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答案

3773考试网教师资格考试试题答案正文

《教育与教育学原理》考试复习题

来源:fjedu.com整理 2006-7-14

教育学原理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词源  
    在我国,"教育"最早见于《孟子" 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句。教育概念被正式用来言说教育之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事。

(二)"教育"的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三)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  
    学校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其构成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二,教育起源与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在教育学史上,关于教育起源问题有以下几种观点: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

1。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这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2。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该学说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勒图尔诺(利托尔诺)与英国的教育学家沛西" 能。他们认为,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  
教育生物起源学说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也是较早地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  

3。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这在学术界被认为是对教育生物起源学说的批判。其代表人物为著名的美国教育史家孟禄。他认为,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4。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恩格斯的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这种学说认为,既然劳动创造了人,那么劳动也是教育的最初源泉。  

(二)教育的发展  

    按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双重标准,将教育划分为原始教育,古代学校教育和现代学校教育。  

1。古代社会与古代教育  

(1)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  
    第一,教育水平低;  
    第二,教育没有阶级性;  
    第三,教育与原始宗教或仪式有着紧密的联系。  

(2)奴隶社会教育的特征   
    第一,古代学校的出现(学校的出现意味着人类正规教育制度的诞生);   
    第二,教育阶级性的出现;  
    第三,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3)封建社会教育的特征  
    第一,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适合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官吏,牧师或骑士;  
    第二,学校教育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严格的等级性或浓厚的宗教性;  
    第三,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以道德文章或宗教经典为主;  
    第四,教育教学方法主要以严格的纪律约束为主,辅以个人自学和修行;  
    第五,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 

2。现代社会与现代教育  

(1)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特征 
    第一,教育的目的在于既要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统治人才,又要给予广大的劳动人民以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  
    第二,建立了现代学校制度;  
    第三,课程结构,内容得到了不断的调整,尊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新教学方法不断出现;  
    第四,师生关系民主化;  
    第五,独立形态的教育学产生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2)社会主义教育的特征  
    第一,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民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人才;  
    第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第三,教育科学的研究有了科学方法论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是指导社会主义国家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三)现代教育的特征  
    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现代教育的公共性,生产性,科学性,未来性,国际性,终身性,革命性。

触屏版 电脑版
3773考试网 琼ICP备120034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