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答案

3773考试网教师资格考试试题答案正文

河南省某市2009年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试卷及答案

来源:fjzsksw.com 2010-5-13 11:36:48

 

  五、案例分析题

  36. [答案要点]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且具有个人特长的有用人才,其实质就是通过"合格加特长"的标准和策略培养人才。因此,我们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在学生的身心特性确立发展方向时,特长的发展最好与相关方面的发展和谐并进。但和谐发展与全面发展又有所区别。和谐发展是学生对全面发展的具体选择。作为学生整体来说,应把全人类的知识、技能和优良品质都继承下来;但作为学生个体来说,只能以特长为龙头带动相关方面和谐发展,成为基础相对宽厚而特色鲜明的人才。

  37. [答案要点]

  这位教师的做法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因为他的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正确对待了学生间的个别差异,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从而使包括后进生在内的所有学生都得到了高效率的发展。

  38. [答案要点]

  比赛结束后,有一个班获得冠军,至于是哪个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师不能把这次比赛与整体教育割裂开来,只注重比赛成绩。从动员比赛到比赛结束的过程中的教育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如何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更好地总结经验和教训。

  六、论述题

  [答案要点]

  (1)前习俗水平

  在这个水平上,儿童能够区分文化中的规则和好坏,懂得是非的名称,但他是根据行为对身体上的或快感上的后果来解释好坏的(受罚、得奖和交换喜爱的东西)或是根据宣布这些规则和好坏的人们的权力来分别好坏的。这一水平分为两个阶段:

  阶段一:以惩罚与服从为定向。以行为对自己身体上所产生的后果来决定这种行为的好坏,而不管这种后果对人有什么意义和价值。避免惩罚和无条件地屈从力量本身就是价值,而不是尊重为惩罚和权威所支持的那种基本的道德秩序。

  阶段二:以工具性的相对主义为定向。正确的行为就是那些可以满足个人需要、有时也可以满足他人需要的行为。人们之间的关系是根据像市场地位那样的关系来判断的。儿童知道了公平互换和平等分配,但他们总是以物质上的或实用的方式来解释这些价值。

  (2)习俗水平

  在这个水平上,按照个人的家庭、集团或国家所期望人们做的去行事就被认为是有价值的,而不管它所产生的直接的和明显的后果如何。在这个水平上有两个阶段:

  阶段三: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致或者"好男孩-好女孩"为定向。凡是讨人喜欢或帮助别人而被他们称赞的行为就是好行为,其中许多是符合大多数人心目中定型了的形象或"自然的"行为。经常用意图去判断行为,第一次把"他的用意是好的"作为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

  阶段四:以法律与秩序为定向。行为是服从权威、固定的规则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尽自己的义务、对权威表示尊重和维护既定的社会秩序本身就是正确的行为。

  (3)后习俗水平

  在这个水平上,儿童显然努力在摆脱掌握原则的集团或个人的权威,并不把自己和这种集团视为一体,从而去确定有效的和可用的道德价值和原则。这个水平也有两个阶段:

  阶段五:以法定的社会契约为定向。总的倾向带有点功利主义的色彩。正确的行为往往取决于一般的个人权利和己为整个社会批判考核而予以同意的标准。儿童清晰地意识到个人的意见和价值是相对的,从而相应地强调要求有一个取得一致意见的程序和规则。

  阶段六: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根据良心做出的决定就是正确的,而所谓根据良心做出的决定就是根据自己选择的具有逻辑全面性、普遍性和融贯性的伦理原则作出的道德决定。

推荐链接:

模拟试题][组图]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地理预测试题及答案 05-07
[模拟试题]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历史预测试题及答案 05-07
[模拟试题][组图]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预测试题及答案 05-07
[模拟试题][组图]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物理预测试题及答案 05-07
[模拟试题][组图]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预测试题及答案 05-07
[模拟试题]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英语预测试题及答案 05-07
[模拟试题]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预测试题及答案
模拟试题]2010年特岗教师教育心里学单选模拟及答案 05-12
[模拟试题]2010年特岗教师单选模拟及答案:教育心理学二 05-12
[模拟试题]2010年特岗教师单选模拟及答案:教育心理学一

 

上一页  [1] [2] [3] [4] [5] 

触屏版 电脑版
3773考试网 琼ICP备120034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