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专业目录

3773考试网2017考研招生专业目录正文

2016石家庄经济学院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

来源:石家庄经济学院 2015-9-19 10:21:44

据华石家庄经济学院研究生院消息,2016年石家庄经济学院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已经公布,详情如下: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20106)
  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精通经济理论、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全面、系统地掌握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应用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资源、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我校于2004年开始招收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研究生,专业代码为020106,设有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政策、资源与环境核算、投资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8个研究方向。

  我校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河北省重点学科。本学科运用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以人口、资源、环境诸系统的协调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探求生态系统、资源系统和人类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变化规律,寻求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最佳协调发展的组合点,以实现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生态平衡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经过多年的建设,本学科已经形成具有自己特色和优势的学术梯队,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学术队伍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和学历结构更加合理。目前,学科团队中有学术骨干28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6人;硕士生导师11人;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得者1人;河北省优秀社科青年专家1人;河北省教学名师2人;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获得者3人。学术队伍中的人员既具有雄厚的哲学理论、经济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同时在矿产资源及经济评价、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利用方面积累了大量实际经验,能够将地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经济学、哲学等学科的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

  近5年来,本学科学术带头人以及骨干教师荣获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7项,其中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得科研项目立项10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80项,横向课题23项,科研经费总计1653.33万元;出版学术专著16部;在《中国国土资源经济》、《财经问题研究》、《国际贸易问题》、《中央财经大学学报》、《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河北学刊》、《经济学动态》、《城市发展研究》和《统计与决策》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80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38篇,EI检索论文19篇,一般核心123篇。本学科设有经济研究所、北欧研究中心、工业节能减排研究中心、经济学教研室、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金融学教研室、统计学教研室和经贸综合模拟实验室。

  金融硕士(025100)
  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增强研究生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快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优化的步伐,努力提高研究生选拔培养质量,积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我校于2015年开始招收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代码为025100,设有金融理财规划、证券期货投资和保险精算3个研究方向。

  我校金融学学科师资力量较为雄厚,学科科研成果丰硕。金融学学科目前拥有硕士生导师6人,教授10人,副教授5人,讲师6人,博士10人,硕士10人。兼职教师都具有丰富的金融行业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功底,能够将实务与理论很好地结合,完全能够满足双导师制的要求。金融学学科带头人是河北省优秀社会科学青年专家、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河北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及科技部财务评审专家,入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专家。

  近5年来,本学科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35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发表的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公开出版专著、教材13部,到位科研经费数百万元,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项,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学科主干课程《金融学》2007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国际金融》课程2005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本学科设有金融学本科专业、金融学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金融学专业双学士学位班、风险投资班,拥有经贸综合模拟实验室。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30108)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通过2.5年的在校学习,使学生具有比较广博的环境资源法学专业知识以及一定的专业科学研究和写作能力;对研究方向有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熟悉与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发展前沿及科研动向;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具有运用环境资源法学理论、方法和手段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独立从事该专业科学研究、高等院校教学,参与环境资源案件司法实践活动,维护受害者环境资源权益,实际贯彻落实环境资源保护政策的工作能力。

  我校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是河北省同专业最早招生的硕士专业,经过多年建设,已成为我校优势专业之一,形成了稳定的四个研究方向:
  1.环境资源保护法基础理论方向。主要研究环境资源问题、环境资源保护以及环境资源法和环境资源法学的发展史,环境资源法的体系,环境资源法学的基本理论、原则和制度,环境权、资源权和发展权等基本权利,环境资源法律关系理论,环境资源法与环境伦理道德等内容。
  2.自然资源保护法学方向。主要研究自然资源法的基本理论、原则、制度和体系,自然资源法的法律责任和纠纷处理,土地资源法、矿产资源法、水资源法、森林法、草原法、野生动植物资源法、生态保护法等,各国资源法比较研究。
  3.环境污染防治法学方向。主要研究中国环境污染防治法,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内容。
  4.国际环境法学方向。主要研究国际环境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制度、国际环境法律责任、国际大气、水、海洋、生物等资源保护、防治荒漠化、防治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等问题。

  本专业现有教授10人、副教授15人、博士10人、硕士生导师7人,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法学会杰出学者、河北十大法学专家、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河北省优秀社科青年专家、河北省社科五十人工程专家、河北省政府法制专家库专家等。先后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法学重点学科研究基地项目、中国法学会研究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国家工商总局科研项目、省社科基金项目、省科技计划项目等科研项目近百项,获得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和中国法学会、中国知识产权法研究会等各项奖励2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30余部,核心期刊等专业学术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部分学术成果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法制日报、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图书评论、新华文摘、法学研究、中国法学、读书评论等近百家报刊评论、转载、转引、争鸣。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070901)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使学生掌握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知识以及正确的研究方法,对研究方向有比较深入、全面的研究,熟悉与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发展前沿及科研动向;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运用现代地质学理论、方法和手段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土资源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勘查和管理工作。

  本专业已形成岩浆作用与成矿效应、应用矿物学、层序地层学与能源盆地分析、矿床学与矿床地球化学、宝石学、矿产资源评价等稳定的研究方向。其所在的“资源勘查工程”为省级重点发展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

  本学科现有教授17人,副教授20人,其中博士16人,硕士生导师9人。自2000年以来,本学科承担国家级与省部级项目31项,项目经费逾千万元,出版专著15部,发表论文400余篇。本学科雄厚的师资力量、高级别的研究课题和充足的研究经费以及先进的实验室为高级地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地球化学(070902)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具有坚实的数理化基础和良好的地质学基础,系统地掌握地球化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熟练地掌握地球化学研究方法与技能,熟悉本领域的学术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综合运用现代地球化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解决实际科研问题的能力,毕业后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工作,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和事业单位的科研、生产和教学工作。

  本专业形成了理论与计算地球化学、岩石与矿床地球化学、地球化学动力学、应用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等稳定的研究方向。本学科雄厚的师资力量、高级别的研究课题和充足的研究经费为地球化学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学科有教授10人,指导教师中绝大多数具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后研究经历。近几年来,本学科教师承担的国家级、省部级项目总经费达几千万元,获省部级科技奖数项,出版教材、专著多部,发表论文300多篇,三大检索(SCI,EI,ISTP)收录论文100多篇,其中SCI收录50多篇(多数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上)。

  构造地质学(070904)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比较广博的构造地质学知识和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及写作能力,对本研究领域有比较深入、全面的了解,熟悉国、内外发展前沿及科研动向,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并运用现代地质学理论、方法和手段独立承担构造地质学研究的能力,能在普通学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近年来,本专业在幔壳运动与动力学过程、区域地质演化、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控矿构造、盆地分析、平衡剖面,特别是在幔壳演化与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研究、靶区预测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被地质勘探单位广泛应用推广,经济效益巨大。

  本专业现有教授11人,副教授15人,其中博士9人,硕士生导师9人,学科还聘请十余位院士、博导为课座教授。近年来,完成和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质大调查、省部级项目等数十项科研项目,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二等奖十余项,出版专著11余部,教材多部,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41篇被SCI、EI、ISTP等三大检索机构收录。
  计算机系统结构(081201)
  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掌握计算机系统结构(二级学科)专业深入发展所需的核心基础知识和某一专业化方向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具备独立开展专业学术研究或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能在普通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和政府机关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和管理工作。
  本专业共有教授11人,副教授22人,其中博士10人,硕士生导师12人。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中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近几年来,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20多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专著或教材近20部,获省部级科技奖多项。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掌握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二级学科)专业深入发展所需的核心基础知识和某一专业化方向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具备独立开展专业学术研究或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能在普通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和政府机关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和管理工作。

  本专业共有教授4人,副教授12人,其中博士5人,硕士生导师5人。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中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特别是智能计算独具特色。几年来,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20多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专著或教材近20部,获省部级科技奖多项。

  计算机应用技术(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专业深入发展所需的核心基础知识和某一专业化方向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具备独立开展专业学术研究或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能在普通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和政府机关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和管理工作。

  本专业共有教授4人,副教授10人,其中博士5人,硕士生导师5人。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中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特别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地质学的应用独具特色。近几年来,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20多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专著或教材近20部,获省部级科技奖多项。

  矿产普查与勘探(081801)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比较广博的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写作能力,对本研究领域有比较深入、全面的了解,熟悉国、内外发展前沿及科研动向,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并运用现代地质学理论、方法和手段独立承担成矿作用研究与资源勘查的能力,能在地矿类学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已有五十余年的办学历史。本专业为国家级管理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其教师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本学科是我校传统的优势学科,在应用新理论开展地质找矿与勘查、油气盆地分析与勘查、综合信息分析与勘查、工程探测技术、农业地球化学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自主创新的幔枝构造新理论丰富了地幔热柱多级演化的认识,并在地质演化研究与地质找矿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解决了科学研究和地质找矿等方面的一系列难点问题,受到了地学界的广泛重视。

  本学科现有教授17人,副教授21人,其中博士15人,硕士生导师14人,学院还聘请十几位院士、博导为课座教授。本学科涵盖资源学院、勘查技术学院、宝石与材料工艺学院等三个学院及地质调查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环境评价研究所。建有基础地质、岩石学,遥感技术等16个实验室及秦皇岛、张河湾、临城等5个实习基地。2000年以来,出版专著20余部,教材10余部,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40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2项。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081802)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熟悉本研究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及较宽广的专业技术知识。掌握各种主要勘查手段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具有独立从事生产、科研项目的能力,能在国土资源、水利水电、能源矿山、市政交通等行业和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科研、工程勘查和管理工作。

  研究方向包括:工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与灾害地质,水工环地质勘查与研究,矿井地下水害勘查与防治、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地球信息采集技术与数据处理,地球探测仪器研制等。其所依托的“勘查技术与工程”、“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为国家管理专业、河北省地质矿产教育创新高地和国家级特色专业。

  本专业有教授4人,副教授12人,硕士生导师7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2人。近年来,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项目和地方项目30项,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被国际三大检索机构SCI、EI、ISTP检索35篇,出版学术专著10部,获省部级科技奖3项。

  地质工程(081803)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较坚实的数学、力学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对本学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深入的了解,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岩土工程等领域具有勘查、评价、设计、施工等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从事生产、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地质工程及相关专业在我校已有50余年的办学历史。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设有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水工环技术科学、矿山环境、崩滑灾害预测预报、地基处理与深基坑等研究方向。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施齐全,办学经验丰富。现有教授18人,副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0人。具有水文学及水资源河北省重点学科、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水资源环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构建了一个较高的科研平台。目前与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更能充分发挥资源共享、理论和方法互补的优势。目前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能够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提供丰富的素材,为研究生的科学研究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

  地质工程(085217)专业学位
  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较坚实的地质调查、矿产资源普查与勘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土地资源管理工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对本学科所涉及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等内容具有较深入的了解,具有认识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独立从事生产、科研和管理工作。

  地质工程专业学位是在我校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的基础上设立而成,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在我校已有50余年的办学历史。已在矿产普查与勘探、区域地质调查、油气盆地分析与勘查、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矿山环境、工程地质、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土地资源管理等方向取得了显著科研成绩。

  本专业设有矿产资源普查与勘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土地资源管理工程研究方向,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施齐全,办学经验丰富。现有教授33人,副教授3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1人。本学科依托学校的水资源与环境学院、资源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学院和土地资源与城乡规划学院,以及地质调查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等单位。本学科拥有水文学及水资源省级重点学科和矿产普查与勘探省级重点发展学科、国家级地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水资源环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教学平台与环境。目前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70项,能够为研究生科学研究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

  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00)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工程和管理学理论基础,掌握数学建模、系统理论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方法,基于相应的工程技术方法,科学地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解决某一特定领域管理方面的有关理论与实际问题。能够适应科学进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良好的合作精神。毕业研究生可在国土资源及建设行业内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咨询机构、科研机构、建筑及房地产企业等单位工作。

  本专业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国土资源管理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国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综合评价与区划、国土资源规划与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全寿命周期项目管理技术、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房地产估价的理论与方法、房地产经济、房地产企业管理等领域。

  本专业有教授12人,副教授10人,其中博士10人,硕士生导师8人。近年来,本专业教师在相关研究方向共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项目50多项,到校科研经费500多万元,出版学术专著或国家规划教材20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10余篇。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

  会计学(120201)
  “会计学”是管理学门类中“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主要是研究现代会计的最新理论和方法,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综合性学科。培养目标:具有实事求是、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学术态度、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熟悉会计学科前沿和发展动向,系统掌握会计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基本方法,具备从事会计学理论研究和解决会计实际问题能力。

  该专业主要包括四个研究方向:(一)会计理论与方法方向。1.会计理论主要涉及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信息质量和会计要素计量与确认研究、会计发展、会计信息化,中外会计准则体系以及会计国际化问题等重要的研究领域;2.会计方法主要侧重于资源型企业会计制度设计、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会计政策设计与选择以及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会计环境、社会责任会计和环境管理会计等会计新领域前沿问题研究等。研究过程中注重实证方法的运用、注重中国上市公司的改革实践。(二)成本与管理会计实务方向。1.成本会计主要针对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以及成本管理体制改革和成本管理制度设计等环节进行理论研究及应用分析;2.管理会计主要针对经营决策分析、经营决策评价、责任会计以及全面预算管理等问题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三)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方向。本研究方向主要涉及公司理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财务契约、融资策略、投资方案评价、财务估价、股利政策选择、公司治理结构、资产评估实践、资本运营与价值管理、公司购并与资产重组等领域的一些专门问题,以及财务分析与业绩评价;企业信用、财务风险预警、税收筹划、跨国公司理财等相关问题,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四)审计理论与方法方向。1.审计理论主要针对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审计规范体系、审计风险与审计方法、审计报告、审计责任与审计计划等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2.审计实务主要针对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基建审计、社会责任审计以及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审计等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及实证分析。

  石家庄经济学院会计学专业1956年开始招收地质财务会计中等专业,先后招收会计学本科专业(1981年)、审计学专科专业(1988年)、审计学本科专业(1994年开始招生,1998年国家专业目录调整停招,2009年恢复招生)、财务管理本科专业(2000年)。目前会计学、审计学和财务管理等在河北省均属于一批本科招生专业。会计学专业经过近60年的建设,2000年列为国家管理专业、2010年列为河北省特色品牌专业、2012年列为河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3年会计学科被评为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

  会计学科现有教授(研究员)17人、副教授18人,其中博士(后)1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0人;该学科隶属会计学院,其下设现代会计研究所、会计学教研室、审计学教研室、财务管理教研室、会计信息化教研室以及会计综合模拟实验室;目前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等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20余项,中国石化、冀中能源所属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及财务制度设计等重大攻关课题40余项,到位科研经费近800万元;该学科目前已经出版专著、教材40余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30余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5项。

  会计硕士(MPAcc)(125300)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asterofProfessionalAccounting,简称MPAcc)是基于国家培养面向会计职业的应用型、高层次、高素质会计专门人才的需要,依托会计学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会计学(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企业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河北省重点学科、河北省经济管理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软科学研究基地、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的支持,经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立的一种专业学位,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系统掌握现代会计理论与实务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具备会计工作领导能力的高素质会计人才。石家庄经济学院会计硕士(MPAcc)具有以下特点:
  (1)办学历史悠久,部省共建,特色突出。学校前身为隶属国土资源部(原地质矿产部)的河北地质学院。1953年建校初期就培养财务会计等地质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目前该行业中的总会计师、财务总监以及主管财经的负责人,80%来自本校会计学专业;学校在2000年下放到河北省之后,2013年5月,国土资源部、河北省政府再次签订“部省共建石家庄经济学院协议”,为国土资源行业发展和河北省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具有“工管结合、地经渗透”特色的经济管理类人才,有了制度保障。
  (2)培养方向与职业能力结合紧密。根据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相比,更侧重实际能力的培养;更突出会计职业实务工作的要求;更注重学术型与职业型的紧密结合的题点;结合服务于河北省地方经济建设和国土资源行业发展需要以及自身的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学校特色等因素,设定财务总监(CFO)和注册会计师(CPA)两个培养方向,以突出办学优势和特点。
  (3)双导师制培养模式。会计学科拥有教授(研究员)17名,副教授(高级会计师)18名,其中具有博士(后)学位教师12名、拥有独立董事、注册会计师资格、证券从业资格、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资格教师15人;同时聘请冀中能源、开滦集团、河北物流集团、东方热电、河北省建工集团、永正得会计师事务所、财政厅等国企、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政府监管部门的财务总监、总会计师、正高级会计师10余人,任该专业校外实践导师。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以确保会计硕士(MPAcc)培养质量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

  企业管理(120202)
  本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诚信、博学、敬业、创新”为理念,借鉴国内外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的前沿成果,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实际,研究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立足河北,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与国土资源行业发展,以培养“适应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的新时代儒商”为目标。全力培养具有仁爱、诚信、感恩的品质,敬业、开拓、进取的精神,敏锐的创新意识,科学的管理思维,深厚的企业管理专业理论基础,渊博的知识面,较强的战略分析、决策、组织、指挥、协调、沟通与激励等方面的管理能力,具有独立从事该专业科学研究能力,能够在工商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党政机关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为河北省重点学科和河北省管理教育创新高地,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企业战略管理与公司治理、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等。企业战略管理与公司治理方向主要运用现代经济与管理理论、方法研究研究企业的战略分析与制定、战略评价与选择、战略实施与控制等;研究企业集团竞争力、资本运营、风险管理、公司治理以及财务管理等,为企业改制、资产重组、公司治理、战略制定、财务诊断、防控风险等提供咨询和服务。该方向的特色是发挥行业优势,突出地矿部门企业集团战略管理与公司治理研究。市场营销管理研究方向以工商企业为依托,以经济学、管理学、信息学、生态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为基础,跟踪市场营销管理的前沿,系统研究营销伦理、顾客满意、生态营销工程、营销战略管理、营销策划、品牌管理、整合营销、网络营销、服务营销、体验营销、精确营销等新理论、新方法及其实务。人力资源管理方向主要研究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并以工商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机关为依托,从微观角度研究人力资源规划和计划、人员招聘、行为激励、绩效考核与评价、薪酬管理,开发培训等方面的技术和模式;从宏观角度研究就业、失业与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等。物流管理研究方向以企业物流和物流企业为依托,系统研究物流管理业务流程及相关理论前沿、新技术应用,让学生在掌握物流业务各环节基础上,熟悉供应商和客户管理,解决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尤其是仓储实务管理、运输实务运作、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优化、物流信息工程、电子商务物流等方面的技术及应用,以及物流企业运营实务、速递物流经营等具体问题。

  本专业有教授16人,副教授1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2人,在读博士6人,硕士生导师13人。本专业已培养9届硕士研究生共144人,其中8人分别考上了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开大学、河海大学、长安大学等高校的博士,培养的研究生已成为有关单位的业务骨干。多年来,企业管理学科在企业战略管理与公司治理、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等等方面共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项目60多项,到位科研经费500余万元,出版学术专著或国家规划教材30部,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350余篇。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1项。

  旅游管理(120203)
  旅游管理是管理学学科门类一级学科,本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诚信、博学、敬业、创新”为理念,借鉴国内外旅游管理研究的前沿成果,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实际,研究现代旅游管理理论与方法。立足河北,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与国土资源行业发展,以培养“适应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的新时代儒商”为目标。全力培养具有仁爱、诚信的道德品质,健康的身心,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敏锐的创新意识,科学的管理思维,深厚的旅游管理专业理论基础,渊博的人文与理工知识面,较强的分析、决策、组织、指挥、协调、沟通与激励等方面的管理能力,具有独立从事该专业科学研究能力,能够在旅游行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党政机关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开设两个研究方向:地质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地质旅游资源开发体现了学校“地经渗透”的办学特色,发挥行业优势,开创旅游学研究的新领域。该方向从区域协同、旅游目的地、旅游景区等角度,系统研究地质旅游资源评价、旅游市场行为、信息技术应用、旅游项目创意、旅游产品开发等内容,为相关单位提供规划服务。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以旅游企业为依托,跟踪旅游学科发展前沿,系统研究旅游企业管理、企业营销策划、服务管理创新、旅游企业信息化、旅游品牌塑造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

  本专业有教授6人,副教授3人,博士4人,硕士生导师6人。多年来,旅游管理专业在服务业资源配置效率、旅游业信息化、旅游区域合作、旅游品牌形象、旅游商品设计、生态旅游、旅游规划与开发等方面承担了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多项,到位科研经费200万元,出版学术专著或国家规划教材10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00余篇。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

  技术经济及管理(120204)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坚实经济管理理论基础及广泛的科技知识;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的现状、发展趋势和研究前沿;熟悉项目技术经济评价、创新与创业管理、技术进步及其评价等专业基础知识;系统掌握项目评价、创业管理与风险投资、技术创新与技术管理的理论与分析方法;了解国内外项目评价、创业管理、技术创新管理的发展动态及其趋势,有较强的调查研究能力、统计与数量分析能力、写作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较高外语水平,能够承担各类企业技术管理与项目经济评价的工作,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企业或其他单位、政府部门的经济分析与管理、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本专业研究方向包括项目评价与投资决策、创业管理、技术创新管理等。具体研究内容包括能源型投资项目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矿产资源开发项目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人工智能与现代项目决策、项目社会评价的理论与方法、技术创新项目评价、企业成长规律研究、创业机会识别、技术进步测度、技术进步规律、科技政策及其有效性评价等。

  本专业有教授8人,副教授12人,其中博士8人,硕士生导师8人。近年来,本专业教师在相关研究方向共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项目30多项,到校科研经费220多万元,出版学术专著或国家规划教材20部,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220余篇。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

  工商管理(MBA)(125100)
  MBA(工商管理硕士)是在工商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国家级特色专业以及工商管理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基础上,依托企业管理、会计学、技术经济及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河北省重点学科或重点发展学科以及河北省管理教育创新高地、经济管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满足工商企业或行政事业管理部门需要的、综合型、创新型高层次管理人才。

  l学制与年限:学制2.5年。提前完成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者,可申请提前答辩和提前毕业(提前期不超过半年)。学习方式采用周末及节假日、学期内集中两次(每次2周)的形式。
  l研究方向: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与金融风险、企业运营与现代商务、地产开发与项目管理等。也可暂不固定具体研究方向,届时根据学员及学校师资情况灵活选择与配置。

  l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核心课、必修课、选修课和模块课5大类。采用多段式授课方式,即由教师讲授、外聘专家讲授、移动课堂、企业参访、案例讨论、小组报告、课程设计等组成。

  l学位论文:采用双导师制,每名学员均由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共同指导。校外导师为企事业高管或政府部门管理人员。现聘有27名校内导师、30多名校外导师。

  MBA项目涵盖商学院、会计学院、经贸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土地资源与城乡规划学院、法政学院等6个教学单位,现代管理研究所、经济研究所等2科研机构;涉及6个省级重点学科或重点发展学科、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门省级精品课程、以及攀岩设施、宝玉石展厅等拓展场所。拥有大批专业知识渊博、实战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直接授课教师近50名;重视学员创新创业能力,荣获2014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MBA专项赛的国家二等奖(银奖)。

触屏版 电脑版
3773考试网 琼ICP备120034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