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简章

3773考试网美术高考招生简章正文

浙江传媒学院2012年艺术类校考招生简章

来源:浙江传媒学院 2011-12-23 13:57:20

科基础和专业基础知识,具备视音频技术、新媒体技术及视音频采编播存管技术、传输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在广电、电信、互联网等领域从事视音频技术的研究、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并可从事技术与艺术结合的视音频制作、网站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通信原理、光纤通信、计算机网络、数字电视原理、网络媒体通信技术、电视中心技术、动画制作技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有线传输技术、无线传输技术、视频测量技术、全台网技术、网络电视技术、信息安全技术、专业综合实训等。
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根据消费电子产品开发的嵌入式领域和网络系统工程设计与维护的通信领域对人才的需求,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应用技能,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知识面广、工程能力强、基本素质好,能在广播电视行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各部门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备维护、教学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应用、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及应用、数字电视技术、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网络规划与设计、嵌入式系统原理和应用等。
3、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下设两个主要的方向:光电技术和智能网络系统,光电技术涵盖光电器件原理及应用、光电信号的变换与处理、太阳能光伏技术等领域;智能网络系统涉及传感器网络,安防监控等领域。为应对市场需求,专业还开设有LED照明、信息处理和显示等特色课程。
通过培养,使得学生能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掌握光电子技术、信息处理和显示技术的基础理论,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实践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从事目前热门的光电系统设计与应用、智能网络系统(物联网)设计与应用、广播电视终端信息处理与显示系统设计与应用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信号与系统、数字系统设计、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光电信息物理、光电子技术、LED照明、智能网络系统、交换技术、数字电视技术和信息显示技术等。

(三)动画学院
动画学院根据传媒行业的专业特色及人才需求,开设动画、数字媒体艺术两个本科专业。动画专业开设于1998年,属全国较早开设该专业的院校之一,2007年被国家广电总局批准为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2010年当选为中国动画学会常务理事单位。
近年来,学院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和具有特色的培养模式,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和较为完善的教学设施。现有教职工3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及副高职称11人,博士3人,硕士28人,在校学生790多人。专业教师担任中国动漫博物馆特邀专家、中国国际动漫节美猴奖评委等社会职务。学院与国内各主要电视台和新闻媒体有着紧密的行业联系与合作关系,聘请了多位国内外著名动画、漫画、广告及影视特效合成的专家学者作为客座教授。
目前学院已建立了有利于师生进行创作实践的定格动画实验室、动画基础实验室、高端动画实验室、数字中间片实验室、动画与数字影视特技综合匹配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逐步形成了融教学、科研、创作于一体的机构,师生借助这些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作和科研活动,实现了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师生合作的多部影片在央视频道播出受到行业的广泛好评。教师作品多次获全国美展及设计展大奖,并获中国百杰画家、当代中国画杰出人才奖等荣誉称号;学生作品多次获得中国国际动漫节美猴奖提名奖、中国(北京)国际大学生动画节优秀学生作品奖、全国数字类故事作品奖、时报金犊奖、中国广告学院奖、北京电影学院学院奖以及全国大学生原创动画大赛银奖等奖项。
专业介绍
1、动画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着力培养既能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与文化艺术事业发展需要,又具有创业精神的艺术创新型与实践应用型动画高级人才。为体现本专业应用性、实践性的特色,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课堂教学采用辅导课和实训课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研究、参与贴近一线实际与浙江省文化大省建设、动漫之都建设紧密结合的新课题。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动画视听语言、动画运动规律、动画分镜头台本设计、原画设计、角色造型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定格动画、动画剧作、FLASH动画、动画后期合成、影视编导基础、动画创作实践
2、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主要为各级电视台、影视公司、报纸杂志出版社、网络媒体公司、游戏公司等行业广泛培养具有较高的艺术素质和修养,具备良好的艺术功底,熟悉各种数字影视、媒体设备,掌握一定的数字媒体理论和数字媒体制作技巧,具备数字媒体(包括影视作品)制作、设计能力,着力突出影视特效、影视后期方向制作、设计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系统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的高级专业人才。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艺术概论、画面剪辑、数字合成与剪辑、媒体设计与创意、媒体表现与传达、电脑三维动画、三维动画与虚拟场景、影视特技合成、影视栏目包装、专业创作、综合创作等。

(四)管理学院
管理学院成立于2004年7月,学院以文化与传媒管理为特色,形成了文化产业管理、媒介经营管理、会展经济管理、影视制片管理、文化经纪与企业文化等六个特色管理领域,树立了特色品牌效应。
学院现有教职工43名,拥有高级职称教师12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8名,硕士生导师4名。学院现有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名,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1名,第三层次培养对象2名,浙江省教坛新秀1名,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6名。专任教师100%具有研究生学历,其中博士及在读博士15名,海外留学归国专职教师7名。学院还聘请了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作为特聘教授与客座教授。在校生近千人,毕业生就业率、签约率名列学校前茅,连续4年被评为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学院与英国考文垂大学、英国奥斯特大学等知名大学开展了“3+1”、“2+2”双学位项目及“3+1”硕士合作项目。
学院设有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浙江省传播与文化产业创新团队等4个省部级研究机构。创建了浙江省第一个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成为浙江省文化产业管理本专科自考主考单位。
专业介绍
1、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培养能主动适应文化市场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人格健全、身心健康;了解文化产品的特性及市场规律;熟悉文化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具有创新与创业精神、实践和竞争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具有“懂经营、会管理、善策划、能核算”的知识结构,能在文化产业领域从事市场策划、组织协调、项目管理、资本运营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投资学(双语)、市场营销学、统计学原理、管理心理学、技术管理学、电子商务、商务谈判、媒介经营管理概论、文化产业学、文化管理学、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文化政策学、国际文化贸易(双语)、文化产业法律法规、媒介评估与分析、艺术管理、ERP原理与实践等。
2、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培养能主动适应我国会展业发展需要,熟悉会展业发展规律与特点,具有“懂经营、会管理、善策划、能营销”的知识结构,具备策划、文案、营销、经营、管理与核算等项目运营能力,掌握会展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会展行政管理与行业协会、各类会展场馆、参展企事业单位、会展设计企业、会展商务服务行业等相关领域从事市场策划、组织协调、项目管理、营销推广、资本运营等会展业经营管理工作,重点培养具有创意策划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和具有整合营销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 项目管理、财务管理、商务英语、会展概论、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实务(双语)、商务谈判、媒介经营管理概论、展示设计艺术与方法、广告策划与创意、会展组织与策划、会展经典案例分析、会展管理与实务、参展商实务,以及文化会展、辅助技术、商务服务、资格考试等拓展模块。
3、媒体创意专业(影视制片方向,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方向旨在培养既扎实掌握影视节目制作相关规律又具有较高项目经营管理和市场运作能力,能在电视台、影视剧组、影视公司、发行公司、放映机构等影视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影视项目生产的融资、制作、发行以及市场策划、组织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等工作的具有“创意策划能力、项目运营能力、整合营销能力”的能力结构,贯穿影视产业链运营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 传播学概论、艺术概论、视听语言、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摄影基础、中外电影史、非线性编辑、影视剧作基础、会计学原理、商务谈判、投资学(双语)、媒介经营与管理概论、广告策划与创意、影视制片管理、影视项目策划与管理、电视节目策划与管理、影视作品解读、影视制片实务。

(五)国际文化传播学院
国际文化传播学院成立于2007年6月,其前身是国际传播系。自2001年起,开始招收专科学生,2004年招收本科学生。学院目前下属两个系、一个中心,即国际传播系、外语系和实验实训中心。
全院共有教职工4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9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历9人(在读博士5人),在聘外籍专家1人,外教7人。国际文化传播学院已形成了一支充满活力、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学科研队伍。
学院设有本科专业1个,专业方向2个,即英语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英汉双语方向、法汉双语方向)。其中,英汉双语播音专业是学校的重点建设专业。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720余人。在2011年学院还得到中央财政资助,建成了高科技现代化的实验实训中心。
学院历来十分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了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我院还建立了专业实践基地,如:浙江卫视国际频道、江苏广电集团、浙江省自然博物馆、浙江省政府网站,并与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通讯社、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我院学生就业面广,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经过多年摸索,学院办学层次不断提高,办学渠道进一步拓宽,我院与英国利物浦约翰摩尔斯大学建立了3+1硕士项目、与法国孔泰大学、勃艮第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另外,我院还积极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专业对口学校建立合作关系。
在新的发展时期,我院 “十二五”规划拟增设英语(国际新闻)、跨文化传播和法语等小语种专业。努力争取在不远的将来把学院建设成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对外传播人才的重要基地。
专业介绍
1、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英汉双语播音方向,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包括英汉双语播音、国际新闻、双语出镜记者等方向,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汉语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新闻传播、语言学知识,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影视中心从事英汉双语播音与主持、进行涉外新闻采访和编译,具有一定的对外传播策划能力的媒体从业人员,并能在旅游会展、翻译、外事等行业(部门)从事英语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专门人才。本专业与英国知名专业院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学生可通过选拔进入英国高校交流学习一年。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基础英语、传媒英语、高级英语、英语语音语调、英语视听、英语视听说、英语口语、即兴口语表达、英语国家概况、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新闻采写、英语新闻编译、英语播音与主持:理论与实践、普通话语音与发声、播音主持创作基础、现场报道、播音业务、主持业务等。
2、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法汉双语播音方向,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法语语言基础和汉语广播电视播音学、新闻传播学、语言学知识,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影视中心从事法汉双语播音与节目主持、进行涉外新闻采访和编译,具有一定的对外传播策划能力的媒体从业人员;并能在旅游会展、翻译、外事等行业(部门)从事法语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专门人才。本专业与法国知名专业院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学生可通过选拔进入法国高校交流学习一年。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基础法语、法语语音语调、法国语言与文化、法语视听说、法语播音主持:理论与实践、法语新闻编译、法语新闻作品选读、普通话语音与发声、播音主持创造基础、现场报道、播音业务、主持业务等。
3、英语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包括英语语言文学、传媒英语、文化传播等方向,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化基础和深厚的人文素养,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与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适应社会经济及现代传媒事业发展需要,能在传媒、外事、教育、文化及其它相关领域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专门人才。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综合英语、英语语法、英语语音语调、英语视听说、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英语国际概况、英语报刊选读、翻译理论与实践、英美文学史、英语语言学导论、跨文化交际、第二外语等。

(六)设计艺术学院
设计艺术学院设有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公共艺术)、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人物形象设计)和摄影(图片摄影)共5个专业及专业方向。
学院专业特色鲜明,拥有校级重点专业、重点学科和省级精品课程;有专任教师40余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博士3人,大部分为活跃于美术、设计、摄影、电影界的双师型教师,完成了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美术设计等一批有影响力的作品;有较完备的实验条件,其中视觉交互与模拟空间实验室、视觉设计教学实验平台为中央财政资助项目,另有服装设计与造型实验室、数字摄影实验室、摄影灯光照明实验室、摄影暗房实验室、美容与饰品设计实验室和专业教室、画室等,并建有美术馆、学生展示厅;学院将专业教学向行业延伸,设有“浙江传媒学院-英国考文垂大学联合设计•创意与管理中心” 、“浙江传媒学院(濮院)创意设计工作站”,建有《青年时报》报社、杭州爱泰广告设计中心、杭州大秦舞台制作有限公司等一批社会实践基地;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办学,开设了与韩国光州女子大学等国外知名院校的“2+2”双学位合作项目;在人才培养中兼顾理论基础构建与实践能力培育,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培养,学生在各种专业竞赛中屡获佳绩,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专业介绍
1、艺术设计专业(含环境艺术和公共艺术方向,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设计技能及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能在专业设计机构、广告公司、会展设计公司、室内设计公司和各企事业单位从事平面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网页界面设计、展示设计、室内设计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视觉传达、公共艺术、环境艺术、展示设计专业人才。公共艺术方向旨在培养从事公共环境景观设计、公共雕塑、壁画、陶艺以及公共环境装备与装置设计,具有一定的设计管理及艺术创作能力的公共艺术设计人才。环境艺术方向旨在培养具有环境艺术方案设计和绘制的能力,从事规划、设计、预算、施工及管理工作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设计概论、设计史、二维构成、三维构成、视觉语言、图形创意、装饰基础、版面设计、字体设计、电脑辅助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基础、广告设计基础、海报设计、包装造型、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标志设计、品牌策划与设计、UI界面设计、展示设计、室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具象造型语言研究、抽象造型语言研究、材料造型语言研究、陶艺、公共空间艺术表现研究、景观建筑设计、环境景观设计、写生、专业考察等。
2、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主要为全国各级电视台,电影、电视制作公司,各级戏剧专业院团培养德智美体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戏剧影视美术专业理论素养,具备戏剧、影视及其他舞台演出的美术设计(含灯光设计、服装与化妆设计、布景绘制)等方面能力的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专业人才。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布景技术与道具、影视美术设计、演播场景设计、影视美术创作与体现、舞台设计创作与体现、电脑辅助设计、舞台设计基础、戏剧影视美术制图等。
3、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人物形象设计方向,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扎实的戏剧影视人物形象设计理论素养及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宽广的文化基础知识,同时具备较好的创造思维能力及敏锐创新意识,能够从事影视、戏剧、舞台、时尚领域和现代生活的人物形象设计、美容、化妆、服装设计和首饰设计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专业人才。本专业与韩国美容科学领域的知名专业院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学生可通过“2+2”方式,选拔进入韩国高校交流学习获取双学位。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人物形象设计概论、中外服装史、历代妆饰史、速写、 构成、服饰图案设计、化妆基础与理论、发型设计技巧与方法、毛发制作、化妆技巧与方法、服装画技法、时装设计、戏剧服装设计与体现、服装裁剪基础、面部护理、饰品设计、戏曲化妆、时尚创意造型、写生、专业考察等。
4、摄影专业(图片摄影方向,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为校级重点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摄影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商业摄影能力、跨媒体艺术创作能力,具有较高专业素质,能在新闻出版、影视、商业广告、网络、动漫、手机通讯、科研等行业或部门从事摄影专业创作、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专业人才。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美术基础、视听语言、摄影技术与技巧、经典影像作品赏析、摄影构图、数字图片处理、电视摄像基础、摄影布光、人像摄影、大画幅摄影、广告摄影、纪实摄影、建筑摄影、图片编辑等。

(七)新媒体学院
学院成立于2010年10月,是我校新成立的理工类二级学院,学院开设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字媒体技术、网络工程、数字游戏设计4个本科专业和全校公共计算机教学部。
学院现有教职工40人,其中专兼职教师32人,教授2人,副教授10人,博士6人。现有在校生共762人
学院秉承“脚踏实地、团结协作、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培养“懂网络、能编程、善创意、会分析”的新媒体人,积极打造以技术为主、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在国内互联网传播技术领域及在增强现实、数字展示、手机游戏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新媒体强院。
学院现有省级实验示范中心、国家财政省财政与地方共建实验室、省财政与地方共建实验室等多个基地和实验室,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省基金、省科技厅十多项科研项目。
专业介绍
1、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应用开发技术和熟练的媒体设计制作技术等方面知识,能在网站开发、移动平台应用、影视动画、新闻传媒、电子商务、网络媒体设计、交互式数字媒体开发等领域,从事手机应用开发、网站制作开发、数字互动平台制作、多媒体制作以及其他计算机应用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设计基础、平面设计、多媒体基础、物理学应用、Java编程基础、Object C程序设计、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基础、数据结构、数据库应用、平面多媒体制作、三维多媒体软件应用、网页设计与制作、图形图像基础、智能手机应用开发、Flex程序设计、动态网页设计与编程等。
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在现代管理学理论知识基础上,掌握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和信息系统分析方法,成为具备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和工程实施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专业特色是互联网环境的新媒体传播技术。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专业课程有:管理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原理、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网络操作系统管理、WEB应用开发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分析与预测、广播电视技术概论、网络流媒体技术,搜索引擎原理与开发、互联网开发新技术、电子商务等。
3、网络工程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具备当前三网融合需求的网络系统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等工程实施能力,掌握网络应用软件开发技术,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网络系统规划、设计、生产、运营、维护、安全管理和评价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管理与维护、信息安全概论、网络安全技术、IP路由与交换技术、TCP/IP协议分析及应用、Windows通信编程、Web程序设计等。
4、数字游戏设计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属于艺术与技术结合型的学科交叉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编程能力,较强的艺术鉴赏力和美术表现力,以及一定项目策划能力;能够在手机游戏、网络游戏、PC游戏、虚拟现实等交互式数字媒体设计领域,从事交互式产品的策划、艺术表现创作、以及软件开发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游戏概论、艺术概论、游戏美术设计基础、3D游戏模型设计、游戏角色生物设计、游戏场景与道具设计、游戏作品赏析与策划、JAVA游戏编程基础、游戏数据结构、图形API编程基础及Shader语言、游戏引擎运用、智能手机游戏开发技术等。

(八)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拥有的广播电视新闻学是本校建立最早的学科与专业。学院连续三年被评为校级文明单位。现设新闻传播系、编辑出版系、新闻传播研究所(校级),开设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学、编辑出版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升本)、新闻采编与制作(专科)等专业。     学院教师德才兼备,学生品学兼优。现有教职工48人,专职教师34人,其中正高职称8人,副高职称1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1人,博士在读4人。全日制在校学生约900名。
学院现有1个浙江省重点学科——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1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实验设备齐全而且一流,现有新闻综合实验室、新媒体实验室、数字采编与出版实验室等3个专业实验室,并与浙江第一门户网站——“浙江在线”合作建立了“互动新传媒实验室”。中央财政资助的“全媒体新闻采编与公布教学实验平台”正在建设中。
专业介绍
1、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主动适应现代广播电视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创新与创业精神、实践与竞争能力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具特色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广播电视史、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电视摄像、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新闻报道、电视新闻报道、新闻编辑与评论、现场报道、电视编辑与制作等。
2、新闻学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系统的新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适应现代传媒产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能力突出,毕业后能在网络等新媒体、各类传统媒体、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采编、创意策划、媒介经营管理、文化传播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触屏版 电脑版
3773考试网 琼ICP备120034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