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大纲

3773考试网2017考研考研大纲正文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2011年《传播学》考研大纲

来源:fjzsksw.com 2010-8-25 16:59:08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传播学》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本《传播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学专业植物科学传播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由招生单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单独命题考试。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本专业的录取者有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素质与初步的传播研究方法,并且有利于择优选拔。
  考试对象为参加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本科应届毕业生,大学本科毕业后工作两年以上或具有同等学历的在职人员。
  二、评价目标
  传播理论与方法考试主要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主要方法。考生应能:
  1、准确理解传播学的主要概念及其内涵、外延。
  2、正确掌握传播学主要理论及其应用范围。
  3、正确把握传播研究的发展过程及主要流派、代表人物的思想。
  4、了解传播学的主要模式。
  5、掌握传播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6、准确、恰当地使用本科的专业术语,能文字通顺、层次清楚、有论有据,合乎逻辑地表述。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所列题目全部为必答题。
  (二)答题时间:18O分钟
  (三)各部分内容的考察比例
  基本知识 约20%
  基本理论与模式 约60%
  主要方法 约20%
  (四)题型比例:
  名词解释约20%
  简答题约40%
  论述题约40%
  四、参考书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美]赛弗林•坦卡德等。《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第二部分 考试内容要点
  一、传播与传播学
  (一)传播及其类型
  1、传播的含义及其研究
  2、传播的类型
  (二)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三)传播学的研究层次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主体层面,范围层面,内容层面
  (四)传播学研究的奠基人:哈罗德•拉斯韦尔、库尔特•列文、拉扎斯菲尔德、卡尔•霍夫兰、韦尔伯•施拉姆。
  (五)传播学主要流派
  1、经验学派
  2、批判学派
  3、发展传播学
  二、传播要素与效果
  (一)传者与受众
  (二)传播媒介及特点
  (三)传播内容:信息及符号
  (四)传播效果:强大效果论;有限效果论;适度效果论;新强效力论
  三、传播与社会
  (一)传播功能说
  (二)传播的控制及控制模式
  (三)传播与文化
  四、传播模式
  (一)传播模式的理论基础及作用
  (二)主要传播模式
  1、线性传播模式,如拉斯韦尔五个w模式,香农—韦弗模式。
  2、控制传播模式,如奥斯古德传播双行为模式,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
  3、系统模式,如赖利夫妇传播系统模式。
  4、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模式。
  5、互动传播模式如罗杰斯和金凯德的辐合传播模式。
  五、传播学研究方法
  (-)定性与定量方法
  (二)实地调查法
  (三)控制实验法
  (四)内容分析法
  第三部分 样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刻板模式
  2.法兰克福学派
  3.符号
  4.创新——扩散模式
  5.把关人
  6.伊利县调查
  二、简答题 (每小题12分,60分)
  1、传播学定性研究中的深度访谈的主要特点(10分)
  2、 简述归因理论的三个假设(15分)
  3、 简述预防接种理论的基本观点(10分)
  4、简述芝加哥学派对传播学早期发展的贡献(10分)
  5、区分大众(mass)公众(the public)人群(crowd)和群体(group)概念的区别(15 分)
  三、论述(每小题30分,共60分)
  1.论述选择性心理机制的关系(30分)
  2.用三种假说来说明你对电视暴力效果的认识(30分)

触屏版 电脑版
3773考试网 琼ICP备120034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