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大纲

3773考试网2017考研考研大纲正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2011年考研大纲

来源:fjzsksw.com 2010-8-31 14:24:51

二、考试要求
  (一)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
  1.理解需求的概念,了解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掌握需求函数和需求定律,掌握需求定律成立的条件,能运用需求定律分析问题,熟练掌握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的变化,点在线上的移动和线的移动之间的差别;
  2.理解供给的概念,了解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掌握供给函数,熟练掌握供给量的变化与供给的变化之间的差别;
  3.掌握弹性的定义,了解弹性的特点,掌握点弹性,弧弹性两种计算方法并能实际应用计算,掌握弹性的几何表示;
  4.掌握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的概念与计算公式,掌握各种弹性的取值范围及其对商品的分类意义;
  5.理解市场均衡的形成过程,了解各种影响供给、需求的因素及其影响方向,掌握并能灵活运用供求分析工具分析各种因素变化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6.掌握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理解蛛网模型,了解蛛网模型的收敛特点。
  (二)消费者行为理论
  1.理解效用的含义,了解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差别,了解对效用的基本假定;
  2.掌握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概念及其数学表示,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掌握其数学表示;
  3.理解无差异曲线的含义,掌握边际替代率的含义、几何解释与数学表示、理解边际替代率递减法则,掌握预算线的含义及其斜率与截距的数学表示;掌握消费者均衡的推导,理解消费者均衡的条件,能运用消费者均衡条件分析消费者的决策;
  4.理解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概念,能运用希克斯方法与斯卢斯基方法将价格效应分解为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能根据分解结果判断正常品、劣制品与吉芬商品。
  (三)生产理论
  1.理解生产过程和生产函数的含义,掌握短期与长期的差别,掌握边际报酬递减法则及其适用范围;
  2.掌握总产品、平均产品与边际产品的概念及其数学形式与几何表示,掌握总产品、平均产品与边际产品曲线的形式与彼此间的关系,掌握生产的三阶段论;
  3.掌握等产量线、等成本线的概念与特征、掌握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含义、几何解释与数学表示,能够推导生产者均衡的条件,理解生产者均衡条件并能用以计算最优要素组合,理解对生产经济区的分析,理解生产经济区与生产的三阶段论之间的关系;
  4.掌握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ES生产函数的形式与参数的经济含义。
  (四)成本理论
  1.深刻理解会计成本与经济成本,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之间的差别;
  2.理解短期成本函数的适用范围,掌握短期成本曲线的类型、形状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3.理解长期成本函数的适用范围,掌握长期成本曲线的类型、形状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掌握规模报酬的概念、测度方法与几何表示,掌握规模报酬先递增再持平最后递减的一般规律,掌握规模报酬递增与边际报酬递减之间的差别,了解规模报酬变化的原因是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掌握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原因;
  4.掌握长期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理解成本曲线与生产函数的关系。
  (五)完全竞争市场
  1.了解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理解完全竞争市场与实际市场的差别,能够判断哪些市场类型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
  2.理解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面临水平的需求曲线,能够推导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均衡条件,推导厂商的最优产量,掌握厂商关闭点的分析,掌握短期供给曲线的推导;理解长期均衡与短期均衡差别的原因所在,掌握长期均衡的特点与条件,能几何推出长期供给曲线,熟练掌握短期、长期均衡条件下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和利润或亏损的计算; 
  3.帕累托最优的概念,理解完全竞争市场为何能满足帕累托最优的条件;
  4.掌握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的含义与几何表示,并能灵活运用来分析价格管制的福利影响。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触屏版 电脑版
3773考试网 琼ICP备120034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