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大纲

3773考试网2017考研考研大纲正文

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11年考研大纲

来源:fjzsksw.com 2010-8-24 15:48:49

第七章   历史规律与社会形态的更替
  第一节  历史运动的规律及其特殊性
  1、自然运动和历史运动的区别是什么?
  2、列宁的“两个划分”、“两个归结”思想的内容及其意义。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4、为什么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根本标准?
  5、如何准确全面地理解“生产力标准”?
  6、为什么说确立生产力标准,从根本上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同空想社会主义的界限?
  7、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第二节  历史规律的实现途径
  1、  科学、技术、社会革命、改革
  2、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当代第一生产力?
  3、 历史的参与者和历史的创造者的区别。
  4、马克思主义者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
  5、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受到哪些条件的制约?
  6、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第三节  社会形态的更替及其多样性
  1、社会、社会形态、社会经济形态的含义。
  2、史事件的不可重复性与历史的规律性、决定性的关系。
  3、历史选择性的含义、原因。
  4、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表现。
  第八章  认识与实践
  1、唯心主义先验论、不可知主义的怀疑论、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的主要特点及其根本错误。
  2、如何理解认识的本质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3、为什么说人的认识活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
  4、能动的反映或反映的能动性的含义。
  第九章  认识形式与认识过程
  1、主体反映结构与对象自身结构的一致性是感性直观与理性思维相一致的客观基础。
  2、为什么认识必然要经历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发展过过程?
  3、怎样才能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反思的含义及不同于一般思维的特点。
  5、建构的含义。
  6、非理性因素的含义。
  7、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途径。
  第十章  认识活动与思维方法
  1、如何理解辩证法、认识论、方法论的一致性?
  2、思维方法的含义及其特征。
  3、知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的含义及其区别。
  4、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及其辩证关系。
  5、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及其辩证关系。
  6、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7、逻辑的和历史的一致的方法。
  第十一章  真理与价值
  1、真理及真理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具体性的含义。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4、知识的客观有效性与人的生存实践。
  5、价值的含义。
  6、价值的客观基础。
  7、价值的主体性及其表现。
  8、价值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价值相对性的表现。
  9、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含义、区别、统一。
  第十二章  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1、社会进步的基本含义。
  2、代价的具体含义。
  3、社会发展中代价支付的原则是什么?
  4、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5、自由时间的含义。
  6、人的发展的三种历史形态。
  7、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的含义。
  8、在马克思那里,“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指的什么?
  三、试卷结构及题型比例:
  名词解释  40分     简答题 60分     论述题 50分

上一页  [1] [2] 

触屏版 电脑版
3773考试网 琼ICP备120034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