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你认为对的在表中打“√”,反之打“×”)(10%)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1、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智慧技能就是学习者用以支配自身认知结构的能力。
3、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经历“认知阶段、初步掌握阶段和熟练阶段”。
4、托兰斯的研究表明,人的创造力发展过程中共有四次“高潮”,依次是:5岁、9岁(相对于小学四年级)、13岁、17岁。
5、小学高年级儿童已经摆脱了具体事物的束缚,能在抽象水平上认识道德观念。
6、群体中大多数人意见一致时必然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迫使个别人不敢发表反对意见。即使发表了,也“成不了气候”,不能影响从众的现象。
7、冲动型认知方式的特点是反应快,精确性差。
8、梅耶研究发现,当材料是具体事物时,小学儿童能够独立地使用精加工策略;当材料是图画时,小学儿童能够在指导下使用组织策略。
9、主要着眼于程序的教学策略设计往往以程序策略为主导策略,来解决教学组织形式等等核心问题。
10、实践表明,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的状况,而师生关系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组织与管理能力的影响。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表格中)(10%)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1、把人的心理作为开放的、动态的、整体的系统来研究,这是:
A、系统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道德性原则 D、教育性原则
2、研究条件与日常条件有较大的差距,研究的结果存在一定局限性的研究方法是:
A、问卷法 B、观察法 C、实验实验法 D、自然室实验法
3、( )强调“废除教师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
A、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B、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4、教“果实”时,教师不仅提供某一果实,还提供了颜色、大小、形状不同,可食与不可食,硬的与软的等等各种果实。这运用了心理学中所说的:
A、感、知觉 B、比较 C、判断 D、变式
5、要使学习效果最佳、不易遗忘,过度学习应达到:
A、50% B、100% C、150% D、200%
6、研究表明,我国儿童从客观判断向主观判断发展的转折年龄在:
A、5-6岁 B、6-7岁 C、7-8岁 D、8-9岁
7、“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是指的:
A、社会促进 B、社会干扰 C、从众 D、去个性化
8、“更多地依靠环境参照物对客观事物作出反映”属于: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内向型 D、外向型
9、“一个地区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设计、中心小学的教研活动计划、一所新型学校或一门新专业的课程设置等等”属于
A、以策略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B、以媒体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C、以系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D、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10、“以创设问题情境为教学的切入点”属于:
A、抛锚式 B、支架式 C、掌握学习 D、先行组织者
三、多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表格中)(20%)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1、抹杀人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带有明显的生物学倾向的学习理论,有:
A、桑代克的联结理论 B、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
C、格式塔学习理论 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创设问题情境时须注意,问题要:
A、小而具体 B、新颖有趣 C、富有启发性 D、有适当的难度
3、记忆较长材料时,中间部分记忆效果最差,这主要受到( )干扰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单一抑制 D、双重抑制
4、掌握了汉语拼音字母“a、b”,再学习读英语字母“a、b”时,将出现
A、正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5、应用知识的过程包括:
A、理解 B、审题 C、知识重现 D、解题
6、群体的心理效应有:
A、群体归属感 B、群体认同感 C、群体压力 D、群体动力倾向
7、教学策略具有( )等等特征。
A、组合性 B、综合性 C、创新性 D、高效性
8、“独自一个人不敢做的事,在群体中就敢做了”的原因有( )
A、群体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B、责任分散,恐惧感大大降低
C、被他人评价的意识 D、群体认同感
9、教师角色定位的一般认识有:( )和学生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
A、学生的楷模 B、父母的代理人C、知识的传播者D、学习的促进者
10、教学能力主要包括( )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教学测量与评价能力。
A、组织能力 B、语言表达能力C、管理能力 D、教学设计能力
四、名词解释:(10%)
1、意义学习:
2、自我效能感:
3、道德认识:
4、去个性化:
5、教学策略:
五、填空题(18%)
1、教育心理学“发展期”,桑代克的 ______理论范式占统治地位;主要研究______的心理问题。
2、研究表明, ______的学习动机为最佳状态,学习效率最高。
3、学习策略有 ______ 策略 ______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4、小学生创新发展的特点:(1)由 ______创造向 ______创造过渡;(2)由 ______创造力向______创造力过渡
5、教育机智是观察的 ______ 性、思维的 ______ 性和意志的 ______ 性的独特结合,是教师的 ______ 和 ______ 的结晶,教育机智能使教学进入一种高超的 ______ 。
6、教师良好的注意品质主要表现在善于 ______ 。
7、教师即促进者,是指教师从传统的 ______ 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促进者,这是当前形势下教师角色特征的 ______ 特征。