉及的相关学科有运筹学、系统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它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中的理论和方法,并应用计算机技术,对系统的结构、要素、信息和作用关系等进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以达到最优规划、最优设计、最优管理和最优控制的目的。本学科的研究方向有:复杂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模糊系统技术与应用、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最优化理论与应用等四个研究方向。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积极为地方社会服务,成为地方政府和企业事业发展的思想库和智囊团,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

本学科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主要有专业基础理论课和反映学科最新研究成就的专业课,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能力,能独立从事本专业领域的研究和管理工作。

 

 

 

 

 

学校代码:11349 专业代码:081103 招生人数:10

序号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

1

复杂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军教授

肖健教授

张丹松教授
黄长征教授
杨纬隆教授

①101政治
②201
英语
③301
数学()
专业基础课:(以下课程任选一门):
801
信号与系统
802
电路分析

813微机原理及应用

817系统工程

以下任选一门:

运筹学基础
管理信息系统
自动控制原理
计算机网络原理

2

模糊系统技术与应用

3

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

4

最优化理论与应用

 

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

"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主要以光、机、电、生物等各种形式信号为对象,研究其获取、处理和传输的理论和技术。主要研究方向有:人机自然交互、生物特征信息处理、语音识别与压缩、图像处理与压缩、信息网络与技术、光电信号处理、信息处理方法等。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现代化实验手段。研究工作以学科前沿课题或与国民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纵、横向课题为主,兼为高新技术研发或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研究经费充足、来源广泛。

本学科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包括本专业主要基础理论课以及反映本学科最新成就的专业课,培养学生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而广泛的专业知识,能独立从事本专业领域的研究与工程开发工作。

学校代码:11349 专业代码:081002 招生人数:10

序号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

1

信息处理理论与技术

甘俊英教授

张有为教授

廖惜春教授

周开利教授

张歆奕副教授

应自炉副教授
徐秀平副教授

余义斌副教授

  兵副教授

①101政治
②201
英语
③301
数学(一)
专业基础课(以下课程任选一门):
801
信号与系统
802
电路分析
819
通信原理

以下任选一门:

数字信号处理
通信原理
自动控制原理
电子技术

⑤数字图像处理

2

信息网络理论与技术

3

光纤通信与光纤传感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将认知科学与控制工程相结合,以现代信号处理与模式识别理论为基础,研究智能信息处理与识别的方法和技术,并以此为基础构造具有智能特征的自动控制与自动识别系统和装置。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智能信息处理技术、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诊断工程与控制学。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现代化实验手段。研究工作以学科前沿课题或与国民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纵、横向课题为主,兼为高新技术研发或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研究经费充足、来源广泛。

本学科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包括本专业主要基础理论课以及反映本学科最新成就的专业课,培养学生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而广泛的专业知识,能独立从事本专业领域的研究与工程开发工作。

学校代码:11349 专业代码:081104 招生人数:10

序号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

1

智能控制与智能系统

樊可清教授

  霆教授
何益宏教授

黄险峰副教授
  全副教授

  浩副教授

王小平副教授

周利教授

董清华教授

邓子胜教授

李本强副教授

余爱民教授(外聘)

①101政治
②201
英语
③301
数学(一)
专业基础课(以下课程任选一门):
801
信号与系统
802
电路分析
813
微机原理与应用

817系统工程

810工程力学

以下任选一门:

数字信号处理

自动控制原理
电子技术基础
数据结构

工程结构

 

2

智能信息处理及应用

3

诊断工程与控制学

4

工程结构建模与检测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以交通工程学为基础,研究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与检测技术等在交通系统中的应用。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智能交通控制、智能交通信息处理、交通检测技术及应用、交通设施与设备状态监测和健康评价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现代化实验手段。研究工作以学科前沿课题或与国民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纵、横向课题为主,兼为高新技术研发或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研究经费充足、来源广泛。

本学科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包括本专业主要基础理论课以及反映本学科最新成就的专业课,培养学生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而广泛的专业知识。本学科与高新技术企业联合建立了硕士研究生工作站,为培养学生独立从事本专业领域的研究与工程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学校代码:11349 专业代码:082302 招生人数:10

序号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

1

智能交通控制

董超俊教授

樊可清教授
梁新荣教授

刘智勇教授(外聘)

钟碧良教授(外聘)

101政治
201英语
301数学(一)
专业基础课(以下课程任选一门): 801信号与系统

802电路分析
810
工程力学
814
交通工程学
816
数据库原理

以下任选一门:

自动控制原理
微机原理及接口
电子技术
道路交通控制
计算机网络原理

⑥数字图像处理

2

智能交通信息处理

3

交通检测技术及应用

4

交通设施与设备状态监测和健康评价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二级学科,紧密联系计算机发展的最新热点以及计算机行业的发展方向,开展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计算机科学及应用技术研究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计算机网络、数据仓库与挖掘、图像识别与处理等。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现代化实验手段。研究工作以学科前沿课题或与国民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纵、横向课题为主,兼为高新技术研发或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研究经费充足、来源广泛。

本学科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包括本专业主要基础理论课以及反映本学科最新成就的专业课,培养学生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而广泛的专业知识,能独立从事本专业领域的研究与工程开发工作。

学校代码:11349 专业代码:081203 招生人数:10

序号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

1

计算机网络

何国辉教授
郑晓曦教授

高宏宾副教授

易正强副教授
吴明芬副教授
曹彩凤副教授

张先勇副教授

李鹤喜副教授

袁承武副教授

曾爱国副教授

101政治
201英语
301数学(一)
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以下任选一门:

数据库原理
离散数学
C/C++程序设计
计算机图形学

 

2

数据仓库与挖掘

3

图象识别及处理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主要开展高速光纤通信、信息理论与安全通信、多媒体信息传输与处理、宽带网络、移动通信、光纤传感、光电子功能材料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

5年来,该学科主要成员承担、完成了国家级、省市级科研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70余篇。获省级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厅级一等奖2项,鉴定科研成果及发明专利多项。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现代化实验手段。研究工作以学科前沿课题或与国民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纵、横向课题为主,兼为高新技术研发或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研究经费充足、来源广泛。

本学科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包括本专业主要基础理论课以及反映本学科最新成就的专业课,培养学生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而广泛的专业知识,能独立从事本专业领域的研究与工程开发工作。

学校代码:11349 专业代码:081001 招生人数:10

序号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

1

高速光纤通信系统

甘俊英教授
江太辉教授
廖惜春教授

周开利教授

张歆奕副教授
应自炉副教授
杨芷华副教授

余义斌副教授

  兵副教授

①101政治
②201
英语
③301
数学(一)
专业基础课(以下课程任选一门):
801
信号与系统
802
电路分析
819
通信原理

以下任选一门:
自动控制原理
微机原理及接口
电子技术
计算机网络原理
光纤通信

⑥数字图像处理

2

多媒体信息传输与

处理

3

信息理论与安全通信

 

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

"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范围:现代设计理论方法、工业产品设计、现代测试及故障诊断技术、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制造自动化技术及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先进制造与智能制造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工作属学科前沿,或是企业实际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学科现有教授6名,副教授13名,学科梯队中有博士8名。本学科拥有先进完备的实验仪器设备,多种先进的CAD/CAE软件系统。导师们在学科前沿中都有丰硕的研究成果。

本学科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主要有专业基础理论课和反映学科最新研究成就的专业课,本专业硕士生在珠三角地区亦有非常好的就业前景。

 

 

 

 

 

 

学校代码:11349 专业代码:080203 招生人数:10

序号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

1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王建生教授
杨铁牛教授
杜遥雪教授
孔凡国教授

  霆教授

李辛沫教授
史天录副教授
周俊荣副教授
袁丽娜副教授

①101政治
②201
英语
③301
数学(一)
专业基础课(以下课程任选一门):
810
工程力学
811
机械原理

820机械设计
813
微机原理及应用

 

以下任选一门: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

 

2

反求工程

3

机械装备控制理论与设计

4

计算机仿真与优化设计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的主要研究范围: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制造业信息化,制造自动化技术及系统,机械制造中的智能监测、诊断与控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先进制造技术,特种制造装备,智能制造技术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工作属学科前沿,或是企业实际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学科现有教授7名,副教授13名,学科梯队中博士有8名。本学科拥有大型先进完备的实验仪器设备,多种先进的软件系统。导师们在学科前沿中都有丰硕的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多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本学科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主要有专业基础理论课和反映学科最新研究成就的专业课,本专业硕士生在珠三角地区亦有非常好的就业前景。

学校代码:11349 专业代码:080201 招生人数:10

序号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

1

现代检测及故障诊断技术

胡社军教授

王建生教授
杨铁牛教授

  霆教授
王大承教授
杜遥雪教授
孔凡国教授
史天录副教授
周俊荣副教授

耿爱农副教授

①101政治
②201
英语
③301
数学(一)
专业基础课(以下课程任选一门):
810
工程力学
811
机械原理
820
机械设计
813
微机原理及应用

822金属材料学

以下任选一门: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

材料学

2

自动化生产系统与装备

3

虚拟制造中的产品建模与设计

4

金属膜合金材料

 

应用化学专业

"应用化学"专业以精细化学品的研制与应用、无机功能材料的合成与应用、废水及工业固废的处理等为主要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领域有:金属配合物、新能源材料、纳米材料、发光材料、新型药物、水处理剂的合成;涂料、胶粘剂、各类产品添加剂的制备;天然产物综合利用与改性、水处理技术开发、工业固废资源化等。

本学科为我校重点学科,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12人。曾承担和完成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多项。配备有精良的实验仪器设备,纵、横向项目广泛,科研经费充足。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有着长期的科研合作关系。

本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是必备的基础理论课和反映本学科最新研究成就的专业课,注重培养学生坚实的专业基础和创新能力,毕业后能独立从事本专业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或继续深造。

学校代码:11349 专业代码:081704 招生人数:12

序号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

1

无机功能材料的合成与应用

  教授

马晓鸥教授

鲁文杰教授

刘敏超教授

  爽教授

孙宁副教授
罗儒显副教授

李玉瑛副教授
  忆教授

尹荔松教授

曾庆光副教授

康思琦教授(外聘)

①101政治
②201
英语
③302
数学(二)
专业基础课(以下课程任选一门):
807
物理化学
808
有机化学
809
化工原理

823固体物理基础

824材料科学基础

825 纳米材料

以下任选一门:

综合化学
普通物理学

材料科学基础

 

2

废水及工业固废的处理

3

精细化学品的研制与应用

4

新能源材料

5

纳米功能材料

6

稀土发光材料

 

应用数学专业

"应用数学"学科目前有下列主要研究方向:模糊拓扑及其应用、模糊半群理论、拓扑学及其应用、智能计算、复分析及其应用、图论及其应用、微分方程数值解、数值代数等。

本学科是五邑大学重点学科,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科研、教学设备。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10人,博士11人(其中博士后3人);专业实验室1个。导师们在本学科前沿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0余篇, 其中被SCI收录100余篇,EI收录50余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市、厅级奖励多项。

本学科为研究生开设专业基础理论课、反映学科最新研究成就的专业课、追踪本学科研究前沿的选修课,使毕业生具有独立从事应用数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学校代码:11349 专业代码:070104 招生人数:12

序号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

1

不确定性数学理论与应用

白世忠教授
谢祥云教授
谭海鸥教授

燕鹏飞教授
欧见平教授

曹文胜教授

王奇生教授

周积团副教授

①101政治
②201
英语
③368
数学分析
④818
高等代数

以下任选一门:
复变函数
数值分析
离散数学
近世代数
点集拓扑

2

智能计算理论与方法

3

拓扑学及应用

4

复分析及其应用

5

图论及其应用

6

微分方程数值解

7

数值代数

 

纺织工程专业

"纺织工程"专业以纺织高新技术、新材料在纺织上的应用及纺织新工艺新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

本专业是我国华中华南地区唯一的纺织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现有教授5名、副教授6名,学术梯队结构合理,先后承担国际合作、国家和省部级及横向科研项目20多项,出版教材、专著8部,公开发表论文300篇以上,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奖励20项。

五邑大学与法国国立高等纺织工业与艺术大学于2002年签订了双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协议,每年从新入学的研究生中选拔学生去法国攻读硕士学位,在三年内将获得中国和法国的二个硕士学位。

本专业为研究生开设能反映国内外纺织高新技术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硕士生论文从事与当前纺织高科技有关的研究项目。本专业是广东省名牌专业,研究生就业率一直保持100%。欢迎有志从事纺织工程、纺织材料和染整等方面的同学报考。

学校代码:11349 专业代码:082101 招生人数:10

序号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

1

纺织高新技术

狄剑锋教授
齐宏进教授
赵其明教授

杜文琴教授

贾永堂教授

张增强副教授
  副教授

①201英语
②101
政治
③302
数学(二)
专业基础课:
803
纺织材料学

以下任选一门:
棉纺学
机织学
针织学
织物结构与设计
染整学

2

新材料在纺织上的应用

3

纺织新工艺新技术

4

生物医用纺织品

纺织品功能性整理

 

报考说明

五邑大学2010年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系统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应用化学、应用数学、纺织工程等13个学科、专业计划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140名。

一、报考条件

1.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 高等学校应届、历届本科毕业生;具有大专毕业学历,且有2年或以上工作经历,有材料证明达到本科生毕业水平的同等学力者。

3. 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40周岁。

二、报考办法

1. 凡符合报考条件者,请按教育部公布的时间和网址进行网上报名,并且还要到考生所在省、市招生办指定的报名点报名。

2. 全国入学统一考试(初试)时间以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时间为准;复试时间在20104月中下旬。

3. 考试科目为4门。其中,政治、外语、数学(除应用数学专业外)由国家考试中心命题,专业基础课由我校自行命题。凡选考科目,考生必须在报名时选定。

4. 考生填报志愿时,必须写明报考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名称。

、录取程序

根据公平、公开的原则,拟复试和拟录取名单先由各院、系招生领导小组讨论提出,再报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研究审定后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对于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如初试、复试和体检合格,原则上优先录取。凡报考我校的考生若因名额所限不能在所报专业内录取,我校负责在校内相近专业进行调剂录取,或向兄弟院校推荐。我校2010年所录取的研究生全部为公费指标。

 

 

五邑大学——是你成才的摇篮,走向成功的新起点。

欢迎你报考五邑大学硕士研究生!

 

联系部门:广东省江门市五邑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529020

联系人:老师、老师、老师

E-mail: yjs@wyu.edu.cn

电话:0750-3296951

传真: 0750-3296952

触屏版 电脑版
3773考试网 琼ICP备120034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