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方向 |
硕士考试科目 |
覆盖范围 |
参考书目 |
1.无机化学 2.有机化学 3.分析化学 4. 化学生物学 5.生物质化学 |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21 物理化学 846 综合化学 |
综合化学: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相关内容。无机化学部分涵盖化学原理、化学理论和描述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注重元素与化合物的基本性质与化学原理、化学理论的有机结合。分析化学部分以定量分析内容为主,包括化学分析的基本理论和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基本实验技能和分析方法的综合应用。根据分析化学实验性强的特点,要求在正确理解分析化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分析化学实验技能。注意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方向以及分析化学与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和环境科学等交叉领域的新问题。有机化学部分考试命题的知识范围涵盖基础有机化学的全部内容,根据有机化合物结构特点,要求正确理解各类基本有机反应机理,具备应用基础有机化学知识理解实验结果、解释实验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实验研究的能力。 物理化学:主要包括热力学、动力学、胶体表面、电化学、统计热力学等。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包括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两个方面的内容,着重考察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注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这些基础知识进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要求考生理解高分子结构控制和聚合速率控制的基本原理,掌握高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 高分子化学部分的考试重点: 逐步聚合反应:反应类型、反应动力学、聚合度的控制和交联聚合。 链式聚合:单体和聚合类型、引发剂和引发反应、链增长反应、终止反应和链转移反应、链结构和基元反应,反应动力学和聚合度的控制。 共聚反应:共聚组成方程、共聚类型、单体结构和活性。 高分子的化学反应:高分子的结构效应、基团转化反应、接枝、嵌段、交联。 高分子物理部分的考试重点: 高分子链结构:高分子链柔性的实质、高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特点及意义、不同状态下高分子链形态变化,用分子凝聚的观点认识高分子凝聚态。 高聚物分子运动:运动单元的多重性、分子运动的时间-温度依赖性、WLF方程,建立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 高聚物的物理性能:高弹性、粘弹性、高分子溶液特性和介电松弛行为等,用分子运动的观点理解高聚物结构与性能的内在联系和基本规律,真正理解“高分子物理”课的精髓。 化学工程学:液体动力过程,传热过程,传质过程,反应器基本原理。 普通物理、量子力学:参考物理学院相关科目。 |
1.综合化学:《综合化学》,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2.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付献彩,高等教育出版社;《物理化学-概念辨析? 解题方法》,范崇政,中国科大出版社。 3.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高分子化学》,潘才元等编著,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新编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何平笙编著,科学出版社,2009。 4. 化学工程学:《化学工程基础》,北京大学化学系编。 5.普通物理、量子力学:参考物理学院相关科目。 |
6.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21 物理化学 813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
7. 应用化学 |
第一组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21 物理化学 846 综合化学 第二组: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302 数学二 819 化学工程学 | ||
8. 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
第一组: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21 物理化学 846 综合化学 第二组: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17 普通物理A 828 量子力学 |
复试形式与内容
无机化学:
笔试:基础化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基础无机化学知识。参考书目:《无机化学》(上、下册)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无机化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面试:英语应用能力考核、综合能力测试。
分析化学:
笔试: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典型应用;分析化学研究的发展动向与前沿进展。参考书目:面向综合性大学的《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教材和介绍分析化学前沿进展的文献综述和相关图书。
面试:英语应用能力考核、综合能力测试及实验技能考核
有机化学:
笔试:包括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有机合成基本操作技术、核磁共振、红外、紫外、质谱等有机光谱数据分析与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参考书目有《有机化学》伍越寰等编,科大出版社。《有机化学实验》兰州大学等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面试:英语应用能力考核、综合能力测试及实验技能考核。
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笔试:化学专业考查结构化学、量子化学专业知识;物理专业考查量子力学、固体物理专业知识。
面试:综合素质考核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方向:
笔试:包括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有机合成基本操作技术、各类有机分子光谱数据分析与综合解决问题能力;仪器分析原理与方法,分析化学中的分离方法; 各类高分子成方法的理论与实践;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物理实验中涉及到的基本操作、关键知识点等。参考书目: 《有机化学》伍越寰等编,科大出版社;《有机化学实验》兰州大学等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仪器分析》武汉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高分子化学》科大出版社;《新编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科学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实验》科大出版社;《高分子物理实验》科大出版社。
面试:英语应用能力考核、综合能力测试及实验操作。
化学生物学:
笔试:基础化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基础生物化学知识。参考书目:各类相关的高等教材都适用;
面试:英语应用能力考核、综合能力测试。
应用化学:
笔试加口试。包括:液体动力过程,传热过程,传质过程,反应器基本原理
生物质化学:
笔试:包括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催化化学和化学工程等基础理论及其综合应用。参考书目:各类相关的高等教材都适用。
面试:综合素质考核。
学科专业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080500)
报考条件:推免生、统考生
专业介绍主要内容包括:
材料科学与工程涵盖材料学、材料物理化学和材料加工工程3个二级学科
材料学是以材料化学(材料热力学和动力学、固体化学、陶瓷工艺学和材料合成化学)为主要学科基础的研究生培养单位,重点关注无机功能材料的制备、性能表征和改善、以及材料在(原型)器件中的集成与应用。研究方向涉及新型能量转换和储存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陶瓷膜反应器、陶瓷发光材料、纳米功能材料、热敏陶瓷、多孔和致密无机分离膜处理、以及生物材料等。开设的课程包括材料中的速率过程、材料热力学与相平衡、材料合成化学、陶瓷科学与工艺学、固体化学、化学汽相淀积与薄膜工艺、溶胶凝胶化学与工程引论、新能源材料与技术、先进材料制备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前沿等。本学科点培养具有坚实、系统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了解材料科学发展的前沿和动态,适应我国经济、科技、教育发展需要,能够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领域独立开展工作的高层次人才。本学位点共有7名正教授和4名副教授。
材料物理与化学是以材料物理、材料化学、固体物理、功能薄膜等为主要学科基础的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方向涉及新能源材料的光伏、光电、热电材料和半导体材料、功能纳米材料等,涉及无机非金属功能材料的理论计算、物理和化学制备、性能表征等研究内容。培养具有坚实、系统的材料物理与化学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了解材料物理与化学发展的前沿和动态,适应我国经济、科技、教育发展需要,能够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领域独立开展工作的高层次人才。材料物理与化学学位点的硕士、博士毕业生主要去向为出国留学、高等院校任教、科研院所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研究、国内半导体材料、电子陶瓷、晶体、薄膜生长等高科技公司从事研发工作。本学科点共有8名正教授和4名副教授。
材料加工工程研究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加工与改性,探索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电、磁、光等性能的关系,具有化学与物理、基础与工程应用、结果与性能密切结合的特点。研究方向包括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成型加工,高分子材料增韧改性,无机/有机杂化材料,阻燃高分子复合材料,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聚合物膜,光敏聚合物,聚合物光子材料加工工程,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制备与应用,高分子微结构与加工性能和生物医用材料等。本学科点培养具有坚实、系统的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了解高分子材料科学发展的前沿和动态,适应我国经济、科技、教育发展需要,能够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领域独立开展工作的高层次人才。材料加工工程学位点的硕士、博士毕业生主要去向为出国留学、高等院校任教或在科研院所及国内外高新技术公司从事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方面的研发工作。本学位点共有7名正教授和3名副教授。
硕士研究方向 |
硕士考试科目 |
覆盖范围 |
参考书目 |
1.材料设计与计算 2.光电转换过程与材料 3.燃料电池与燃料处理 4. 储能电池 5.热电转换 6.生物材料 7. 纳米功能材料 8. 高分子材料 |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302 数学二 802 材料科学基础或813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或815 固体物理或832 普通物理B或846 综合化学 |
1.材料科学基础:晶体学基础,常见的晶体结构,晶体结构缺陷,化学热力学基础,相平衡与相图,相变,晶体中的扩散,成核生长理论等。 2.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综合化学:参考化学院070300化学专业相关科目。 3.其他:无。 |
1.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基础》,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徐恒钧;《材料科学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冯端、师昌绪、刘治国。 2.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综合化学:参考化学院070300化学专业相关科目。 3.其他:无。 |
复试形式与内容
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复试:
1、笔试范围
1.徐恒钧主编《材料科学基础》(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第一至第八章中有关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2.田莳主编《材料物理性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3.《无机化学》、《普通物理》、《物理化学》(任何一本相关的高校教材)的基础知识;
4. 周贵恩编《结晶学》(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2、面试英语听说能力考核和综合素质考核。
材料加工工程复试:
1、笔试范围:
包括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有机合成基本操作技术、各类有机分子光谱数据分析与综合解决问题能力;仪器分析原理与方法,分析化学中的分离方法; 各类高分子合成方法的理论与实践;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物理实验中涉及到的基本操作、关键知识点等。参考书目: 《有机化学》伍越寰等编,科大出版社;《有机化学实验》兰州大学等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仪器分析》武汉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高分子化学》科大出版社;《新编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科学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实验》科大出版社;《高分子物理实验》科大出版社。
2、面试:英语应用能力考核、综合能力测试及实验操作。
学科专业名称: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083000)
报考条件:推免生和统考生
专业介绍主要内容包括:
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已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我校环境工程方向以培养具有坚实的环境工程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既能从事环境保护的基础研究和科技开发,又能从事高等教育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该专业承担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具备良好的科研条件。在毕业生去向上,近1/3获得了欧美国家提供的博士后奖学金得以继续深造,一半在国内211为主的高校任教;其余的在环保企事业单位和科研仪器公司。
硕士研究方向 |
硕士考试科目 |
覆盖范围 |
参考书目 |
| 1.水污染控制 2.废水资源化 |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 302 数学二 835 污染控制工程 |
污染控制的生物和化学理论和技术 |
《环境工程学》,蒋展鹏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水污染控制工程》,高廷耀、顾国维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复试形式与内容
环境工程方向:笔试加口试。
笔试范围:环境污染控制的基础理论;水污染控制的生物和化学理论和技术;气态污染物控制理论和技术;固体废弃物处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