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
徐州师范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创办于江苏无锡的转业干部速成学校,战功卓著的刘先胜中将是第一任校长。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江苏师范专科学校,转制为普通高等教育序列。1958年学校北迁徐州,1959年与徐州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徐州师范学院,当年起招收本科生,是当时苏北地区唯一的一所本科高校。60年代初,全国高校布局调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指示:“徐州地区地域辽阔,要有大学”,学校因此得以保留。从此,学校扎根苏北,艰苦创业,逐步发展。1989年,成立于1984年的第二所徐州师范专科学校并入我校。1996 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徐州师范大学。1999年原国家煤炭部直属中专校——徐州工业学校并入后,学校成为当时江苏省在校生规模逾万人的五所省属高校之一。
50多年来,全校师生秉承“崇德厚学,励志敦行”的校训,发扬“厚重笃实,艰苦创业”的校园精神,经过不懈努力,各项事业都有了快速的发展。学校现有泉山、云龙、奎园、贾汪4个校区。设有20个专业学院,另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语言研究所、淮海发展研究院、汉文化研究院、江苏省药用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语言科学与神经认知工程重点实验室等直属教学科研单位以及成人教育学院、社区学院和独立民办学院科文学院。学校从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并具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62个本科专业,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现有在校研究生2100余人,普通全日制本科生2万余人。学校是全国首批200 所“有资格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之一,与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国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合作关系,接收了来自美国、俄罗斯、法国、加拿大、日本、韩国、以色列等国的留学生在校学习。半个多世纪来,学校已向社会输送了十万余名毕业生,一大批做出突出成就的徐州师范大学校友活跃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
在学校的发展史上,有著名的汉语言学家廖序东教授,著名诗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吴奔星教授,戏剧家、中国古代文学史家王进珊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家吴汝煜教授,教育家刘百川教授,心理学家张焕庭教授,历史学家臧云浦教授,地理学家罗其湘教授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在先辈们的影响下,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学术传统,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在现有的1298名专任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双聘),教授21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9人)、副教授398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52人,具有硕士学位者617人。1名教师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名教师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名教师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1名教师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2名教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8名教师获得“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名教师获得“江苏省高校教学名师”称号;46人次为省政府“333培养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3人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40人为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4个学科梯队为省“青蓝工程”优秀学科梯队。
学校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传统。廖序东教授与黄伯荣教授共同主编的《现代汉语》教材,近三十年一直为全国高校通用教材,发行量超过500万册。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本校教师编写的《中国现代作家传略》、《中国历代官制兵制》等著作,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他如秦汉史研究、金瓶梅研究、徐福研究、中国留学生研究、汉画像石研究等,均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常抓不懈,现有省级重点学科8个(其中1个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省级优秀学科梯队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1个。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5项。近年来,我校教师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年度检索报告,我校2003年——2006年SCIE收录论文数,分别位列全国普通高校第82、73、81、97名,师范类院校第14、13、13、16名。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2004年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2006年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工作接受教育部单项专业评估也获得优秀等次。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品牌专业、特色专业17个,省级精品(优秀)课程22门(次),省精品教材5种,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建设点5个。学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江苏省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师范生素质教育基地、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基地、中等职业教育师资省级培养基地和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省级培训基地。自2003年以来,学校四次被省教育厅表彰为“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近年来,我校学生曾荣获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省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知识类竞赛特等奖等多项大奖,以及国际、国内多项重要体育赛事的单项冠军。以我校女足为班底组建的中国大学生女子足球队在第23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获得亚军,并有队员入选国家队参加第五届女足世界杯、2008年北京奥运会。
2008年,徐州师范大学被确定为江苏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学校将以此为新的发展契机,继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创新、开放办学,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办学特色鲜明、优势学科突出、有较高知名度的多学科、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